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
【摘要】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理解力的起步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始終保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境。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開展閱讀教學重在如何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把握閱讀文章的情感內容。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尋找閱讀文章與學生情感的契合點。接下來我將提出幾點針對閱讀教學中如何開展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強化朗讀,提升朗讀效果
朗讀是開展閱讀教學的首要措施,也是把握情感基調的重要手段。現階段課堂教學在開展朗讀時,常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往往是抱著為了朗讀而朗讀的心態,搭腔搭調地拖著長音朗讀文章。而對于文章到底寫了些什么,都沒有準確地把握,更不要說對于情感的理解和認知。因此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加以輔助手段開展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如《母親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包含了孟郊的《游子吟》一詩,教師可在教學文章之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根據拼音讀一讀這首詩,再由此導入課文閱讀。例如: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母親的恩情》這一篇文章,在學習之前呢,老師要給你們看一首流傳千古的詩,這首詩是孟郊所寫,詩中的生字老師已經注好音了,哪位同學來嘗試讀一下?(學生朗讀過后)那么這首詩究竟講了什么內容,會流傳這么久呢?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課文《母親的恩情》,共同來尋找答案。
教師可先領讀一遍文章,加入豐富的感情和必要的肢體動作,再請同學模仿閱讀,隨后進行深入剖析與引導講解。最后可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來加深情感體會。強化朗讀,重在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進行鋪墊工作,在學生能夠把握情感基調、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講解,提升教學效率,同時有助于學生對文章情感層次的掌握。
二、深入剖析,挖掘情感連接點
教學閱讀,需要明確文章背景以及作者背景等多個方面,為學生理解文章內涵、把握文章創作目的提供鋪墊作用。再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解讀,采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如在教學《孟母教子》一課時,我們可創設如下教學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孟子嗎?生:知道,孟子跟孔子一樣,都是很有名的古代思想家。師:沒錯。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人們稱為亞圣,他提出的思想主張深刻地影響了后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而孟子之所以能這么優秀博學,與他母親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孟母為了孟子能成為優秀的有學識的人,在孟子還年幼時曾經搬了三次家。就是我們所知的《孟母三遷》,孟母最后一次將家搬到了一所學堂的旁邊,因為她認為在那里孟子能夠從小耳濡目染學習知識,向博學的人看齊,認真讀書努力學習。而孟子又是一個很聰明,同時又十分努力與勤奮的孩子,最終長大后成為一代偉大的思想家。所以,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不斷地付出與努力得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孟母教子》,看看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小時候是如何接受母親的教育的。
首先教師以孟子為講述內容的起點,引起整篇閱讀文章的后續講解,交代了閱讀故事的相關背景,讓學生理解了文章創作的含義。有所鋪墊地開展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理解、感知文章,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細節分析,如孟母的言行等細微的方面,幫助學生發現細節處的情感所在。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文章字里行間所表現出的孟母的母愛與苦心,同時又能夠聯想到自己的父母,從而培養學生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的良好品質。
三、聯系實際,展開拓展訓練
在學生能夠理解文章大意,把握閱讀文章思想感情后,教師必須積極進行拓展訓練。拓展訓練是讓學生根據已學內容,進行主題內容的仿寫或創作。這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培養學生閱讀水平,提高學生閱讀技能的重要措施。如在教學《煙臺的海》一課時,可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已經學習了《煙臺的海》這篇文章,你們說,作者寫得美不美?生:美!師:是啊,我們仿佛在作者的帶領下親自游歷了煙臺在一年四季不同時節下的海,真美!冬日海上的浪就像小山,像暴怒的獅子,浪聲又如雷鳴。而春日的浪又如一個害羞的孩子,嬉笑追逐。寫得多好啊!那么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了!請同學們也寫寫自己最喜歡的景物,可以是夕陽,也可以是天空,或是花花草草,只要是你喜歡的就請把它寫下來,可以像作者一樣大膽地想象、比喻。老師相信你們肯定都能寫出很美的文章。
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僅在于閱讀本身,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之后產生的感觸與聯想,能夠通過閱讀文章,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從而模仿或創作出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文章,才是閱讀教學情感教育的最終目標。
四、結語
語文的學習,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但其重點并不是學習生硬的技巧,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是能夠受益終生的事情,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巧用教學技巧,用情感教育的方式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是陶冶學生情操,養成良好品質的必要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桂芝.情感的教育,人格的升華——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