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 秦國杰 安曉寧 柯曉煒 高磊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技術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家也開始推行“智慧農業”這一項目,伴隨著這一項目在農業中的推行以及發展,給我國現在的農業發展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仍然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要想能夠讓我國的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必須要認識到我國目前整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才能夠做到真正的改變。本文從應用現狀、存在的問題、應用現狀、可行性分析、發展策略這幾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發展策略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2-0001-01 中國圖書分類號:TP391.44;TN929.5 文獻標志碼:A
1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現狀
1.1 物聯網溫控技術在大棚上的應用
由于反季節蔬菜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在很多省份的很多地區都開始種植大棚蔬菜,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大棚上也是一種新型的農業形式,其采用了物聯網技術中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傳感器對大棚里蔬菜的生長過程進行了數字化、信息化管理,用來保證蔬菜能夠正常生長,也保證其過程色環保和有機生產,能夠系統化的管理大棚蔬菜,保證市場供應,緩解我國蔬菜供應的緊張局面。
1.2 物聯網技術在大田種植上的應用
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檢測功能對農作物的生長和土壤的質量進行監管,隨時把檢測報告上傳到互聯網系統,通過其智能化的分析我們就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來進行準確的施肥和撒藥,目前在我國黑龍江、河南等地有所應用。
2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信息化基本設施建設進展緩慢
我國的占地面積是很大的,所以這也就造成,我國的南北以及不同的地區它的經濟發展的水平包括產業也都是不一樣的,而經濟水平發展的程度不一樣,也就造成了資金的充足與否的問題,所以這也就造成了我國目前的農業信息化基本建設進展的比較的緩慢。
2.2 農業應用缺乏統一的物聯網技術標準
由于物聯網技術剛剛的融入到農業的發展中,所以說它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這也就造成現在的不同的地區有著自己設定的標準,這樣也是非常不利于我國的“智慧農業”這一舉措的推廣和發展的。
2.3 無法滿足農民科學技術培訓、應用需求
對于我國目前的農業的從業者來說,基本上都是農民,而他們的受教育的程度還是比較低的,從而的話,他們也很難去接受新鮮的技術,也很難去學習新鮮的知識,所以要相對于他們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的話,也仍然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以及物力,而我國目前的現狀是難以滿足的。
3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問題分析
我國目前農業農村物聯網技術正處在起步階段,相較而言基礎比較薄弱,發展也相對滯后。思想認識有待提升。從上至下各級農業部門應進一步深化對發展農業農村物聯網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加大支持力度。注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方面有待突破。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比例相對較低。體制機制沒有跟上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的需要。信息服務缺乏統一的標準使得涉農信息在采集時質量參差不齊,無法保證可靠性。農業人員素質普遍無法滿足智慧農業發展的需求,影響了物聯網發展的腳步。
5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策略
5.1 物聯網在“智慧農業”中應用的技術關鍵、標準
對于目前我國融合進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而言,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最為關鍵的就是技術問題和標準問題。
5.2 加快人才培養、提高創新力
要想能夠更好的發展融合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首要也是最稀缺的就是人才,我國目前的物聯網技術人才還是屬于比較稀缺的,所以要想能夠讓融合了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的話,就必須要在全國的范圍內,大力的推行物聯網專業,開設一些更加專業、更加權威的組織,從而也能夠保證培養出更專業的人才。
5.3 合理布局,平衡發展農業物聯網
因為對于物聯網技術來發展“智慧農業”這一項技術來說,他仍然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所以說要想能夠讓物聯網技術更好的應用在“智慧農業”中,就必須要對于整個的發展過程做到一個合理的布局,也使得物聯網技術在整個的“智慧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個更加平衡的發展,更加穩定的發展。
結束語
我國在推行“智慧農業”這一方面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也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要想能夠讓我國的“智慧農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必須要不斷地探索和發現,也必須要更好的將我國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現代化農業的建設之中。
參考文獻:
[1]王巍.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的研究——以楊凌智慧農業建設為例[J].福建電腦,2016,32(7):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