張艷
金融保險業改用增值稅簡單的計稅依據的規章制度安排金融需要為經濟服務,“營改增”對經濟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那么也必會對金融行業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營改增 金融保險行業 稅務征收
引言
國家過去的增值稅具體的征稅主體僅限于相關的制造行業。這帶了許多的問題,比如說增值稅的相關納稅人和非增納稅人之間因為交易往來的重復征稅問題。為了減少這樣問題的出現,杜絕出現重復征稅,展現增值稅稅負平等、公平等特點。從總的角度上來看,“營改增”制度的出現會讓相關的服務行業尤其現代社會的服務行業快速發展。
“營改增”對金融行業產生的具體影響
(1)金融行業計稅系統的改造的需求
因為現代化的進程,諸多的金融企業在稅收方面已經基本實現了數據系統自動計收。不再像以前還要對每月或者每年的數據進行一個統計計算然后在進行核對征稅。所以說國家實行營改增制度后,那么隨之而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相關金融企業的計稅系統的徹底改造和完善。與此同時,由于金融行業的工作種類錯綜復雜、廣泛的業務領域范圍,凡是與和收入相關的數據系統,比如中介業務收入、金融理則商品的買賣、利息利率收益等相關的數據系統都需要全面改造和完善。從而金融行業的相關數據系統改造和完善的的投入成本將會大大加大。
(2)金融行業產品的影響
因增值稅的特殊性,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和營業稅不一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換算為不含稅的收入。所以在金融行業銷售價不發生改變的前提下,雖然稅率有所上升,但是因為其特殊的計稅方法也有降低。第二個就是與營業稅時期對比,金融行業的業務增值稅的范圍有大范圍的增加,這極大的影響了金融行業,舉個例子,有貸款利息收益、貨幣投資本應得到的收益和保底成本,以及具體的金融理財的產品期限等方面。
(3)金融行業的內控難度的加大
因為以前營業稅時期計稅方法技術要求不高,所以諸多金融行業對計稅工作人員的要求不高,還出現了計稅工作由其他工作人員代替工作的情況。但是營改增制度出現后,由于增值稅的計稅方法以及相關具體工作的工作都較之前來說對于一般的計稅人員來說是一個新的概念,而且由于其特殊性,復雜性,導致工作難度較之前而言加大。從而導致金融行業基層工作人員稅務工作能力達不到相關標準從而給金融行業加大行業的內控難度。另外,由于經濟發展的迅速,工作量和業務量的加大,大量的發票開據需求加大了行業的工作負擔。而且根據我國的法律法規規定,如果增值稅的發票出現了違法情況,可能會涉及到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這都無疑加大了金融行業的內部管理難度。也是對于金融行業一個極大的挑戰。
營改增以后對保險行業具體的影響
(1)對保險產品銷售定價的影響
保險行業要維持正常的運轉,交付多少稅的問題是企業在其產品銷售定價的特別考慮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營業稅時期,保險行業對產品的定價中顧及到了營業稅問題。營業稅改增值稅后,企業的稅負狀況肯定會發生變化,會對企業的利潤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保險企業就需要調整企業產品價格保障保險產品的利潤率以及穩定企業的總收入。
(2)對保險行業稅務渠道管理的具體影響
“營改增”后,保險企業和金融企業一樣,會對企業的原本收益有所影響。具體也是有關保險企業的產品的流轉稅會變成一個價外稅的問題。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具體在做賬目記錄時,具體的產品收入和保險費用會較之前營業稅時期下降。以前,就相關稅務渠道費用的監管標準就是根據營業稅制度規則下的一個包括稅費的保費總收人為基礎進行計算。但是在“營改增”后對具體的手續費計算標準的標準存在目標不明確性;如果根據不包括增值稅在內的的保險費以及產品收入等總收入計算手續費,那么保險公司和代理中介就需要就必要的渠道手續費用支出進行協商確定。
(3)對保險行業的承保管理的影響
聯共保業務是保險行業的一種最基本業務。那么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在稅收上到底該怎樣明確聯共保業務的納稅方式。不同的納稅方式的改變又將會對該類業務模式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保險企業就需同征稅機關進行溝通,努力爭取稅務機關對現在的聯共保業務及發票的特定開具方式的認識和理解。此外,對于不同模式的業務,保險公司也要根據不同模擬的業務的特點,然后根據增值稅做出相應的改變。
(4)營改增的出現對理賠管理的影響
現在,“營改增”政策已確定將保險企業買進賠款所使用的產品以及相關保險服務可憑借增值稅專用的發票進行專項進項稅的抵扣,這方面的變化在很大程度是因為具體的保險監管標準和投保人所能接受程度的影響。假如能夠取得合法的符合要求的專用發票,那么就擁有進項稅抵扣的機會;倘若無法獲得專用發票,那么就要在保險理算方面以及賠償資金角度進行仔細的研究和合理的調整,避免增加企業的稅務負擔。
(5)對再保險業務方面的影響
在“營改增”后,再保險業務肯定不能像以前一樣用統一的一個營業稅一筆帶過。因為再保險業務的特殊性和增值稅的特性,我們保險企業要對再保險業務進行改變和完善,做到可以與增值稅的關系相處融洽。這樣一來保險企業也不會因為稅負問題和客戶發生矛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企業的利潤。
(6)對保險工作人員預算與考核管理的影響
進行“營改增”以后,保險企業的大部分財務的自身意義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為在增值稅稅務征收的體制下實施的是“價稅分離”原則,企業的所有收入從以前總營業額現在變為不包括稅務在內的總銷售額;那么對企業的工作人員的考核以及預算獎金會產生影響。因為工作人員的考核就是通過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作為依據來考核的。而現在稅務制度的改革,會造成經濟效益降低的情況。
結語
在營改增的變化現狀下,金融保險業要根據增值稅的特點以及性質改進和完善自己企業的相關機制。比如說價格機制的調整,以及業務模式的改變和創新。在保證按時按量納稅的前提下,增加自己企業的經濟效益。完善相應的改進措施,提升風險防范意識。
[1]曾家興.淺析“營改增”對金融保險業的影響[J].納稅,2018(07):34.
[2]陳蘇.試論金融保險業“營改增”面臨的難題與路徑選擇[J].全國商情,2016(3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