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立
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共享經濟在我國形成風潮。共享經濟是信息革命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新型經濟形態,對促進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共享經濟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監管問題。
共享經濟 政府 監管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于1978年提出。共享經濟的本質,在于降低交易成本,使原來不可交易的資源進入可交易的范圍。共享經濟不僅是通過共享平臺來匹配供求雙方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而且是一場認知盈余的革命。共享經濟在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的同時,也將釋放新一代更多的活力,帶動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還是擴大社會就業的有力支撐。
目前發展共享經濟的最大障礙在于政策不確定性,空門區較多,應用于現有法律和規范時存在模糊邊界,因此政府的法律法規需要調整完善。對于“互聯網+”這一新興業態,規制者不應簡單地將之視為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化,并依據全有全無的規制策略,以類比方式施加傳統規則。為鼓勵市場創新,規制者應踐行《行政許可法》所規定的回應型規制策略,探討規制的深層理據和價值,減少行政干預。
共享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就在于利益分享而如何在經濟活動中建構互利的伙伴關系、形成利益協調機制,也就成為關鍵問題。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已滲透至交通、住宿、金融、餐飲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業態、新模式也引發了新問題,比如用戶權益的保護,協同治理體系的建設,公共數據的開放等。當前我國共享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法律法規不適應、公共數據獲取難、統計監測體系亟待建立等共性問題依然存在,用戶權益保護難題進一步凸顯。如何對共享經濟進行有效監管是各級政府應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1)掌握共享經濟在各行業的發展趨勢。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的理念,不同行業均有涉及,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不同特征的具體問題。因此深入了解、研究共享經濟在各行業觸發的變化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按照各行業特點做出準確分類和精細化管理,通過制度層面的積極調整予以回應和因勢利導,鼓勵創新,是共享經濟時代下的政府監管應著重考慮的問題。共享經濟模式發展的不同階段有其特點,在探索創新階段的初期,政府可以在建立和完善原則性、底線性和保障性的制度和規范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盡快建立適應新經濟模式發展的基本監管體系。發展成熟后,再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制。
(2)正確處理好創新和監管之間的關系。共享經濟模式的引入具有創造性毀滅的效果,政府應做好基礎性配套工作來減緩轉型帶來的沖擊。一味地禁止創新只能帶走創新者的熱情。雖然創新性的商業實踐總是領先于法律與制度進程,但如果用傳統監管模式來規范共享經濟,新經濟模式將寸步難行。政府部門在監管時應考慮到共享經濟平臺的創新型產業特征,審視已有制度框架的合理性,為共享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的制度環境。既要放開促進創新經濟模式發展,又要管住部分經濟風險,最大程度上控制創新所帶來的法律風險。
(3)構建協同開放的政府治理體系。共享經濟聚集了千千萬萬的大眾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從而構建了巨大的協同體系,實現自我的治理。以小豬短租等平臺為例,不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自身就通過各種規章制度就能有效管理旅客和民宿主,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管功能幾乎被市場的自我監管所替代。再如武漢市江岸區在2018年6月召集摩拜、ofo小黃車、哈羅三家共享單車企業與街道推薦的第三方公司簽訂正式合作協議,聘請第三方公司參與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的試點。街道將對第三方公司進行考核評價,考核結果直接與第三方公司所得報酬掛鉤,這種主管部門發倡議,引導共享單車企業共同出資聘請第三方服務公司參與管理的模式為全國首創。監管部門省去了一部分監管工作,但市場的自我監管使得各種共享經濟蓬勃發展。共享經濟模式下,政府需要不斷的開放式創新來動員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尋找高質量和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4)建立現代化的政府監管模式?,F代化國家治理離不開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的有效利用。政府監管部門可據此提高對市場和社會的監管水平。共享經濟平臺的運行是以強大的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因此政府對于各共享經濟平臺的監管過程也可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從而實現對平臺的有效實時監管。為了更好的發揮政府相關部門對共享經濟的監管,政府應向市場和社會學習,各類主體都應參與,規則可在不斷執行過程中進行修正。政府利用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在共享單車平臺中植入監管環節,把監管嵌入到共享單車日常的運營中,通過在線方式對平臺管理及數據進行實時的分析,由此實現高效監管,確保了共享單車服務的公平性與合法性。
[1]陳健,龔曉鶯,共享經濟發展的困境與突破[J],江西社會科學,2017(3):47-54.
[2]李力,陳曉琪,國外共享經濟研究述評與展望[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57-67.
[3]寧哲,張杰,“共享經濟”熱潮下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及發展趨勢研究[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7,32 (5):41-47.
[4]張杰,我國共享經濟發展中的信用困境與解決之策[J],經濟縱橫,2017(8):75-80.
[5]馬光炎,高麗爽,共享經濟時代:共享單車的發展與政府規制困境[J],戲劇之家,2017(14):276-276.
[6]張新紅,高太山,于鳳霞,等,專題報告認識共享經濟——認識共享經濟:內涵特征、驅動力、影響力、認識誤區與發展趨勢[J],電子政務,2016(4):1-10.
[7]張衡,共享經濟時代政府監管的困境與變革[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6(1):102-105.
[8]周永務,鐘遠光,謝維,等,“互聯網+共享經濟”下的運作管理——研究熱點與展望[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4):1-7.
[9]林雷,共享單車市場需求調查分析報告——以北京市城六區為例[J],福建質量管理,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