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昌盛
[摘 要]農村經濟相比于城市而言,農村居民平均收入顯著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如何以農村文化發展為基礎,實現文化富農的發展目標成為我國關注的重點。本文將從農村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對如何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富民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農村文化產業;文化富農;探究分析;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對于農業發展而言,農業產業鏈的搭建與農業文化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農業產業鏈的搭建能夠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便利,農業文化建設能夠提升農村居民的文化素養以及科學知識水平。農村文化產業建設能夠為農村居民提供更為平等與便捷的交流平臺,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農村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存有的主要問題
1.1 農村文化產業規模較小,農村文化產業消費點偏低
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我國在農產品產量以及農村文化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是我國部分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因素、農作物種植種類、農村自然環境等主要影響因素的制約,農村文化產業建設規模較小,農村經營主要以個體經營或私企經營模式為主。缺乏高效的管理,農村經營者對市場的了解較為淺薄。雖然部分地區已經逐步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村文化,但是其缺乏消費點,農村文化競爭力較弱。
例如:吉林省雙陽區自身具有著十分悠久的農業種植歷史,并且已經具有著自身的文化特色,當前吉林省雙陽區在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中已經建設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雙陽湖、御龍溫泉等產業,但是這些產業的影響力較低、我國各地區居民對其了解程度較低,市場化程度較弱。
1.2 農村文化產業人才匱乏、農村文化產業各項制度不健全
當前制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還包括農村文化產業人才匱乏以及農村文化產業管理制度以及文化體制不健全等。農村文化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保障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首先就應當構建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在相關規章制度中給予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支持才能促進與保障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是從我國當前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大部分農村文化產業均出現了人才短缺問題,在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中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儲量較低,在職工作人員的團隊服務意識以及工作經驗嚴重不足,再加上農村文化產業體制改革,使得農村文化產業與市場經濟相脫離,農村文化產業缺乏資金投入,進而使得農村文化產業呈現出緩慢發展的趨勢,農村文化產業鏈管理十分混亂,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效應較差。進而嚴重影響了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對實現文化富農目標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 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富民目標的有效對策
2.1 結合農村發展特點,將地方特色融入到農村文化產業之中
在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想保障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速度,就應當結合農村自身的文化特點,將地方農村文化特色融入到農村文化產業中,構建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旅游景點,才能吸引外來人員旅游觀光。如果將農村的地方特色融入到農村文化產業之中還能夠為農村文化旅游增加附屬價值,進而增加旅游者的消費動力。如:農村手工藝品、民間曲藝文化、鄉土面貌等具有農村文化特色的復合型產品。從我國當前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國部分農村文化已經發展出具有自我特色的農村產品,例如:白山民間剪紙。在農村文化產業旅游發展的過程中,要想保障農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就應當重視文化資源保護,將保護與開發利用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農村文化產品。
2.2 大力宣揚農村文化產業活動,重視農村文化產業人才培養
當前影響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農村文化產業宣傳的力度嚴重不足,由于在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過程中缺乏大力的宣揚,使得各方人才與國民對于農村文化特色產品、旅游場所的了解程度嚴重不足,進而使得高素養的人才在農村文化產業就業意向匱乏,進而影響了農村文化產業的深入化發展。因此,要想促進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首先就應當從管理制度與管理體系上入手,構建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來保障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效應,加大對農村文化產業特色的宣傳力度,加大農村文化產業宣傳資金投入,重視人才培養,鼓勵高素養人才到農村發展就業,進而逐步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村文化產業。提升農村居民經濟收入,實現文化富農目標。
3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具有著十分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并且由于地理位置、人文環境、自認環境的差異使得我國不同地區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農村文化。要想擴展農村居民收入,縮減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就應當重視農村文化產業,積極地擴展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構建農村旅游景點,開發出生態環保的具有可循環效應的文化產品,進而增加農村居民經濟來源,實現文化富農目標。
[參考文獻]
[1] 韓冰,史亞軍.農村文化產業資源類型及其價值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7(09).
[2] 李靜晨.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黃桂欽.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4] 郭玉蘭.發展農村文化產業與農村文化體制改革[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