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昌艷 王艷 曹珊



通過對世界各洲、各國及中國的馬鈴薯產業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包括生產、加工、消費和貿易情況等,從中得到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啟示。
馬鈴薯 生產 加工 消費 貿易
世界馬鈴薯產業發展概況
馬鈴薯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全球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具有較為廣泛的適宜性,從水平高度至海拔4000m,從赤道到南北緯400的地區均都有馬鈴薯種植。亞洲的馬鈴薯種植集中在印度的東北部及中國的中部和東北部地區;歐洲的種植重點在東歐,如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其他重要的馬鈴薯產區還有美國的西北部、歐洲的西北部和南美的安第斯山區。
在2015年,中國特除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使得馬鈴薯成為繼稻米、小麥、玉米之后的第四主糧。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并且也躋身于世界上馬鈴薯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之列。根據國際馬鈴薯研究中心的研究,馬鈴薯的熱量高,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C、鐵、鉀和鋅等,且在環境十分惡劣的情況下也能生存。在未來,面臨世界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馬鈴薯將會成為人們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主要農作物。
世界馬鈴薯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世界馬鈴薯產業發展趨勢,分別從生產趨勢、加工趨勢、消費趨勢、貿易趨勢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世界馬鈴薯生產趨勢
世界馬鈴薯生產趨勢的變化,主要在種植面積、產量等方面的改變。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統計,我們可以知道,近十年來,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呈現波動變化趨勢,在2001年到2008年期間處于下降趨勢,2008年以后,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世界馬鈴薯總體種植面積的變化主要受各大洲種植面積變化影響,各洲馬鈴薯種植面積呈現不同的變化勢。歐洲和亞洲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占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比重最大。大洋洲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占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的比重最小,而美洲和非洲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占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比重保持相當水平。如圖1所示。
從馬鈴薯的總產量來看,近幾十年來馬鈴薯產量總體穩定上升,世界馬鈴薯的產量在過去的十年間一直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長,超過特別是亞洲發展中國家許多其他糧食商品產量的增長。亞洲和歐洲的馬鈴薯產量在世界馬鈴薯產量占比最大,達到80%,而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僅占小部分。非洲的產量一直較低,但近年來產量明顯增加,大洋洲產量保持基本不變,是產量最少的大洲,如圖2所示。
(2)世界馬鈴薯加工趨勢
世界馬鈴薯消費總量的3%左右用于加工,且加工用途非常廣泛,當前世界馬鈴薯加工產業的發展正進入興盛階段。世界馬鈴薯加工趨勢不斷發生變化,包括加工品種類不斷增多,加工技術不斷提高,加工品所占比例不斷增加等方面的變化。
在馬鈴薯加工種類中,主要分為干制品、冷凍制品、油炸制品以及在公共飲食服務業中用的馬鈴薯配菜,如薯條、薯片、馬鈴薯泥,以及現在的面包、饅頭、面條、蛋糕也同樣可以用馬鈴薯加工制成。歐盟國家馬鈴薯加工的主要產品有干馬鈴薯塊、片和膨化薯塊等。隨著快餐文化的發展,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快餐店在中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落戶,薯條,薯泥等馬鈴薯加工食品在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漸漸出現,并受到大眾歡迎。在技術發展的今天,馬鈴薯已經成為制作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主要原材料,在國際上,馬鈴薯淀粉已經發展到可用作糕點的稠化劑、澆注糖果時的凝膠劑等,另外馬鈴薯也被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等行業。美國以馬鈴薯為原料,做加工產品得品種已經過百數,并且美國有許多企業做淀粉、飼料和酒精等的加工。
發達國家馬鈴薯加工成品約占快餐行業消費額的18.44%以上,在休閑食品的消費中,馬鈴薯加工成品已經占到45-70%。日本每年馬鈴薯產量約為351.26萬t,用于加工馬鈴薯占總產量一半以上;美國馬鈴薯加工制品的產量已經總產量的半數,并且加工成淀粉、飼料和酒精等的加工量也超過了馬鈴薯總產量的一半。
(3)世界馬鈴薯消費趨勢
世界馬鈴薯消費方式呈多元化的變動趨勢,不同國家及地區之間的消費差異大歐洲人均消費量高但有下降趨勢,亞洲人均消費量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非洲人均消費量最少。
全球馬鈴薯消費中食用消費占比最大,約占消費總量的65%,飼用消費和種薯消費占比相對較少。歐洲的食用和飼用馬鈴薯消費在世界馬鈴薯消費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據統計,近十年來,世界馬鈴薯平均消費在30kg左右,而歐洲人均消費量為84 kg左右,因此歐洲人均消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左右。歐洲人一直把馬鈴薯作為主食,在膳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亞洲等國家的膳食結構里,馬鈴薯并不是主食,因此亞洲人對馬鈴薯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據調查2011年亞洲馬鈴薯人均消費量為29.lkg,低于世界平均消費水平。非洲馬鈴薯種植面積少,單產也不高,氣候炎熱,不適合馬鈴薯生長,因此非洲對馬鈴薯的需求量少,人均馬鈴薯消費低,但由于非洲近年來人口增加,對食物需求量增加,馬鈴薯營養價值高,且容易果腹,所以近年來馬鈴薯在非洲的消費量有上升趨勢。
(4)世界馬鈴薯貿易趨勢
世界馬鈴薯貿易水平的整體趨勢與各洲馬鈴薯貿易的整體趨勢走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斷增長。馬鈴薯在各個州無論是進口額、出口額,還是進口量、出口量,都在貿易上都保持基本平衡。經過對比,歐洲馬鈴薯貿易發展最好,貿易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從圖中能明顯看出,其貿易水平起伏波動較大,波動的幅度與世界馬鈴薯貿易的波動幅度較為吻合;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馬鈴薯貿易水平相對歐洲而言要低很多。亞洲貿易趨勢一直呈平穩上升趨勢,2013年的貿易進出口量是2001年貿易進出口量的3倍左右;美洲的貿易量處于波動階段,2001年美洲的進出口量占世界的10%左右,在2013年只占世界的8%左右。非洲貿易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其進口量逐年增加,而出口量有較大波動。大洋洲的貿易水平非常低,圖中趨勢不明顯,但從具體數值來看,進口量在不斷增加。亞洲的產量及種植面積占世界的比重越來越大,2013年其占有率分別為30.8%和51%,而同年其貿易進出口量占世界貿易進出口量的17%左右,所以亞洲的貿易潛力是比較大的。如圖所示。
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啟示
種植馬鈴薯的先進技術以及機械化水平,是加大馬鈴薯產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國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和機械化水平,增加產量。從上文中世界馬鈴薯消費趨勢可知,歐美國家馬鈴薯的消費量是中國消費量幾倍水平,這是因為馬鈴薯是歐美的重要主糧,所以中國要深刻學習馬鈴薯的主糧化戰略的思想,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如以深加工為主,擴大加工產品的研發,在研發中結合國人的飲食消費習慣,研發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馬鈴薯產品,開發消費潛力,擴大消費范圍。此外,目前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是白俄羅斯,合作伙伴比較單一,貿易風險較大,因此我國還需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農業合作,減少農業投資方面的風險,加大馬鈴薯產業發展。
[1]劉洋,高明杰,羅其友.世界馬鈴薯生產發展基本態勢及特點[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20):78-86
[2]謝從華.馬鈴薯產業的現狀與發展[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2(1)
[3]李文娟,秦軍紅,谷建苗,周俊,謝開云,盧肖平.從世界馬鈴薯產業發展談中國馬鈴薯的主糧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5,12(7):5-9
[4]陳鋒.馬鈴薯加工及產業現狀的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10)155
[5]韓黎明.馬鈴薯加工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
[6]李子涵.世界及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6,22(5):5-9
[7]魏延安.世界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J].世界農業WorldAgriculture.2005,3
[8]劉洋.世界馬鈴薯生產及其貿易的發展現狀分析[J].世界農業WorldAgriculture.2011,8
[9]聯合國商貿數據庫[EB/OL] .http;/comtrade.un.orgdate/
[10]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EB/OL].http;/www.fao.org/fa oatat/en/#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