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內部控裁裁度作為一種有效的內部管理方法已經被企業廣泛采用。目前,鐵路各項改革任務處在攻堅階段,大力推行內部控制制度對促進現代企業管理、規范經營行為,保證鐵路企業協調、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圍繞鐵路企業構建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探討。
鐵路企業 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內部控制是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鐵路企業如何運用先進的內控理論和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持續健康發展的內部管理體系,是亟待解決且現實意義重大的問題
鐵路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
(1)建立完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鐵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建立內控制度,將各項相對獨立的制度納入內控體系,使企業管理制度相互銜接、協調,促進企業管理制度化、控制系統化、流程清晰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鐵路企業決策水平。按照內部控制要求,建立重大決策事項論證、審議、問責制度,有助于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水平。
(3)建立完善內部控制有助于防范舞弊行為的發生。通過對不相容崗位實施有效分離,各崗位相互牽制、相互監督,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防止權力過于集中。
(4)建立完善內部控制是防范、控制經營風險的需要。通過實施內部控制,對主要風險點進行識別和評估,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企業經營行為中的重大風險,將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承受范圍,有利于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鐵路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基層單位管理層內控意識缺乏。有的基層單位領導認為內部控制制度束縛了自己的權力發揮,有意無意地規避內控制度的制約,出現不重視內控制度建設,將強化內部控制與發展、效益對立起來,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2)內控制度建設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各部門的管理制度自行其是,沒有形成有機的結合和銜接。有的基層單位把內部控制制度簡單的理解為各種規章制度的匯編,沒有結合生產經營、業務管理特點,制定便于實際操作和運行的內控制度。
(3)內控制度建設注重結果,忽視過程。一些單位大量的精力放在安全生產和經營創效上,對于管理過程控制比較粗放,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導致真正應該發揮作用的部門、環節形同虛設。
(4)內部控制的執行與監督體制不健全。部分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與檢查不到位,沒有建立整套的監督、評判、考核制度。部門、崗位之間缺乏必要的協調與監督,導致信息不能陜速傳遞。
完善鐵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對策思考
(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一是明確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的職責權限、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保證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形成有效制衡。合理設置職能部門和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二是制訂并實施長遠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當國家經濟形勢、產業政策及不可抗力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時,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對發展戰略進行調整。三是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操作規范和應急預案,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追究。
(2)科學開展風險評估。一是設定風險評估目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時、準確、系統、持續地收集涵蓋財務、市場、運營和法律風險等方面的內外部信息。二是通過日常或定期的評估程序與方法,識別企業主要活動風險,分類整理,形成風險清單。三是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按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對識別的風險進行分析。四是根據風險分析結果,對風險進行排序,明確主要風險和一般風險,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3)建立管理信息系統。首先要健全科學的內部信息傳遞機制,充分利用集團公司局域網絡信息平臺等各種途徑,廣泛收集、分析、整理內外部信息,制定嚴密的內部報告傳遞流程,將信息傳遞到相關管理層級。其次推進鐵路信息系統建設,綜合利用既有信息資源,建立適應內部控制需要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推進內部控制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的融合對接,將業務流程、內控措施、權限配置、預警指標等固化到信息系統,減少人為操縱因素,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全面提升管控效率。
(4)建立人才培養機制。一是制定人力資源總體規劃,明確人力資源的引進、開發、使用、培養、考核、激勵、退出等管理要求,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二是重視人才引進,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作為重要標準,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多種方式選聘優秀人才。積極從社會引進高端人才,充實高級管理崗位和關鍵技術崗位,加快管理水平提升。三是建立全員培訓制度和關鍵崗位人員定期輪崗制度,明確輪崗范圍、周期和方式,全面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5)完善內部控制審計機制。一是建立內部控制監督制度,規范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二是內部控制辦公室和各部門應將內部控制建設和執行情況納入日常監督范疇,當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結構、經營活動、業務流程等方面發生較大調整或變化時,應開展專項監督,糾正和處理執行過程出現的偏差和錯誤,使內部控制更趨于完善。三是在日常和專項監督基礎上,內部審計機構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內部控制體系設計的健全性、運行的有效性和恰當性進行綜合評價,并提供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