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曄
摘 要:我國中小型企業數量眾多,極大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小企業目前處于發展壯大的階段,逐漸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組織效益。研究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和企業組織績效之間的內在關系,有助于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起良好的經濟管理模式,使企業組織能夠獲得更多、更高的績效。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績效;對策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2-0048-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中小企業具有經營方式靈活、緊貼市場導向的特點,能夠最大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具有數量多,投資少,競爭激烈,對勞動者技能和素質要求相對較低,所以呈現出較為蓬勃的發展勢頭。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對于我國地域遼闊,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特點來說,中小型企業能夠起到調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作用,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中小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增加財政收入,刺激經濟市場繁榮,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大企業相比,在企業經濟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較多問題,效益與大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又因為我國市場進程加速,國際市場對中小企業沖擊較大等原因,導致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眾多挑戰。本文對企業經濟管理和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通過改善企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組織績效的合理化建議,對我國中小企業實行有效、穩健、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1 企業經濟管理的目的
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是為企業創造盈利,為客戶創造價值。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定位和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有一定戰略意義的長遠發展規劃,將經濟管理體系引導到工作中,用科學管理辦法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一定措施解決問題。經濟管理體系能夠保證企業實現贏利。引入的經濟管理體系屬于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戰略發展規劃、組織職能的設置、編制經濟管理文件、人力資源、內部審核以及實際生產中的持續改進等管理體系。
2 企業組織績效的內涵
中小企業組織績效指的是企業組織在一定時期內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以及企業組織盈利情況等。企業組織績效的實現應當以每個員工績效的實現為基礎,組織可以按照層級的邏輯關系將企業績效逐層逐級地分解到每個工作崗位,具體到每個員工,這種方式可以將績效完成情況量化細分,只要員工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組織要求,組織績效就能夠達到。
3 中小型企業經濟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在現階段,我國大量企業受其規模、技術、發展理念以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制約,還比較落后,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相比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3.1 企業管理層水平有待提升
中小型企業多是民營企業,企業的管理層多為家族成員[2],在中小企業建立浪潮中,很多人跟風建立小型企業進行生產,因為市場形勢良好,所以很多小型企業得以生存發展,逐漸成為中型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領導層有一大部分學歷較低,沒有受過專業的管理教育。這就導致企業在面臨新經濟局面時因為管理層不具備專業素養容易做出目光短淺、考慮欠缺的決定,導致企業組織績效受到損害,甚至面臨倒閉。特別是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經濟形勢變化更快,管理層不具備科學的發展思路、扎實的管理功底,就難以進行有效的企業經濟管理。
3.2 資金短缺,外部經營條件較差
中小企業的資金體量小,能夠正常運轉資金不多,在經營過程中經常出現資金短缺現象,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兩點:(1)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不愿接受外來資金[3]。中小型企業多是家族所有制,為了保證家族利益,實現企業結構的單一性,一般都有一定的保守性,傳統思想決定了家族式企業在主觀意愿上不接受不接納外來資金,社會資金難以有效地投入到企業中去,家族資金儲備畢竟有限,所有這種傳統的思想認識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2)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尚未完善[4]。因為中小企業經營體量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強,所以很多銀行和融資機構不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即使部分企業通過信貸獲得經營所需資金,但是往往也是額度較小,難以滿足企業發展壯大的需求。
3.3 組織機構松散,應變能力差
中小型企業組織機構建設存在不足,有的企業在創業初期,雇傭人員較少,分工不夠明確,或者有的企業的組織機構冗余,導致工作中出現推諉、敷衍的情況,組織內部相關責任未能明確。企業不重視組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不能及時做出正確反映,機構僵化、老化,處理事務能力低下。中小企業的管理條例制定和執行存在不足,導致很多的條列僅是擺設,未能真正落實到工作中。各個部門獨自為政,不與業務相關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出錯率上升。這種低效率的組織管理模式難以有效實現組織績效,幫助企業有效發展。所以,改變中小企業水平低下的經濟管理現狀勢在必行。
4 經濟管理水平提升與組織績效關系分析
4.1 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奠定組織績效基礎
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引入先進的管理人才,通過引進管理人才能夠將企業的管理運營模式理順,可以在人力資源配置、職工培訓、績效評價、薪資關系以及職工滿意度等問題上較好處理[5]。先進的管理人才能夠運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做出最符合企業自身定位的發展決策,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經濟管理水平,使企業能夠根據既定的發展規劃實現組織績效。中小企業管理人才具備精深的管理常識,能夠對公司經濟管理有本職的認識。企業運用管理人才的專業素養能夠保證企業提升人力資源、資金配置、經營方針、效能安排等方面做到科學合理。為實現企業組織績效奠定基礎。
4.2 多渠道融資助力企業發展,保證組織績效
多方面的研究表明,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有助于幫助企業改善內外部的經營環境,實現企業組織績效。中小型企業由于其性質決定了一般的資金來源多是家族內部。但是為了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形勢,使企業更具活力,更穩健的實現組織績效,就必須與時俱進,運用科學的經濟管理辦法。要改變傳統固步自封的管理思想,積極建立與其他企業、社會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盤活社會資金,助力企業發展。一些中小型企業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已經成為高成長性企業,這部分企業轉型升級繼續大量的發展資金支持,通過多渠道、多限期的融資能夠降低企業發展成本、融資風險。要加快融資結構的建立,使中小型企業在融資時更具話語權,幫助中小型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使其在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占據有利的財務優勢,實現組織績效。
4.3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實現組織績效
中小型企業內部各項制度的完整度相對于大企業而言存在一定欠缺,尤其是在績效考核制度方面,很多的中小型企業只注重經營結果,關注最終的盈利,卻沒有一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不能夠對經營過程、經營模式進行優劣評估,所以管理存在一定漏洞也很難發現,又因為前面所提到的各個部門職能不明確,相關業務存在重疊現象,導致在處理工作任務時兩個或多個部門出現分工不明的情況。企業首先要建立一套績效評估體系,根據中小企業特點制定科學的適合的評價體系,選擇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現狀的評價指標,使企業經營管理有的放矢,層層把關,對企業經營管理流程進行持續改進和優化,降低企業運作成本,使企業能夠獲得超出預期的贏利。機構設置方面要精簡機構,責任明確到部門,部門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使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保證企業正常運轉。企業還可以向成熟的大型企業學習,引入成熟的管理模式,使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夠真正為實現既定的組織績效服務,發揮中小型企業自身獨特的經營優勢。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中小型企業數量眾多,極大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小企業目前處于發展壯大的階段,逐漸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組織效益。研究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和企業組織績效之間的內在關系,有助于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起良好的經濟管理模式,使企業組織能夠獲得更多、更高的績效。并且,中小型企業的數量多,所從事的業務廣泛,市場貼合度高,國家也一直支持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國內很多的大型企業也是從中小企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中小企業想要繼續成長,獲得良好的發展勢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從內部進行改革,改變管理思路,創新管理辦法,從經濟管理著手,努力實現企業組織績效。中小企業經濟管理與組織績效之間存在正向促進關系,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三點措施以外,企業還應當時刻關注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順應國家發展,響應國家政策;還應當加強對經濟管理和組織績效之間的深度研究,為中小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更多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楊鐘琪.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與組織績效的關系研究[J].中國經貿,2017(13).
[2]田愛國.我國家族式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會計,2017(8):42-43.
[3]張文.家族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4]儲敏.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的實踐與立法完善[J].寧夏社會科學,2007(4):14-19.
[5]盧紀華,陳麗莉,趙希男.組織支持感、組織承諾與知識型員工敬業度的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01).
[6]才國偉,劉劍雄.歸因、自主權與工作滿意度[J].管理世界,2013(01).
[7]崔勛,張義明,瞿皎姣.勞動關系氛圍和員工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的調節作用[J].南開管理評論,2012(02).
[8]鄭燁,劉偉.工作滿意度、主觀幸福感與工作績效[J].財經問題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