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剛
【摘要】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書寫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頑癥和不治之癥,教學難關(guān)鍵在于我們沒有適當合理的方法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沒有讓學生體會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沒有讓學生的寫作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小學作文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立體式;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縱觀農(nóng)村小學近年來的作文現(xiàn)狀,可以說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前者是不知所云,后者是離題萬里,農(nóng)村小學的作文課堂幾乎形同虛設(shè),作文范本就像流水賬,學生寫作難,教師教學難,小學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頑癥和不治之癥。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作文選題寬泛但又龐雜,難以取得中肯的素材,寫出來的內(nèi)容空洞乏味;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與其在課堂中夸夸其談如何寫言之無物的內(nèi)容,倒不如從其他方面著手奠定學生的基礎(chǔ)性知識。所以農(nóng)村學校的作文教學面臨著非常窘迫的現(xiàn)狀。但細細究來,其實小學的作文并不難教,并不難寫,只要有適當合理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內(nèi)容,讓學生寫出一篇好作文并不難,關(guān)鍵在于教師應(yīng)該擁有足夠的方法與策略,以應(yīng)對層出不窮、各色各樣的問題。
一、要讓學生學會萬中挑一
對小學生來說,選擇性的認識還不成熟,要讓學生準確命名或選題并非易事,有些作文從題目來說,小學生一看就不知道如何著手,比如“我的×××”,對學生來說,身邊的人太多,同學、朋友、父母、教師、親戚等等,這時學生就不知道寫誰了。因為從他們的認知程度來看,對人物的描寫比較蒼白,不同的人物在他們的眼中幾乎是相同的面貌,對區(qū)別性的內(nèi)容他們無法用言語來描寫,這就造成了內(nèi)容空洞。這時教師就要教學生善于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同樣的頭發(fā),從長短、從線型、從顏色等幾方面進行描寫,以相同的方法對其他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就能區(qū)別出人物的不同。事例性的描寫,要讓學生從眾多事情中抓住最主要的一兩件事情即可,不需要太多,所謂典型就是這樣,比如同樣是做飯,同樣的面條,同樣的炒菜,要從中尋求、觀察大眾之外的特例。當然作文要以寫實為主,但有時“寫實”不一定為作文的全部基調(diào)或格式,在必要時可以把別人身邊的事例轉(zhuǎn)嫁到另一個人身上,但在轉(zhuǎn)嫁時要符合事例或人物的合理性,要符合當時當?shù)氐膶嶋H情況,內(nèi)容要真實,感情要真實,且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一般性特點。同時要注重符合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這樣就摒棄了作文素材相對貧乏,內(nèi)容相對空洞的問題。當然,一定要讓學生把握好“寫實”與“寫虛”之間 “度”的問題,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大意失荊州,老師要在學生寫作時對學生進行實質(zhì)性的指導。
二、要讓學生明白畫龍點睛
有時學生的作文只是流水賬般的記錄,我們既找不到合題意的切入點,也找不到整篇文章的出奇之處。說白了,作文既要平實,又要出奇制勝,名家的文章,看似平鋪直敘,但往往還蘊藏著“險峰”。在平時教學中,我們不反對學生平淡的敘述,但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在關(guān)鍵的地方、關(guān)鍵的時間、關(guān)鍵的段落要出現(xiàn)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語,給整篇文章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對小學生來說,要寫出好作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求剛開始就寫出讓人拍案叫奇的作文,在寫之前,讓學生收集同類作文的范文,學習人家如何著手寫作,如何突出題意,如何凸顯文眼。同時讓學生收集關(guān)于此篇文章的句子和詞語,比如景物描寫,先讓學生學習人家的作文,對其中好的句子可讓學生改動變成自己的話語,這樣學生也就有了成功的心理,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做法千萬不能一棒子打死,可積極鼓勵學生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這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只要有思考就會有結(jié)果。學習改動的過程不僅能了解內(nèi)容的真實性,更能讓學生學會表達,而且也是學生學會如何從作者角度去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有抓手,才有下筆之處,也只有這樣,學生才知道提綱挈領(lǐng)的真實含義所在。
三、要讓學生知道言而有盡
知無不言,言而無盡,這往往是小學生寫作時所犯的毛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通病,所以整個作文看起來說得很多,寫得很多,但卻沒有重點沒有特例,更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時作文成了說話或?qū)懺捑毩暎瑢W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從頭到尾,全是一個人的全天候表演。《課標》在關(guān)于寫作總目標的陳述中特別指出:“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寫作文時在什么地方要動,在什么地方要停,給讀者思考的時間,給讀者心靈相通的時間,不能一味地讓學生自由開車,既不懂得轉(zhuǎn)彎也不懂得踩剎車。言而有盡也不是說學生想不說了想不寫了就停了,關(guān)鍵是要讓學生找準停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四、要讓學生懂得行云流水
一篇文章可以沒有華麗的辭藻,可以沒有多樣的修辭,也可以沒有透徹的情感,但一定不能沒有流暢的語言。平實和流暢是文章的另一種優(yōu)美和另一種清新,也是另一種真實,行云流水般的語言,總會讓人覺得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奇峰險峻的文章就像是缺肢斷臂的身體,跋山涉水的文章也會像干癟的莊稼,總給人一種不舒暢的感覺,學生寫起來疲乏,教師改起來費勁,這就要讓學生在平時養(yǎng)成寫作和閱讀的習慣,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yǎng)成分。多彩的內(nèi)容,精彩的語言,可以成為學生擴展視野、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信息資源,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1]龔子建.作文教學的根植于何處[J].湖南教育,2005(6).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