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楊恒
[摘? ? ? ?要]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使視唱練耳教學質量獲得提升,學生能在直觀的練習中暴露出問題,能在針對性練習中解決問題,從而提升練習質量。同時,學生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音樂能力,能夠在大量資源的使用中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學生快速成長。
[關? 鍵? 詞]信息化;中職教學;視唱練耳;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能夠讓教師更加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視唱練耳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資源,有效提高自身的音樂閱歷,在欣賞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音樂鑒賞能力。
一、建立數字化高效視唱練耳教學課堂
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建立在數字化視唱練耳教學課堂的基礎之上。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教學軟件和硬件設備進行不斷的完善。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音樂資源的搜索,更好地進行音樂欣賞。同時學生還可以在學習中更好地應用信息化的課件,練習簡單的音樂創作,實現視唱練耳教學的多樣化,讓教學工作能夠有效地實現數字化。另外,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讓教師得到更多的音樂信息資源,能夠豐富教學素材,通過不同種類音樂資源的應用,將教材內容與現代流行音樂進行充分結合,形成音樂體系間的密切關聯。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能夠提高課堂音樂欣賞的實效性,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了解音樂的發展歷程,與時俱進掌握現代音樂節奏,更好地發揮中職視唱練耳教學的作用。例如,一所中職院校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視唱練耳教學工作時,教師要合理地針對學生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應用起來,將課程教學內容制作成短視頻。再將短視頻上傳到教學平臺上,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資源共享。教師應該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藝術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綜合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扎實自身的知識基礎。
二、教師科學地進行信息技術軟件的應用
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件應用時,需要關注視唱練耳教學軟件的應用情況,教學中使用軟件輔助教學,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且對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培養有積極影響。教師借助軟件引導學生練習,在逐步增大練習難度的情況下,能自由地進行音程、和弦、節拍的專項練習,并針對薄弱部分開展重點練習,使練習的針對性更強,使練習的整體效果更好。信息技術課教學軟件應用期間,中職教師一方面需要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實現多媒體技術的高效靈活應用;另一方面需要轉變師生在音樂教學中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選擇學生喜愛的軟件。例如,教師引入Auralian軟件,該軟件包含節奏、旋律、和旋、音階四個方面,難度依次遞增。教師打開管理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對應的設置,在音階、復雜音階、和弦、爵士和弦上進行鍵盤輸入,并通過放緩節拍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耳力”;訓練學生音程記憶的時候,由開始的兩個音程距離,到三度、四度,持續到七、八度練習,并將同一音高的最低音過渡到不同音高的最低音上。教師應用軟件讓學生進行逐層練習,能使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逐步增長。
三、信息技術“微課”在視聽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視唱練耳是集合多個學科的教學新模式,在教學中為改變傳統視唱練耳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將教材中的理論內容和技法練習進行羅列,并將其中的重點提煉出來進行分析,通過提煉和分割的方式能增強視唱練耳教學的有效性,并能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將理論與技法知識碎片化,依托“微課”的短小精悍、實效性強的特點,將教學內容系統化重構。譬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節奏的專項訓練時,學生能將微課內容下載下來進行課前的預習,先根據課程內容嘗試進行訓練,并將訓練中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課堂上教師講授的時候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課,也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練習,課下能通過信息平臺與教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情況給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再次結合微課內容練習,會有更大收獲。微課教學改變了傳統視唱練耳課的“講授—訓練—講授”的教學模式,革新了傳統教學思路,對信息時代背景下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利用其兼容性和靈活性,構建出了視唱練耳的新模式。
信息技術在多媒體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更體現在多媒體技術平臺的應用。中職院校為能深化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數據資源,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能獲取數據庫的資源,在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為學生創建了更好的探究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海鶯.論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如何突破瓶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7).
[2]閻旭明.淺談中職學校視唱練耳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重要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6(22).
作者單位:皖北經濟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