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幼教事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幼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職業教育因此倍受重視。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重要的組成部分。結合教學經驗,從探討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入手,提出一些建議,以期對中職舞蹈教學實踐提供有用借鑒。
[關 鍵 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6-0087-01
一、中職學前舞蹈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設置問題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以培養出色的幼兒教師為主要目的,工作的性質和教學的對象決定了無須用藝術院校舞蹈專業的目標來培養他們,從舞蹈技能上來說,不應過多追求技術性。以我校的學前舞蹈教學大綱為例,一共分為三個模塊。第一模塊為形體基訓;第二模塊為民族民間舞;第三模塊也是重點模塊——幼兒舞蹈。通過這三個模塊的訓練,讓學生達到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教學要求。
1.形體基訓
形體基訓是舞蹈教學的初始階段,它直接影響到后期的舞蹈教學實踐能否順利展開。這部分內容相對枯燥和辛苦,需要通過反復的練習來掌握必要的軟開度和技術技巧,所以經常會出現疼痛和不適感,因此會引起學生的抵觸。
2.民族民間舞
民族民間舞的體系龐大,種類繁多,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較高。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一個模塊。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合理地從諸多民族舞種類中選用適合自己學生學情的民族舞。過多勢必不精,過少則素材匱乏,都不利于學生將來的幼兒舞蹈實踐應用。
3.幼兒舞蹈
由于教師教學水平不等,很多教師都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幼兒舞蹈學習。教學中多半是以傳授學習組合動作的形式在教授幼兒舞這一模塊,容易忽略幼兒舞的創編。而這恰恰是學前教育類學生最需要強化的一塊內容。
(二)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口傳身授式的舞蹈教學法”仍然是舞蹈教學中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這種單邊注入式教學,雖然可以直觀地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卻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綜合感官,不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和舞蹈創編的思維。
二、創新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對策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內容設置是否合理直接決定著教學成果的好壞。
1.淡化基訓課中專業性過強的動作
掌握必要的軟開度技術技巧是學好舞蹈的必要條件,但是考慮到這個年齡階段的職高生骨骼已經成形,長期的肢體痛感會讓學生對舞蹈課產生排斥心理。我認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酌情減少軟開度訓練。可以強調動作的訓練方法及要領,把重點放在讓他們學會將來如何去教授這個動作上,把省下來的時間更多地運用到訓練學生肢體協調性上面,培養學生的舞感。
2.合理選用民族民間舞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舞蹈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在課程安排上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我們可以根據本地區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基礎來選用。以我校為例,選擇了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和傣族的民族舞。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這四個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與基本動作,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并運用到幼兒舞蹈教學中去。
3.加強教師學前教育的實踐聯系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終端是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群體,所以幼兒舞蹈的學習和創編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中職學前教育的舞蹈老師應加強與幼兒園的實踐聯系,深入了解幼兒教師的實際教學特點和需求。讓幼兒舞蹈的教學部分切實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幼兒舞蹈律動綜合課程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法
在信息化教育普及的今天,舞蹈教師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口傳身授”向學生傳授技能。要學會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綜合感官,創設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通過互聯網讓學生大量地鑒賞經典舞蹈作品,積累舞蹈素材,提升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特別是在幼兒舞蹈創編這一模塊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會動的繪本動畫,引導學生走進幼兒心理,從而感受幼兒心理,最后能夠學會站在幼兒的角度去創編簡單的幼兒律動。
總之,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舞蹈教師一定要及時更新舞蹈教育觀念,探尋科學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建立起一套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特點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把舞蹈藝術、審美情趣具體要求真正落實到舞蹈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施大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黃河之聲,2013(16):64-65.
[2]陳麗文.構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舞蹈課程的必要性與措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2(8):212.
[3]易凌云.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定義、內容與生成[J].學前教育研究,2012(9).
[4]彭海蕾,劉瑩.中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比較[J].學前教育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