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鵬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壯大,最重要的是擁有一批高素質,適應能力和競爭力強的技術過硬的人才員工隊伍。企業活力的源泉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依靠人力資源培訓。通過培訓以保證員工統一高素質、員工和企業運作的相互協調,最終保證企業內部穩定運行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對我國目前企業員工培訓中幾個突出的瓶頸問題進行了歸納和探討,并提出掘應解決問題的對策。
人力資源 培訓 戰略 企業文化
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瓶頸問題
如今我國企業更加重視員工培訓。但是,很多企業加大培訓投入后,培訓效果卻收效甚微。這種尷尬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那些企業對培訓過程中容易達到瓶頸的幾個方面沒有足夠重視。“瓶頸”問題在實施時會成為制約整個系統,影響工作效果和績效的薄弱環節。
(1)企業員工培訓的需要分析方面。培訓的需要就是在企業中員工們的各項素質(如知識、技能、創新等)未能達到企業發展需求時所存在的需要。在調查企業培訓需要后,應用多種技術方法(如全面分析與績效差距分析等),系統分析企業和員工知識、技能、目標等各個方面,了解員工實際工作需求與自身能力的差距,明確培訓與否和培訓相關內容,這就是企業員工培訓的需要分析。因為企業培訓需要分析多樣性和多層次眭,企業員工培訓所涉及更多需要分析的內容,還有逐漸提高的現代企業組織結構的多樣性、多變性與復雜性,從而導致培訓需要分析技術性增強、復雜性提高、難度增大,最終形成培訓的難點和瓶頸。
(2)企業員工培訓師資的選擇方面。企業員工培訓是由受訓學員與培訓教師組成的,培訓教師是培訓中的關鍵和主導者。因此,培訓師資選擇是重中之重,如果隨意選擇,會導致培訓師不能因材施教,培訓內容不能掌握全面,員工學習無興趣和激情等,從而造成員工學不到有用的內容,最終厭學恐懼。因此,高效高質量的培訓要合理科學的選擇培訓教師。
(3)企業員工培訓的工作管理方面。培訓部門擁有服務性的職能,主要負責常規性培訓管理工作和教務、教學管理,培訓的考試管理等,我國大多企業培訓的方式頗有“亡羊補牢”的意味,發現有問題了才培訓,培訓內容雜亂無序,毫無章法,像這樣零散的培訓系統往往事倍功半,很難達成預期效果和目的。企業要想進行高質量有效的員工培訓,必須員工培訓系統實施有效管理,若不重視培訓管理上,會導致整個培訓系統混亂、無序,同時造成員工培訓失敗。
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瓶頸問題的解決對策
(1)企業員工培訓需要分析對策。認真完成企業員工培訓需要分析很重要,包括組織分析、工作分析和員工個人分析三方面。組織分析第一步要分析運營目標,考量企業發展趨勢和方向、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社會大環境因素,設計出短、中、長期培訓目標,以保證培訓的正確方向;第二步,分析人力資源的種類、數量和質量,據此分配員工的能力,最大程度滿足企業發展;第三步,分析組織效率,確保通過培訓提高效率。工作分析后,確定各項工作所有要求,包括任務方面、能力方面和員工素質方面的要求,讓員工充分了解工作的最低要求。通過員工個人分析,對員工能力、素質、技能工作態度的充分考察,明確員工是否達到工作要求,了解員工能力、素質、技能水平,發現員工潛能和發展方向,來達到合理發揮利用企業人力資源的目的。當前我國企業多采用自我分析技術來分析培訓需求,即通過對企業組織及個人的自我測評,找到各種潛在缺陷和現存問題;目前有績效自查技術,觀察技術,面談技術,前瞻性培訓需求分析技術等應用廣泛。
(2)企業員工培訓師資選擇的對策。為了更好的滿足企業對培訓的需求,做到績效更高的培訓,成立了主體為兼職教師,以專職教師為核心骨干的教師團隊,使培訓教師隊伍更具流動性;將一批素質高,品德好,專業知識過硬,具備教師資格,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才引入到培訓隊伍中。然后培訓教師選擇方面要考慮具體培訓情況。分析我國培訓發展走勢,以后的很長時間里因為社會專業種類越來越多,培訓也更多元化,培訓內容不斷改變,使企業培訓教師隊伍不穩定是必然的。由于教師團隊以上特點,導致師資來源廣泛。主要由內部來源和外部來源組成。內部師資來源可以包括企業經驗豐富的高層領導和部門主管,專業才能出眾的優秀員工等。外部師資來源包括專業培訓機構教師,高校教師,各個行業優秀骨干,科研人員,國內外專家等。師資的選擇要針對企業具體情況分析,不同等級的學員,不同類型培訓內容,要合理選擇不同教師。理論為主,重在補充基礎知識的培訓優先選擇大學教師或專業培訓機構教師;重在技術應用、經驗傳授,業務專題的培訓,優先選擇該行業優秀骨干,專家學者等;研究為主培訓,選擇專業學識淵博、科研經驗豐富、科研成果豐碩的知名專家,高校教授等。總的來說,要保證培訓效果必須正確選擇培訓教師。
(3)企業員工培訓的工作管理對策。要認真細致地做好常規的培訓管理工作。企業培訓部門常規基本管理工作主要有:規劃培訓部門的管理職責范圍、限定業務管理內容、劃分崗位責任、制定工作標準工作程序,管理歸納培訓檔案,觀察追蹤培訓效果。要積極主動地做好企業培訓中的教務管理工作。培訓招生管理:應為很多不確定因素,并非每次培訓都是全體員工參與,每次培訓也并非適合所有員工。因此,為員工選擇適合的順應員工個人發展的培訓或將前途遠大有天分的員工送去培訓,是大多企業的培訓方式。培訓招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合理選擇受訓員工。以員工來源、層次等為依據,制定客觀合理的招生標準,使受訓員工水平統一,起點一致,再制定可操作的符合實際的招生計劃,大力完成招生宣傳,最終結束招生工作,可求助員工所在單位管理層人員協助完成招生以保證生源質量。培訓員工管理:參加培訓學員要進行實名登記,以便掌握受訓員工各項基本情況,如主要經歷、特點愛好、聯系方式等,將登記表存人信息庫,使之成為重要人力資源;為確保培訓效果和質量,必須明確員工受訓目標,提高員工集體認同感和社會信譽度,避免受訓員工跳槽,使他們為本企業本行業努力工作,同時培訓學員要簽學習合同。最后,嚴格管理受訓員工的學習,嚴格做好考勤簽到,對員工課堂紀律,學習態度嚴格管理及時考核。同時良好的教學設備和學習環境也是培訓效果效率是否高的前提。因此教室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大小要符合成人,室內采光、通風要好,冬天供暖充足,黑板質量過關等。使員工學習環境舒適安全,不會導致學員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
(4)深入重點地做好企業培訓的教學管理工作。培訓課程內容要提前預告給員工,做到有準備有計劃,教師應提前做好備課,以減輕教師的壓力,增加員工學習熱情。教師講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控制講課節奏,活躍課堂氛圍,維持課堂秩序。培訓部門應有效控制教學質量,可通過聘請專家聽課、評課的方式進行監控和改進,充分了解學員的興趣所在,時刻關注學習態度,課堂紀律,及時調整教學速度把控授課進度,還可以組織教師討論會,一起探討教學方法和遇到的問題,總之,因材施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方法。
(5)及時有效地做好企業培訓的考試管理工作。企業培訓考試是培訓部門檢測員工培訓期間學習效果,培訓成果的有效方式。考試結果客觀真實地體現了學員對所學內容的掌握和熟悉程度,能相對準確的體現員工的缺點不足,并且考試成本低,耗時短,可操作性強。因此培訓考試是檢測分析學習效果,檢驗培訓質量的重要手段。
總結
綜上所述,為達到強化培訓效果的目的,企業培訓部門組織管理培訓考試,要根據培訓內容和類型的不同,培訓標準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考試。控制管理培訓考試過程中,由于考試的對象必須具備可測可考性,要貼合教學重點,不能考很多教學細節教學死角為難考生。培訓部門必須明確考試目標,考試要具有實際意義,考試題目典型有代表性,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和客觀性,嚴防禁止考試泄題和考試作弊現象。
[1]邵喜茹,電廠在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科研,2016,2(11):00109-00109.
[2]于進,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干部培訓問題及解決措施[J].低碳世界,2016,1(21):115 -116.
[3]宋倩,解瀅瀅.人力資源培訓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3(1):00315-00315.
[4]徐曉榮,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解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3):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