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趨勢下,對朗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注重初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朗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必要的環節和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知,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設計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境化;朗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需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工具性的目的在于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朗誦作為“讀”的一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會讀、能讀、敢讀的能力。朗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朗讀教學缺失或方法過于單一和枯燥,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需要語文教師充分合理的利用教學資源,把朗讀教學情境化,彌補語文教學的短板。現就初中語文情境化朗讀教學的方法做出以下分析。
一、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狀
(一)朗讀教學環節缺失
當下教育以成績為主導,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有利于提高成績的教學就是好的教育。因此,朗讀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比較隨機,可有可無的存在,更多的情況是教學環節直接被“重效率”的課堂所替代或掩蓋,朗讀教學環節嚴重缺失。
(二)朗誦教學方法單一
新課程標準的宗旨在中學教學中逐漸深化,但是受到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影響,朗讀教學僅僅是課前教師要求學生集體朗讀的形式呈現的,或者以老師示讀,學生聽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輕描淡寫的進行。一部分老師認為,通過簡單的朗讀或示讀使學生加深記憶就達到了目的,但從根本上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這兩種傳統的方法太過于單一,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和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對朗讀教學不夠重視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課程門類繁多,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從學生層面來講,學生認為語文是相比較其他學科容易學習,因此從心理上對語文各方面的學習和能力的訓練都不夠重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他學科。從教師的層面來講,教學過于注重成績,學習語文以考取高分為目的,讓學生學習語文成了機械的識記知識,訓練答題技巧,忽略了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二、初中語文情境化朗讀教學的方法措施
(一)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朗讀教學
多媒體設備應用于教學領域并得以普及,就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輔助教學,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
1.有針對性的配樂朗讀教學
朗讀可以從方方面面進行設計,單調的朗讀形式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是流于形式。真正要達到朗讀的效果,就要根據其內容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利用多媒體給課文內容配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朗讀,課文內容和音樂的完美結合,具有更強的韻味性和節奏感。教師在朗讀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語氣、語調、抑揚頓挫和輕重緩急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和點撥,讓學生在感受體悟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感知課文內容。
2.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營造朗讀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是不會過多考慮學習氛圍的重要性,幾乎都是將教學內容完整的敘述出來,學生直接去接受的被動學習,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初中學生富有想象力,所以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優勢,在教學中營造好的教學氛圍。朗讀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圖片、相關聯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有一種融入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朗讀不僅僅讀,更是一種感受。例如,在《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中,就可以搜集有關紫藤蘿的圖片或者是描述紫藤蘿美的視頻,在學生欣賞的前提下,進行對課文的朗讀,會多一份觸動和意境。
(二)增加朗讀教學課堂互動
朗讀的形式太單調,不足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初中學生對固定化的教學形式會產生疲勞感,語文課堂需要學生積極參與,需要學生充滿活力。因此,朗讀教學的課堂也要增加其互動性,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要多設計有關朗讀的課堂教學,多交流才能在朗讀的同時表達出感動之情。例如,蘇教版課標課文童話《七顆鉆石》的朗讀指導,就可以進行表演式朗讀,充分利用課文的特點,給學生一種漸入佳境的朗讀體會。
(三)合理地設計分角色朗讀
教師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不同的朗讀教學方法會有不同的朗讀教學效果,朗讀教學的參與者不僅僅是學生,也可以有教師的加入,要在充分理解和體味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合理設計分角色朗讀,設計什么地方男同學讀、什么地方女同學讀、什么地方集體讀,教師又在朗讀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都要有詳細的朗讀安排。例如《有的人》這首詩歌富有哲理,對比強烈,形象十分鮮明,需要男女領讀,男生合讀、女生合讀和教師在關鍵點推波助瀾,這樣的朗讀莊重而動人,教育意義會滲透到師生的內心,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階段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教師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情境化朗讀教學中改進教學、創新方法,促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其長遠的學習和發展夯實基礎,推動初中語文教學不斷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2]王健.關于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85).
作者簡介:張毅,1992年生,陜西延安人,延安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