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濤
【摘要】朗讀是語文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朗讀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掌握詞匯、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文章的內涵.增強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能夠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依舊存在,許多老師的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單一枯燥,不重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學生不愿意讀,沒有讀的興趣,導致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比較差,還有的教師過于重視朗讀訓練,沒有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不能正確地指導學生,導致朗讀教學的質量低下、效率不高。為了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新型人才,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創新,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小學語文朗讀課的有效性,在此,就我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談我在這方面的做法。
一、確保學生讀書的時間,讓理解與朗讀并存
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教學進度、學生成績等方面的因素,占據課堂大部分時間的是講課教學,學生實際朗讀的時間嚴重缺乏。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根據所教年級的學生學習情況,對朗讀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保證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在進行自學性朗讀時,要求學生準確地發音,聲音要響亮,讓學生認真對待閱讀。在掌握了字詞和了解了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又給學生留出時間去進行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學生朗讀課文,如果沒有目標地閱讀,就是機械地閱讀,學生在讀的時候沒有真正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完全沒有時效性。我在教學時,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去朗讀,并且進行多次朗讀,讓理解與朗讀并存。我讓學生在初步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品讀,通過對關鍵詞句段的分析,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內容,領悟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加深對文章情感的理解。
二、運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文本進行訓練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每一種形式都有自己的范圍和功能。在教學中,如果發現學生朗讀沒有到位或者是需要引導激情時,我采用教師范讀的形式,給學生做引導和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讀;在幫助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時,我采用引讀的方式;要進行氣氛的渲染有氣勢時,我采用讓學生齊聲朗讀的方式;如果文本對話較多,我就采用讓學生分角色讀的方式, 文章的朗讀由多個同學合作完成,每個學生讀一段或者按照角色的不同進行安排,這不僅讓學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務,也激發了學生的朗讀的熱情。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時,我還注重對不同文本的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包括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文章,每一種文章的讀的方法都不相同,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及模式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而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我在教學《孔子拜師》時,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按照敘事類文章的朗讀方法進行感情誦讀;學習《秋天的雨》時,讓學生反復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這樣經過多種文本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有針對性地掌握了不同類課文的閱讀方法。
三、對朗讀進行指導,激勵評價同時并存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只是領著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在課堂教學上幾乎沒有給學生留讀的時間,就更別說是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了,學生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去讀課文,便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朗讀問題,有的教師即使是指導了,方法也是相對的簡單機械。通常情況下,老師會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或者是讓學生說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在讀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就不能進行更好的理解和閱讀。我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告訴學生,某個字需要重讀或輕讀,句子的語速是快還是慢,同時讓學生知道表情在讀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在學生讀完后,我及時進行評價,評價大多是從鼓勵和激勵學生的角度出發,盡量找出學生的優點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對學生的朗讀起了激勵的作用。在評價的環節中,除了教師的評價外,我還給其他學生機會,讓他們聽讀之后進行口頭評價,這個方式起到的效果比較明顯,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不但讓讀的同學感受到來自同學的建議,也讓評價的同學集中了聽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動腦思考,自由暢談不同的見解和觀點,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我還經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賽朗讀結束后,小組的同學給讀的同學進行打分并評價,用這種評價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都積極地投入到比賽的活動中,參賽的同學認真準備,加強朗讀練習,涌現出許多的朗讀小能手。經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再有教師及學生的評價,學生通過讀對課本進行感悟理解,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自己的朗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多方面的語文素養。
四、結語
要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小學語文教師要能正確高度重視朗誦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課堂上要確保學生讀書的時間,讓理解與朗讀并存,要運用多種讀的形式,結合學生的能力和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朗讀教學方案,多文本進行訓練,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讓激勵評價同時并存,使師生的讀書聲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為語文的教與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施春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6).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