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蕓蕓
【摘要】目前的教育方式正在逐步改革,以往傳統(tǒng)的單方面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該如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擴散思維,獲得更好的教學效率是當前語文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guān)鍵詞】語文閱讀,舉一反三,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教學是一門將語言文字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實踐教學課程,在新課程教學目標中,注重學生的自由發(fā)展,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有用人才。當前我國小學語文課程設置主要便是閱讀,孩子們在閱讀中能夠?qū)W習到字、詞、句,并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孩子們的閱讀學習,希望孩子們在課堂的學習上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合理掌握語文基礎教學知識,并練習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一、重視學生預習,自由朗讀
在課堂之前讓學生自由預習,這就需要語文老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明確預習不僅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生掌握自由閱讀興趣的渠道。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預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重視預習,并學會預習,在預習過程中給予相關(guān)指導。預習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并對課堂學習產(chǎn)生興趣,同時在閱讀中產(chǎn)生一些問題。語文教師應把握這個關(guān)鍵之處,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尋找問題的解決方式。比如有位語文老師在進行《珍珠鳥》的教學時,他的教學流程如下:
(1)課前讓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思考;
(2)遇到新詞記錄下來,聯(lián)系上下文,對整個課文的閱讀表達出自己的理解;
(3)讀完課文后,通過思考閱讀提示,產(chǎn)生的問題是什么?
在此教學流程中,該教師沒有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也就是朗讀、閱讀標準,而是直接讓學生表達對課文的閱讀理解,雖然重視了學生的預習和思考階段,但學習的目的——閱讀并沒有引起重視。也就是說,整個教學流程只是該教師依照自己教學思路的一個切入點。
因此,如果只是將預習看作為一個流程、形式,在真正教學時還是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帶動全場教學,那么預習過程就顯得沒有必要。預習,應該是語文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為學生設計的針對性教學,需要老師為學生準備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通過閱讀,使用“語文”的學習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語文老師制定好學習道路,讓每位學生都按照語文老師的教學思路。最后需要將學生在預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反饋到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對學生的預習效率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二、明確培養(yǎng)目標,舉一反三
大部分語文老師,仍想要讓學生學到全面的課文知識,要求學生掌握課文講授的內(nèi)容、背景、問題等等,希望學生能夠具備較高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然而卻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學習意識。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希望語文學習是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每一篇文章的學習,只要掌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便可,之后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讓學生自己思考相似的學習目標。因此語文老師必須明確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是讓學生成為“書呆子”,而是要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某位語文老師在進行《詹天佑》的教學時,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由閱讀,掌握好課文中的字、詞的讀法;然后老師讓學生梳理對整篇課文的觀點,“他是一名愛國工程師。”之后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并找出詹天佑是如何表現(xiàn)“愛國”的,并證明自己對詹天佑的評價;最后要求學生使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詹天佑的事跡,并要求表達連貫,具有說服力。
有位學生的回答如下:詹天佑是一位愛國的工程師。京張鐵路的構(gòu)建是華北和華西的重要連接通道,那里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懸崖峭壁。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能夠控制我國,紛紛爭奪京張鐵路的修建權(quán)。后來由詹天佑作為總工程師,負責鐵路的修筑,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完成了建設任務。
老師:很好,這位同學先是說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又說出了在環(huán)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他還能毅然接受任務,并且完成,說服力很強。還有哪位同學有不同的說法?
然后,又有其他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觀點,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描述詹天佑的事跡。這種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熟悉度,更加了解當時的情況,同時還訓練了學生對語文語言的實際使用,達到了“舉一反三”的學習。
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中,有部分語文老師是通過讓學生預習閱讀之后,展開關(guān)于“你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什么”的問題進行思考,從表面上看是對學生情感的調(diào)動,似乎能夠引起學生的想象力。但是實際上學生面對這種范圍較大的問題,通常內(nèi)容空洞、形式也非常簡單,只是對所學課文的一種簡單描述,不能起到真正的培養(yǎng)作用;甚至有些老師還注重學生誠實、守信、重情的理解,更加偏離語文課堂的教學特色,反而使其變?yōu)榱怂枷肫返陆虒W。
因此,面對新時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在提升學生對語文字詞的認識的同時,還需要通過課文朗讀達到良好的預習,語文老師結(jié)合學生預習的反饋實施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但不要過于重視,更加應該凸顯出語文課堂的教學特色,讓學生了解到語文課堂學習的價值,通過閱讀不斷提升對課文的理解,然后進行更高質(zhì)量的思考,以達到真正的舉一反三。
參考文獻
[1]韓小云.激活學生閱讀體驗的有效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6(8).
[2]陽杰.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設計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6).
[3]湯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7(32).
[4]王樹仁.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學周刊,2017(32).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