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維波
隨著全球市場經濟的日新月異,各國各行各業政策的頒布完善,高新技術的飛速進步,人們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機遇。在各個行業皆呈現較激烈的競爭時,風險管控成為企業重要的一項功課和任務,尤其在財務管理方面,起到關鍵性的一環。那么,基于財務視角,企業如何進行風險管控,儼然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企業 財務 風險管控
引言
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以及我國城市化進度日益提高,很多小微型企業生存壽命都很短,這有較大一部分原因是風險管控水平不夠,尤其在財務方面。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存在較大的不足,就會導致財務管理問題突出且棘手,預算和決算之間無法匹配問題重重,會計數據顯得不夠真實,財務審計和專項審計質量較差,花費的時間和人員較多,資金管控難題較多,資金和業務之間的管控力度明顯不夠。因此,面對著審計體系、財務管理制度、財務風險預警制度缺乏、不實際、不規范、不完善等問題,企業應構建嚴格、合理、科學的審計體系、財務管理制度、預警制度,才能真正進行科學的財務風險管控,降低企業財務方面的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現存的問題
(1)財務審計體系缺乏和不完善
近些年來,有些企業在生產經營時,人賬的資金比較零散,財務審計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比如一些超市、公交企業的審計工作滯后,零散的資金較多、分散、流動大,因此審計管理非常困難。而如果日常不進行統計,則會為月末、季末、年末的財務審計帶來較大的難題。所以企業必須規范完成日常審計任務,提高財務審計的效率,才能降低財務審計的風險。
此外,小微型企業的財務部可能只有一個人,預算、決算、審計等工作都是一個人完成。很明顯,這些企業在財務人員的配置上不到位,會計組織機構不夠健全,這同時導致會計預算、核算質量不高,各種固有財務管理因素增加。
(2)財務管理制度缺乏和不健全
目前無論是政府機關、行政單位,都出現了財務管理不善的情況。比如財務人員的會計水平不夠,財務報表的處理不盡人意,造成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決策偏差較大,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比如預算管制過于松散,導致預算無法發揮預期的作用,比如財務部各個人員的權責不分明,導致出現某些問題時不知道應該歸咎于誰等等。
以上都是員工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這主要與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有關,與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松解密切相關。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尤其是監督管理制度顯得格外重要。
(3)財務風險預警制度缺乏和不實際
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難免會遇到多多少少的財務風險,那么財務風險的預測和應對就顯得較為重要了。但是目前很多企業都沒有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制度。即使有預警制度,但制度脫離了企業的實際,無法發揮實際的作用。比如說,面對財務報表信息的滯后性,往往導致在風險預判時,埋下了較大的隱患,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風險管控得到的結論往往是過去的業務潛留的風險隱患,而不是現在的,因此對未來的財務風險預測有較大的偏差。
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控水平采取的措施
(1)構建嚴格、合理、科學的審計體系
企業的審計風險高通常是企業審計有誤的重要原因,因為財務審計體系不完善,審計風險高,因此企業的領導層無法通過審計報告的數據獲得最真實的經營管理和業務信息,因此在決策、監督、評價方面存在較大的出人,增加了企業的風險,不利于企業的財務方面的風險管控。企業的財務審計體系問題主要體現在經營權和管理權沒有實質性的分開,領導層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程度不夠等,因此構建一個嚴格、合理、科學的審計體系至關重要。
1.要保證審計體系的獨立性。企業若想保證審計機構的合理設置,應獨立成立一支審計隊伍。明確審計部門的權利和義務,合理分配相應的任務。
2.要充分發揮審計應有的作用,肯定內部審計對企業的實際作用,規范財務收支活動,扎扎實實按照審計制度做好相應的審計工作,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
3.要利用高科技系統、技術來提高審計的效率,尤其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名詞越來越普遍時,財務管理部門更要合理利用這些技術,尤其對于超市、公交企業等零碎資金較多的行業來說,加強信息系統的應用,構建科學的數據庫系統,會顯著提高審計效率,以及增加審計的正確性。
4.企業要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科學的評估,針對制度中的不合理之處及時提出來,以及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適時的改進。
(2)完善和規范財務管理制度
1.制定一套人員培訓制度,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開展財務法規教育,提高人員的會計核算、法律道德意識。同時,也可以提高財務人員相關的職業技能,增強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如此下來,財務人員的業務理論、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等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
2.制定一套考核制度。明確各位財務人員的職責,以及可考核其績效指標,做到“權責分明”,具體的事項落實到具體的人中去,這樣下來,每一個位人員都要自己的責任和壓力,就不容易推脫責任,難以逃避責任。
3.制定一套科學、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說明資金使用流向、審批流程等。同時,每一筆資金的流向都要正確、及時進行記錄,保證資金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時性。也就是說,每一筆經費、每一行的開支、每一條收入和支出環節都會有相應的責任人,對于價值低的資金開支,要進行篩減,通過“開源節流”,減少企業不必要資金開支浪費。此外,還要有相應的資金周轉條目,保證緊急情況下的資金運行正常。
4.制定一套嚴格的監督制度,限制、平衡財務管理人員的權利和權限,出納崗位和會計崗位要進行分離,不能同一個財務人員擔任。同時,組織相關的監督小組對財務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并實時反饋。對于有異議的財務問題,應提出來一起討論,加強財務人員和財務事件的審核。
(3)構建符合實際的財務風險預警制度
企業在財務管理中要監控和評估潛在的財務風險,反映在財務報告中,同時,通過決策,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應對方法。尤其對于某些財務管理復雜、多變、多樣的企業來說,更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制度,成立相應的預警部門,或者預警小組,提高對財務風險預警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水平。
同時,針對財務報表數據的滯后性,風險預算往往無法跟上實際的發展需要的情況,企業應該建設相關的信息系統,確保財務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時,面對復雜程度高、信息量大的數據,僅僅憑借人工處理方式,明顯是落后的,而通過引進先進的財務系統,財務數據得到及時的更新,預警小組在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時,明顯“游刃有余”。這也就說明了財務預警制度要融人到財務部門當中,保證預警制度的執行,財務內部要加強審計的工作,對財務數據進行及時的錄入、審計、分析。這樣一來,預警小組才能通過數據對財務數據中存在的異常情況,進行評估,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真正意義上發揮企業財務預警制度的功能。
比如萬科集團的財務管理和預警機制之所以保持在行業的領先地位,是因為其財務共享中心。在財務共享中心的支持下,業務現場和工作環境都保持井然有序,如此標準化管理,給萬科集團的財務工作帶來了高效能,提高了精準度,萬科集團也可以通過財務共享中心的實時變化,作出相應的預警評估。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財務視角下,企業在風險管控中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問題,伴隨著企業的經營發展進程的加快,這些問題導致的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等也會漸漸凸顯出來。因此,企業唯有建立、完善、規范財務相關的規章制度,構建切實可行的作業指南,加強對財務方面的管控,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財務風險,在激烈的競爭激流中仍能一路滔滔不絕前行。
[1]張濤.基于財務視角的公交企業風險管控[J].經貿實踐,2017(23):106+108.
[2]石杰.基于財務視角的藥企風險管控[J].財經界(學術版),2018(05):66-67.
[3]趙方琴.基于財務視角的地方國有企業風控管理探討[J].會計師,2017(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