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讀初中的時候,一名男生常常無緣無故遲到,還會逃課打籃球;坐在教室的他,學習的時間少,講話、打盹的時間多。
這樣的學生很容易激起班主任的不良情緒。我的初中班主任就沒有控制好脾氣,有時一氣之下會揍這名男生一頓。這名男生雖不敢當面頂撞班主任,私下卻干了一些極其危險的事情,比如晚上放學后朝班主任的院子里扔磚頭。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師生關系的極度緊張。參加工作后,我也曾遭遇過這樣極度緊張的師生關系。
那是我剛接手高一的一個班級,一名又高又胖的男生Z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頭發又卷又黃,很明顯是專門做過的。出于班主任的職業敏感性及常規工作的需求,儀容儀表問題成了我和男生Z溝通的主要內容。同時,我安排他參與很多班級活動,對他寄予很高期待,我希望通過這種互相尊重的形式,促使Z自覺改變。
然而,這種委婉緩和的方式因學校量化評比而中斷。
學校每周都會通過量化評比分數評定星級班級,每月都要用量化評比分數評定紅旗班級,同時,學校每周都會在全校師生的升旗儀式上通報評定結果。我所帶班級連續10周都沒有獲得過一次星級班級,這讓我很有壓力。
Z在每天的儀表檢查中,都會因為黃頭發而被扣分;在每天的廣播操中,都會因為沒有在跳躍運動中跳起來而被扣分;在每天的內務方面,都會因為沒有疊被子、沒有扔垃圾或者沒有將洗漱用品放到指定位置而被扣分……Z幾乎每天都會被扣分,成了名副其實的“扣分大王”!
起初,我非常平和地與Z交流這些事情,希望他能有所改觀。后來,我發現這么做并沒有什么改善的時候,就很難再平和地與Z談話。一旦Z被扣分,我會瞬間被點燃,立刻對Z一陣怒吼,偶爾還會用手指朝著Z指來點去。
我和Z的關系一直很緊張。Z見到我時,再也不會打招呼,甚至還在背后辱罵我。而我呢,一見到Z就覺得頭痛心煩,滿滿的厭惡之情,根本沒有心思去了解他的成長經歷和生活感受,更談不上給他提供什么針對性的幫助了。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轉化問題學生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基礎,班主任和問題學生就極容易陷入嚴重對立的師生關系中。
這種嚴重對立狀態會帶來什么惡果呢?人和人一旦對立起來,就很難再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很難再傾聽彼此的想法,很難再采納彼此的建議,更談不上從彼此身上汲取成長的營養了。如此,班主任面對學生時完全不可能開展教育工作了,而學生面對班主任時也只有抵觸、怨恨和對抗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班主任和問題學生走向對立的呢?
從班主任角度看,班主任為學生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學生的行為表現超出了班主任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決的范圍,班主任對學生無計可施,不愿意再付出了。從學生的角度看,班主任為了一些在他們看來無足輕重或雞毛蒜皮的事情教育他們,實在是小題大做。學生把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的原因全部推給了班主任,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那么,如何破解班主任和問題學生之間的對立關系呢?
明晰班主任和問題學生之間的對立關系是客觀事實。問題學生一旦違反了校規校紀,或觸及了班級管理的安全底線,班主任出于管理班級及執行學校制度的需求,可能會要求學生寫說明,聯系家長到校談話,以及帶學生到德育主管部門接受處分……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班主任,班主任受苦受累受屈不說,還有可能被學生誤認為是“幫兇”。
從這個角度來說,班主任要想和問題學生保持良好關系,是非常困難的。以下幾種措施,可能幫助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與問題學生之間的關系。
首先,班主任要堅守教師身份,始終保留讓教育發生的可能。
如前文所說,班主任也是普通人,有缺陷,有底線,有脾氣?!皢栴}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問題學生如初戀”的美好場景只可能發生在夢中。問題學生屢屢出現的問題行為,不僅會讓班主任煩不勝煩,而且還會讓班主任心有余悸,這實在不是普通人可以長期承受的。
即便如此,班主任依然要緊握改善與問題學生關系的主動權,因為班主任一旦放棄這種主動權,會帶來兩個更加極端的后果,一是問題學生會對班主任恨之入骨,二是班主任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永遠不可能有效果。對于一位班主任來說,這兩點都是讓人極度沮喪的。
如果要談教育,班主任就必須立足于教師身份開展工作。因為班主任一旦放棄了教師身份,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完全從教育角度轉移到情緒發泄及利益權衡上來。此刻,班主任幾乎不可能再去研究問題學生,更不可能讓教育發生。
其次,班主任在問題學生面前不做不良情緒的宣泄者。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一旦有了不良情緒,往往就會口不擇言,有時會專挑一些直指對方缺陷、踐踏對方尊嚴、讓對方當眾出丑等具有殺傷力的話來說。因此,在面對問題學生時,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回想一下,我當年就對Z說過類似“你還有一點羞恥感嗎”“我看你已經完全無藥可救了”“你怎么這么自私自利呢”等惡語?,F在想來,這哪是一位老師應該說的話?換成是我,我也受不了這些話,也可能當面頂撞老師。
班主任面對問題學生時,有事說事,就事論事,心平氣和且客觀公正地說事情,不要有太多關于人品的主觀性評價。
再次,班主任可尋找優化與問題學生溝通的催化劑。
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我們只要細心觀察或全面訪談,就能找出問題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
班主任為什么要找尋問題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呢?
班主任和問題學生溝通的多半都是各種讓人心煩意亂的問題。溝通這些問題,即便班主任非常克制,做到有禮有節,也不可能通過溝通問題而讓師生關系愈加親密。在這種不利情況下,班主任需要找一些調和劑,換一種師生溝通的“口味”,用于改善與問題學生之間的關系。
某一年,我班有個學生從不和他人交流,每一天都是獨來獨往。我找他聊天時,他總是低著頭,偶爾看看我,但幾乎不言不語。在處理違紀問題時,他也是靜靜地看著我,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后來,經過專業醫生檢查,這名學生患了“溝通障礙癥”——和他人溝通有困難,但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可以自理。
怎么辦?與其父母溝通后,我得知這名學生特別擅長電腦技術。于是,每當需要做課件動畫、分析成績或者編輯班報等時,我總會第一時間喊他出來幫助我。他在幫我做事的時候,依舊話不多,但在和我反復溝通的時候,我時不時夸贊他,他的表情會顯得異常喜悅。不得不說,這種溝通,讓我和他的關系變得溫和很多。
最后,班主任需要給予問題學生平等公正的關愛。
我們需要全面看待問題學生,不要用問題遮蓋整個問題學生,一碼歸一碼,不要因為問題而剝奪問題學生的其他權利,尤其是獲得平等公正的關愛的權利。
我曾帶過這樣一名男生,他經常因打籃球而遲到。某一天,他一手抱著籃球,一手拿著泡面,左肩挎著書包,右肩搭著衣服,大汗淋漓地踩著鈴聲跑進教室。面對此情此景,我們該怎么辦?沒收泡面?罰站一節課?劈頭蓋臉數落一頓?非也!因打籃球沒時間吃飯,那就先去吃泡面吧,吃飯是比處理問題更重要的事情;衣服上都能擰出水來了,坐在空調房里容易感冒,趕緊讓他到衛生間里換下衣服;等吃好穿好后,我們再來談談遲到問題……
問題學生雖然有問題,但他們仍然是學生,是學生就要享受學生應該享有的權利,我們不能因為問題學生有問題就剝奪他們其他合法的權利。
事實上,每剝奪問題學生的一項權利,師生關系就會緊張一分;每尊重問題學生的一項權利,師生關系就會改善一分。這是教育問題學生,也是給問題學生呈現做人的示范。格局更大,影響力也更深遠。
問題學生教育是班級建設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師生關系又是教育問題學生的基礎。在教育問題學生的過程中,改善與問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成為關鍵。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