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李潔 王珍珍
摘要 通過對“河北財政信息系統一體化平臺-預算單位端”(以下簡稱“一體化平臺”)在河北省行政事業單位的推廣應用,分析了“一體化平臺”在財務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該系統在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構建中,目前只限于項目申報、預算編審、電子支付、會計核算、政府財務報告、資產管理階段。該系統規劃設計的全部功能模塊開通后,如何更好地結合行業特性,與科研管理、項目經費使用相連接,需進一步預留端口,其功能需不斷完善、更新和拓寬。
關鍵詞 財務管理信息化;“一體化平臺”;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 F81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29-0053-02
Abstract 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be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PlatformBudget Unit terminal” (“Integration Platform”) in institutions of Hebei Province, the role of Integration Platform i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was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system is limited to project declaration, budget compilation and examination, electronic payment, accounting, government financial report, asset management stage.After the opening of all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 how to better integrat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and connect with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use of project funds needs further reserved ports, and its functions need to be constantly improved, updated and broadened.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Integrated platform;System;Construction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中辦發〔2016〕50號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科研、財務和項目負責人共享的信息平臺”;農業部的農財發〔2016〕59號文要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研管理效率”;財政部的財會〔2016〕10號中指出“單位應將管理會計信息化需求納入信息系統規劃,及時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關信息,推動管理會計實施”。為響應上級號召,也為了更好地管控財政資金,各級財政部門及預算單位應積極謀劃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構建,使之應用更完善、便捷,實現數據信息共享。
1 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現狀
在上述文件強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之前,河北省財政廳就已經著手開發“一體化平臺”系統,該系統共包括行政管理、績效預算、預算執行、預算監督與風險防控、專項業務、平臺管理六大部分內容,這六部分又細分為30個功能模塊。該系統于2016年開始運行“預算項目庫”“預算編審”“電子支付”“資產管理”四項功能模塊,于2017年在部分試點單位對“單位會計核算模塊”進行了試運行,并于2018年向全省行政事業單位推廣,于2018年7月開通了“政府財務報告”模塊。這些功能模塊的開通和運用,便于財政廳對各預算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對下級預算單位的管理和監督,提高了預算單位在項目申報、預算編審、會計核算、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準確性、及時性,該系統的應用在財政資金、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體化平臺”系統的應用,實現了記賬憑證的自動生成和會計輔助要素的共享,為部門決算預留接口,將實現預算-核算-決算業務的數據貫穿。通過“一體化平臺”,利用貫穿的數據流,實現每一個預算項目在平臺上形成一個完整的業務閉環,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升單位管理水平。通過規范和統一會計科目、基礎數據、報表體系等,可幫助預算單位規范記賬,大大提高數據準確性,提高對賬查賬效率,減少差錯。隨著“一體化平臺”系統更多功能模塊的啟用,該系統的功能會更強大、使用更便捷、管控更到位,使“一體化平臺”系統“管、控、用”的功能逐步趨于完善。
由于受財政專網專線的控制,系統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一體化平臺”系統只限于財政專網專線用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化體系構建中,不能滿足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項目負責人等的需要,限制了預算單位其他相關部門(或科室)的訪問、查詢、數據共享。
2 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一體化平臺”系統構建
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構建中,“一體化平臺”系統作為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整業務功能、拓寬預留端口、做好網絡安全防范,將會在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構建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照目前“一體化平臺”系統功能,結合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構建,提出以下設想。
2.1 對項目庫中的項目撥款及支出管理應整體把控 申報項目入庫時填報的“支出經濟分類”表,直接和項目經費額度下達時相關聯,如果資金支付時,有未按照預算時的“支出經濟分類”表中所列科目的支出,將在“一體化平臺”指標查詢賬的單位調劑預算數列以紅字顯示。有些資金支出提交申請后無法通過審批,這可能預示著預算做的不合理,或者不符合“一體化平臺”中對資金支付的要求。
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中辦發〔2016〕50號文中提出要簡化預算編制、下放預算調劑權限。如: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3個科目可以合并成1個科目,由科研人員按規定統籌安排使用,但不得突破預算總額。文件中在開支范圍、科目設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綁+激勵”的措施。
所以,在“一體化平臺”中,對項目庫中的項目撥款及支出管理,應整體把控,不需管理太細,且項目經費中的會議費、培訓費,也不應列入“三公經費”及會議費、培訓費限額管理范圍內,因承擔的項目預算中針對項目內容都有具體安排。對于項目執行期為2年及以上的項目,當年撥款可以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直至項目執行期結束。需相應調整“一體化平臺”功能,以適應國家相關政策要求。
2.2 打通財務系統與科研系統接口通道 通過業務平臺,可與支付系統實現無縫銜接,打通了預算執行至會計核算之間的關口,實現記賬憑證自動生成,幫助預算單位減少手工錄入憑證的工作量,減少差錯, 提高記賬準確性和工作效率。
但是,現階段“一體化平臺”項目支出時,未能和科研管理部門、科研人員實時對接。“零余額賬戶”中的項目支出通過查詢指標賬隨時能看出與預算的差異,但對于“基本賬戶”中的科研項目支出情況,就只能由財務人員每月將各個項目經費的開支情況從系統中導出,然后在Excel表中與預算中各明細項進行對比,與預算不符的進行調整,才能使實際支出與經費預算保持一致,然后再安排下一步各項支出,造成財務信息化依舊停留在初級、簡單層面。
近年來,各農業科研單位相繼建立和推動了“科研經費信息公開制度”和“陽光工程”建設,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財務信息系統平臺和協作機制,導致科研、財務、內部審計等部門和項目負責人的溝通、協調不暢,科研信息在各主體之間無法及時傳遞與共享,無法對相關數據進行實時查詢、追溯[1]。
所以,亟需打通財務系統與科研系統接口通道,在科研與財務接口實現數據交互的前提和基礎之上,未來還可以實現科研項目預算執行全過程網上管理、科研財務無紙化審批、科研項目自助決算報表等功能[2]。
2.3 財務管理信息化應納入單位整體信息化建設規劃 目前,“一體化平臺”的登錄,有密碼登陸和UK登陸2種方式,而且是專網專線。實行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改造后,單位財務系統所處的網絡環境相對開放,受到網絡病毒入侵的可能性增大。為此,財務管理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需通過崗位分工、制度管理和實時監控來實現[3]。
為了網絡安全,必須要求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實行歸口管理,在歸口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根據需要統一分配網絡資源,使用系統內的功能模塊。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優先選擇既精通財會知識又掌握信息化管理操作系統的業務骨干參加深度培訓,通過復合型人才帶動全員開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4]。
3 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構建展望
3.1 環環相扣,互相銜接 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構建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財務管理的多項內容,包括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生產組織形式和資金運行方式等,核心是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5]。這就要求財務人員應綜合分析,全面考慮,環環相扣,互相銜接。包括財政供養系統、人事管理系統、部門預算和決算、固定資產投資決算等相互連接,預留對接端口,需要時可以相互提取數據,實現數據共享,方便快捷,減少工作量。
3.2 擴大管理人員使用范圍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農業科研管理研究和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拓寬使用權限,擴大管理人員的使用面,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促進工作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科學統計、科技合作及有效管理,使之成為提高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6]。
3.3 實現數據實時更新 借助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單位的財務管理可實時和外部聯系,保證了管理信息溝通的便捷快速,各項內容也能實時更新,同時也有利于財政廳對本單位財務信息的監督,有利于農業科學院、研究所通過內部網絡做到資源共享,也能使財務管理工作在不同的操作平臺上開展工作[7]。
3.4 為管理者決策提供依據 財務管理信息化數據強大的處理功能以及高效的運算速度為提升農業科研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和科研工作的有序進行創造了條件,搭建了良好的平臺。通過核算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提高了財務管理信息處理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通過數據分析為管理者做出決策提供依據[8]。
3.5 適應國家新政策要求 隨著《政府會計制度基本準則》的頒布,科學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要向權責發生制轉變,這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實現智能、高效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成為下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央各部委頒布的文件中對項目資金使用的要求,地方政府也應制訂相應管理辦法,做出具體規定,信息系統與之相適應。
“一體化平臺”系統正在逐步完善,期望將來在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構建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賈華.農業科研單位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平臺構建初探[J].中國總會計師,2017(7):130-132.
[2] 欒永順,陳永祥.淺談高等學校科研與財務信息接口建設[J].綠色財會,2016(12):14-19.
[3] 寇麗梅,賀勇.科學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管理現狀與發展方向: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例[J].中國農業會計,2016(7):6-7.
[4] 王敏.農業科研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淺析[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6(12):62-63.
[5] 段小華.科研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17(11):28-30.
[6] 吳永志,戚行江,謝鳴.農業科研院所網絡信息化管理的創新實踐與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 2009(2):48-50.
[7] 王秀云.淺談我國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0):216-217.
[8] 謝秀真.農業科研單位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初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