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有效提升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質量,真正實現教學目的和意義,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在植物學野外實習中。在實習前對學生合理分組,科學分工;實習中組織各小組學生精心準備講解內容,指導教師及時引導點評;實習后期安排學生進行科學總結和成果匯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升華了理論知識,保證了實習過程的完整性和對學生的科學評價。
關鍵詞 翻轉課堂;野外實習;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2-0218-02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eaching goal and significance,appropr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botany field practice.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as applied in botany field training.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before field practice and they were assigned corresponding work for preparing materials used in flipped classroom next day.In the later period,learning summary and achievement report were presented.Students were inspired to learn consciously proposing the knowledge confirmation.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field practice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aluation.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Field training;Teaching practice
野外實習是植物學課程的重要教學環節,其目的和意義在于印證和鞏固理論知識,掌握植物標本采集、制作方法,學習物種鑒定方法,認識常見植物,熟悉各大類群重點科屬特征及經濟價值,激發學生熱愛植物科學的熱情,培養自主學習和科學研究的意識[1]。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培養學生野外實踐能力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為實現這一目的,相關教學模式要不斷創新,不能拘泥于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將翻轉課堂與野外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能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化、個性化學習,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更多的自由,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1 當前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的誤區
1.1 誤解實習目的 長期以來,在學生和部分指導教師中存在這樣一種認識:植物學野外實習就是認識植物。由于傳統的考核方式過于強調學生認識植物的數量,致使實習過程成為學生認識植物的競賽。
1.2 教師越俎代庖 在當前的實習教學中,絕大多數指導教師帶著一群學生走到哪講到哪,學生見到不認識植物的第一反應是問教師而不是主動查閱工具書鑒定。其結果是指導教師疲于應付學生的詢問,學生也僅僅是知曉植物的名稱。
1.3 扭曲實習過程 由于植物野外實習地點多選擇在風景區或自然保護區的周邊,如果組織不好,通常給學生一種錯覺,以為野外實習是游山玩水。原本嚴謹的實習教學逐漸演變成了盲目的走馬觀花,活動結束后往往沒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與總結。
2 翻轉課堂在植物學野外實習中的應用實踐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2-3]。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前在自主學習階段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教學階段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環節,主要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檢查、答疑解惑、知識運用、能力拓展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4]。與一般意義上的翻轉課堂室內理論教學相比,植物學野外實習的課堂不是教室,時間也不再限制在45 min之內。筆者就如何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內實現翻轉教學的目的做了以下嘗試。
2.1 合理分組,科學分工 分組小有利于個別化輔導,學生骨干得力,有利于對小組的組織管理。但考慮到指導教師的人員配置,一般設置7~8人一組,每名教師指導3~4組學生。分組完成后,教師應組織學生觀看實習教學視頻,讓學生了解實習基地的概況,熟悉實習的流程,領取和準備本組所需的工具和參考資料等。至于每組的組員具體負責的工作,由各組小組長合理安排,但要注意男女生搭配、學習骨干和一般學生的搭配,充分挖掘每位學生的閃光點,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避免小組中一部分學生忙得熱火朝天,個別學生游離于小組之外無所事事。如某學生喜歡攝影,應安排他負責小組活動的拍照,特別是對植物重要鑒定特征的拍攝;某學生理論知識扎實,就讓他主要負責植物鑒別。
2.2 目的明確,精心準備 指導教師制訂詳細的實習進程,明確每一天的內容與任務,組織學生提前準備好每天的翻轉課堂內容,并設置一定的預案以保證實習的順利開展。以植物識別為例,傳統的教學是指導教師帶領學生邊走邊講,其結果是教師疲憊不堪,大多數學生沒有參與到實習中,僅記了一串植物名稱,沒有掌握植物的特征,與印證和鞏固理論知識的教學目的不符。實施翻轉課堂后,指導教師事先帶領學生骨干沿預定線路踏查,可以有目的地讓每組觀察4~5種不同的植物,記錄生境、形態特征并對主要性狀進行拍照,然后采集相應標本帶回駐地,由組長帶領本組學生進行鑒定。期間,指導教師對每組遇到的問題分別給予指導,并要求各組在鑒定完成的基礎上核對植物志的相關描述,比較每種植物性狀與所在科屬特征的異同,整理好本組的講解內容。特別注意要求學生觀察的全面性和典型性,即能夠借助放大鏡、解剖鏡發現細微的鑒定性狀,同時還要注意所選性狀的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另一個容易忽略的問題是描述的準確性,能夠使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對相關性狀進行準確描述是植物學野外實習應具備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及時復習理論課中形態解剖學內容,理解相關概念的含義并與采集到的具體植物特征聯系起來。
2.3 引導點評,知識提升 翻轉課堂的實施一般安排在第2天8∶00—11∶00,按照原來路線,由每組派出代表首先提問其他各組學生能否根據理論知識的學習,初步判斷該種植物所在的科屬,根據回答情況講解本組鑒定的結果及該種植物的主要野外識別特征,并回答其他各組同學提出的問題。為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植物的特征,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功能,每組在講解的過程中,可將拍攝的典型性狀發送到實習群共享。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掌控節奏,及時引導可能的爭論,避免翻轉課堂演繹成各組鑒定植物的競爭,保證預定教學任務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最后對各組講解的點評。通過引導,讓各組零散的植物特征匯總成每一科屬的識別特征,使知識升華,實現印證和鞏固理論知識的目的。只有通過這樣的課堂,才能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教師的循序漸進引導下慢慢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知識構建能力,在與組員合作交流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5]。
2.4 科學總結,展現成果 當前植物學野外實習的一個通病就是虎頭蛇尾,其主要原因是指導教師沒有要求學生對實習進行科學總結并展現相應成果。這樣不僅弱化了野外實習教學的意義,而且造成了資源浪費,將各組整理的資料和采集的標本丟棄于倉庫。根據翻轉課堂的特征,安排各小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瀏覽查閱相關文獻,將本組的實習成果撰寫成專題性研究報告、制作標本、編輯成視頻或常見植物圖像庫資料,最后制作PPT,由各組進行匯報和展覽。在實習后期,各組根據資料積累撰寫了研究報告,如“薔薇科易混淆植物龍牙草與路邊青的形態學特征比較”“鏡泊湖火山巖臺地草本植物根系特征”“小北湖林場23種植物的復葉類型及圖譜”等。這樣既保證了實習過程的完整性,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提升了榮譽感和成就感,為下一屆學生實習樹立了榜樣。
2.5 認真考核,科學評價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按照以往的考試方法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是不適宜的,也無法充分發揮該教學模式的優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了多角色的參與、多時空的課堂延伸、多渠道的學習途徑等特點,考核評價理應秉持一種新的考核評價理念。因此,如何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6-7]。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野外實習的特征,對學生成績的考核評價應注重以下幾點。①注重考評的過程性,包括學生參與課前準備、課中表現及課后總結,覆蓋實習的全過程。②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考核體系應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的主動性。③注重指標的科學性,在指標分配上設置了實習表現、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三大模塊。如在實習態度評價中,將教師評價和小組長評價相結合,不僅有利于對本小組成員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權衡了教師評價可能存在的偏頗性。
3 小結
翻轉課堂的精髓在于學生從認知實踐過程中學會收集信息,通過組員的合作加工處理,將融入學生思考的內容或問題帶入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對本專業的熱愛之情,達到認知目標。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意義也正是激發學生熱愛植物科學的熱情,培養自主學習和科學研究的意識。但與一般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相比,野外實習又有自身的時間、空間和組織管理差異,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給予更多關注,以便為實踐類教學提供科學指導。
參考文獻
[1]王長寶,楊洪升,程海濤,等.植物學野外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師理科學刊,2013,33(3):107-109.
[2] 白聰敏.翻轉課堂:一場來自美國的教育革命[J].廣西教育,2013(8):37-41.
[3] 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 丁東業,劉曉,張照錄,等.基于反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7(29):121-122.
[5] 錢元元.翻轉課堂在旅游英語專業“四位一體”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5,25(2):56-58.
[6] 尹愛萍,高小珍,趙二勞.《無機化學》翻轉課堂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7(18):85-86.
[7] 李成嚴,高峻,唐遠新,等.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5(11):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