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祖攀
[摘 要]在現代市場經濟為主導的情況下,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越來越受重視,建立并完善企業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可以使企業在未來面臨各種情況時,避免錯誤判斷,只有做好了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才能使企業在未來競爭中遇到風險的情況下,穩固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風險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重要的組成部分,優秀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可以對企業的未知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與準確的評估,對不可控因素,做到最大防范,為企業規避風險起到重要作用,為企業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推動企業長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針對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思考與分析
1 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企業內部風險意識欠缺
隨著全球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的競爭進入白熱化,外資企業的進駐,使我國企業的生存發展越發嚴峻。我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但是企業的內部管理和風險管理,未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呈現滯后形態。很多公司的風險管理著重形式,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形同虛設,沒能夠發揮真實作用。
企業對于市場上的各種風險沒有形成很強的防范意識,對于企業內部管理的風險管理的滯后,也是視而不見。這樣不但不能規避可控風險,還有可能引起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混亂情況的發生。企業的內部風險管理沒有得到重視,互相的制約與監督沒有實行,致使企業內部風險控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雖然有制定了監督機構,也制定了相應的規則,但是效果未發揮出來,空有其表,未能起到很好的互相制約的監督作用,使企業面臨風險隱患。
1.2 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不到位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控因素增多,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或不健全,或流于表面,未實施到位,甚至大部分企業根本沒有設立風險管理部門,企業領導對風險管理無視,未建立識別風險預警機制,使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控制存在嚴重的不足,不能為企業運營提供有效預測,風險評估的準確性不能得到保證,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不能發揮相應的作用,對企業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機難以發現,可能致使企業失去先機,更嚴重的對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破產;但如果在風險初期能夠進行有效的預測、評估,有可能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小,還有可能避免風險,為企業的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1.3 企業內部管理監督執行難
1.3.1 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為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保障,但是大部分的企業未能做到內部管理的有效控制,僅局限領導層,或中層,沒有形成一個約束的體系,致使企業內部可能存在人為因素導致的風險,給企業造成一定損失。部門企業只實行上行的監督制度,而領導及中層的監督則有得放矢,使企業內部管理監督制度放空,將企業置于風險之中,阻礙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1.3.2 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風險管理對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性,進而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無法有效執行,使制定的風險管理制度成為一句空話,沒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記錄風險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使企業的風險管理監督不能發揮作用。
1.4 內部管理和風險管理各自為營
1.4.1 部分企業對于內部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單一的財務管理上,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也主要是針對財務,而傳統的內部管理面對高速發展的經濟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求,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保證企業的資金安全,還要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面臨的機遇和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的控制,所以風險管理必然成為內部控制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1.4.2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部分企業已經逐漸意識到,企業內部管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在財務方面尤為重視,及時做到有效的評估,為企業提供緩解時機,然而,各部門各自獨立執行,未與公司形成統一的內部管理風險體系,使得企業的風險防范機制運轉不到位,失去對企業內部風險整體的把握,雖然企業內部有設立了相應的內部管理風險機構,但是不能發揮最大限度的預測、評估風險的能力。
2 優化企業內部管理風險管理的實施建議
2.1 提高企業管理者風險意識的認知
現代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足夠的風險管理意識,只有對風險管理的足夠認識,才能在風險來臨的時候,做到及時的發現、控制及處理,領導者有正確的風險認知,上行下效,使企業形成以各部門領導為中心,培養全體企業職工對風險管理意識,為企業內部管理風險管理提供良好的氛圍,引進高素質的風險管理專業人員,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提供專業的風險預測與評估,使企業的風險降低。
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的因素,企業只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有足夠的認識,才能更好地規避控制風險。作為現代企業的管理者,對風險管理意識有正確的認識并運用到內部管理上,培養企業每一位員工風險管理的知識,使每一位員工都具備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為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奠定群眾基礎。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風險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科學化經營管理,才能穩健地實現企業目標。
2.2 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嚴謹性
2.2.1 企業內部管理要建立相應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科學合理地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及時的排查,找出原因,完善相對應的措施,配備專業的審計人員,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支持,并參與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制定與落實。
2.2.2 提高內部管理風險管理的預測準確性,與內部管理機制相輔相成,及時做到對不同級別風險,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將企業損失控制到最小。 加強信息系統的建立,實現資源共享,使領導層能夠關注到企業中重要的風險數據,集合力量監督、控制風險的形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臨危不亂。
2.3 組建企業內部管理監督機制
2.3.1 建立企業內部監督部門并發揮效力,企業內部建立以董事會為核心的監督部門,把獨立董事的收入與風險一并納入企業終極績效考核,提高獨立董事的專業素養,對獨立董事執行監督權力給予配合,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監督作用,加強監管力度,加大處罰力度,使企業全體人員都能積極地配合,互相約束,使監督的效力得到最大的發揮。
2.3.2 企業的內部管理風險制度的基礎,是建立在嚴格執行的審計制度上,企業的審計制度與內部管理風險制度相結合,以企業領導層為表率,各部門、基層互相監督,加強內部監管的力度,放大監控的范圍,提高風險評估能力的準確性、專業性,發揮其職能,與企業的內部管理形成一個制度體系,保證企業內部管理的順利進行,使企業的適應能力得到提升。
2.4 內部管理與風險管理相結合
2.4.1 企業首先要了解內部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關系,內部管理和風險管理并不只是一種規章制度,也不是靜態存在的,而且存在于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既是獨立的,也是互相的,以內部控制為主,兼顧風險管理為輔,形成科學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2.4.2 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管理是建立在風險管理之上的,兩者相輔相成,經營管理都要依靠內部管理制度來實現,風險管理為內部管理提供建議,如果企業內部管理沒有落實,則風險管理難以開展,從而影響經營管理,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對企業的風險預測、評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為企業管理層提供依據,讓企業得到長足穩健的發展。
2.4.3 我國大部門企業對于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將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未能合理控制,基本上對于外部風險的控制比內部風險控制更為重視,對于外部風險監控過度,內部風險監控不力,未形成企業內部整體風險控制的平衡體系,企業的發展既要做好外部風險防范機制,也要做好內部風險預測監督,只有對企業整體信息資源進行把控,做到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雙管齊下,才能對市場及企業內部做到精確判斷,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將企業面臨的風險做到有效的規避。
3 結語
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面臨的風險層次極具不確定性,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實力,還要謀求發展,就要具備優秀的內部風險管理的機制,使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實現穩健的增長。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機制,有利于企業長期有效地規避和轉移風險,有利于企業對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進行有效預測和評估,為企業的管理者做出戰略發展目標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使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使企業的利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龐瑩.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7(01).
[2] 田紅琴.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