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靜靜
【摘要】累計積分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實施這一策略過程中,首先,累計積分要根據閱讀教學的板塊分類制定細則,不能一名學生一個打分表;其次,在累計積分時,要做到科學計分,公開透明;再次,累計積分要及時評比,以便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累計積分;助力;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許多教師年復一年的教學方式都是第一課時生字詞,第二課時篇章段落,這種一成不變的學習模式很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才能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讓學生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主動進行自主學習呢?我們設計了累計積分的模式。
累計積分就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與成果進行量化打分,然后再定期進行累計,分數高的學生可以獲得表彰。這樣,學生為了能夠獲得教師的獎勵,就會時時刻刻想著自主學習,因為自己不學習,別人學了,別人計分了,而自己沒有機會獲得表彰了,從面子上來說也過不去,所以就會促進自己主動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來。那么,這一激勵模式如何操作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實踐來淺談之。
一、分門別類 制定細則
作為語文教學,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比如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作為學生,受知識水平與個性特點的影響,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態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喜歡習作,有的學生喜歡用口語與別人交流,有的學生喜歡到教室外面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在對他們的學習進行累計積分時,如果僅僅給一個總分數,那么這些優秀選手將永遠固定是極少數幾個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所以,在進行累計積分來激活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時,就要分門別類制定好細則。這樣,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才能夠有機會品嘗到被表揚的喜悅。
比如,我在落實這一項工作時,把累計積分表分為兩大塊。第一塊是字詞。針對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生字詞情況進行打分,每一課打一次分。第二塊是閱讀。除了閱讀教材中的課文,能夠說出課文的大體意思之外,還把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情況也納入打分。我班有一位學生,他的語文成績比較差,平時考試只是四五十分,但是他的字寫得卻非常好。這時候,利用累計積分卡就可以起到作用了。他為了獲得這一張積分卡,平時在課前,總是先預習生字,把字寫得非常漂亮。第一次,他就獲得了教師的獎勵。這項獎勵在以前可是從來不曾發生的。通過積分卡,我看到了他臉上也能揚起自信的微笑。從一開始只是自主寫字、組詞,到后來給生字詞注釋,因為這些都是用他漂亮的漢字寫出來的,所以他也總是能得到積分獎。就這樣,他慢慢地愛上了語文學習,自主學習的視角也從生字詞的學習向課文解讀進軍,他在課堂上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偶爾在其他方面也能榮獲獎勵。如果我不把累計積分分開來計算,而是把各項積分合計起來,也許這位同學永遠也沒有機會獲得積分獎,那么他的語文學習也只能在后進生行列徘徊。
二、科學計分 公開透明
學生雖然小,但他們也是不容易被糊弄的。如果我們在累計積分時不透明、不公正,那么這項活動的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累計積分時,我們要做到科學計分、公開透明。科學計分就是要把學生分成A、B、C三組,每一組的學生語文水平都相當,這樣,他們在一起競爭時,才能有動力。衡量學生的標準每一個組是一樣的,在給學生打分時也是當著學生面來打的。這樣,學生在內心就會在一起比較,看到自己與別人的不足之處,以及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果全班都用一個標準,那么有的學生也許永遠沒有機會。所以,我們還設立一個晉級獎,也就是說當學生從C組榮升到B組時,我們也會給其發獎。這樣,學生就會長時間處于一種努力競爭的狀態。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在這種努力下逐漸提高。
比如,在閱讀中,我們把學生按閱讀水平分成三組之后,對每一個小組成員的讀書情況進行量化打分。課內自主閱讀怎么樣,每天課外閱讀情況,讀書筆記記錄怎么樣,既有量上的打分,也有質上的打分。總之,打分要讓每一個同學心服口服。這樣,累計積分才能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三、及時評比 激活動力
小學生天生喜歡表揚,而且比較心理也強,當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時,就會更加努力。所以,定期及時給學生的累計積分進行評比,并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彰發獎。這樣,學生才能在表彰中重新揚起奮進的腳步,迎頭趕上。在評比中,我們除了分門別類地頒發每一類的自主學習“先進之星”,同時還設立了兩個獎項,一是“進步之星”,只要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進步了,我們就給予表彰。當然,當一部分學生在自己的一組中已經領先了,擔心上升到前面一組,就會墊底,所以就有了不思進取的思想。這時,我們還設立了一個“進檔之星”,只要你能進到上面一組中, 我們也頒獎。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擔心拿不到獎而不付出努力了。
我通過實踐發現,累計積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期的,因為每時每刻學生都有積分,讓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在累計積分助力下,慢慢得到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毛善新.新課程視域下個性化自主學習策略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車軍.基于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