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芋葭 艾思遠

對交易費用與經濟發達水平之間的關系建立面板數據模型進行驗證,回歸結果顯示人均GDP、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價值占GDP比重對交易費用具有正向影響,固定投資占比、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占比以及單位GDP能耗與交易費用具有反向關系,基本證實了交易費用與經濟發達水平的正向關系。
交易費用 經濟發達水平
交易費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相關理論
交易費用又可分為制度費用和制度既定下的費用,即總量交易費用和每筆交易費用。總量交易費用是決定一種政治或經濟體制度結構的制度基礎,一般認為總量交易費用與每筆交易費用呈反向關系。社會的進步需要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專業化程度,為達到這樣的條件需要進行越來越多的交換活動,而每一次交換過程都會產生交易費用,因此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是越來越多的資源用于交易活動并構成交易費用,也就說明總量交易費用占GDP比例越高,這個國家經濟越發達,總量交易費用的上升意味著為交換發展的部門越來越多,交換服務部門的職業化、專業化、規模化使越來越多的潛在交易成為可能。而專業化程度的加深也能使人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完成每一次交易,經濟運行的效率也由此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績效,也就說明每一筆交易費用較少的區域的經濟水平往往會更高。
(2)正向關系原因
經濟組織的目的是不斷降低每筆交易費用,但同時,總量交易費用卻與經濟發展保持正向增長關系,造成這一矛盾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分工和專業化能降低單位交易費用,但隨著交易部門的擴展,不可觀察的交易費用會不斷轉化為可觀察的費用而被計算;二是,由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市場范圍的擴大和各種組織的成立發展,理性消費者會更多地卷入收集信息的過程,增大了交易費用;三是,單位交易費用的減小,使得之前由于費用過高而無法發生的交易得以完成,增大了可能發生交易中實際發生的概率,使得有更多的交易被計入;四是,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由自我服務到市場服務的貨幣化的發展進程加快,反映到國民收入賬戶上就體現為交易費用的絕對值和相對值的不斷擴大。
實證檢驗
(1)指標選取與模型構建
經濟發達是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全面性的評價,不同于唯GDP論,更要考慮整體的經濟活力、自然環境、生活水平等方面,因此筆者選取了指標:一是,經濟發展水平最直接的指標——人均GDP水平( AGDP);二是.第三產業占GDP水平( TH),一般認為第三產業占比越高的地區,經濟越發達;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水平(FI),在增速相同的情況下,消耗投資較少的區域發展更有質量,自我發展能力更強;四是,R&D經費占GDP水平(RD),衡量技術與創新的投入強度;五是,社會消費品零售占GDP水平( RE),體現了日常生活和大眾消費,衡量實物消費和實體經濟的拉動能力;六是,萬元GDP能耗(噸標準煤)(EC),體現消耗與產出的比例,衡量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對環境資源的破壞程度。
對交易費用與經濟發達程度建立面板模型,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區域,t表示時間,TF為交易費用,α為常數,β為解釋變量的系數,Var表示解釋變量,k代指某一具體解釋變量,ε為隨機擾動項。交易費用數據來自筆者另一篇論文測算,其他數據均來自于京津冀2007-2016年的統計年鑒。
( 2)模型回歸結果
選擇面板混合模型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得:常數項-23680.04( 0.0011),AGDP系數值903.86( 0.0000).TH系數值908.08( 0.0000).FI系數值-74.90( 0.0164),RD系數值-9836.96( 0.0000).RE系數值395.54( 0.0010).EC系數值-4297.37( 0.0292),模型總體調整后R方為0.90,F值39.95,Sig值0.0000.
由上上述結果可得,整體模型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調整后的R方為0.90,模型擬合結果良好。從系數來看,選取的六個解釋變量均通過了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六個指標對于交易費用的影響都是顯著的。
(3)解釋變量影響效力分析
由上表可得,所有解釋變量均對交易費用具有顯著影響,其中人均GDP、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價值占GDP比重對交易費用具有正向影響,固定投資占比、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占比以及單位GDP能耗與交易費用具有反向關系。
人均GDP體現了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收入較高時,人們在交易部門的花費也隨之增高,并最終體現在交易費用的增加上;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體現了區域的服務業發展水平,占比越高的區域服務業發展越好,而交易費用的產生主要來自于服務業,因此三產占比與交易費用具有顯著的正向關系;社會消費品零售價值體現了區域的居民消費對經濟的拉動能力,社會消費品零售屬于批發與零售業,而該行業屬于產生交易費用的交易部門,正向關系也因此成立。
固定投資占比較高的區域一般被認為內生增長能力較差,需要依靠高投資來促進地方經濟增長,而當較多的國民收入被用于固定資產投資時,交易部門就可能會由于資金的缺乏而發展不足;R&D經費體現了地方的科技創新能力,一般認為創新能力強的區域經濟越發達,但本次結果顯示研究與發展經費與交易費用呈反向關系,考慮為筆者未有效處理多重共線性問題;萬元GDP能耗(噸標準煤)體現了區域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影響,能耗越高的區域對環境破壞程度越大,經濟發展質量越低,隨著能耗的不斷降低,區域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因此更多的資源得以流入交易部門,提高了交易費用。
綜上,經濟發展水平與交易費用呈正向關系的假設基本得到證實。
結語
由上述實證檢驗結果可知,交易費用與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因此提高宏觀交易費用,降低非市場交易費用,減小單位交易費用,提高交易的效率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1]胡浩忐.交易費用計量研究述評[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7,( 04):20-26+142.
[2]張計劃.論交易費用的涵義、功能與理論啟示[J].當代財經,2007,( 03):12-16.
[3]劉忐銘,申建博.交易費用的測度:理論的發展及應用[J].財貿經濟,2006. ( 10):77-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