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表演是一門高深的技藝,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想要對這門技藝有所修為,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全面的藝術文化修養,作者結合自己多年學習練習及演出經歷,從基礎階的練習到高級表演階段的準備訓練做出簡要分析,以供交流參考。
【關鍵詞】鋼琴;演奏;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鋼琴這件樂器在經歷了百余年發展至今,早已成為蘊含豐富歷史文化內含,極具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綜觀歷史長河中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曲家為之創作的海量作品,歷代世界級演奏大師級令人瞠目結舌的影像資料,無疑令人為之超凡的藝術魅力而動容。相信無論是職業鋼琴演奏家,還是從事專業鋼琴教育的工作者,誰也逃不過那些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鋼琴演奏這門技藝而拼命練琴,努力鉆研的日日夜夜。自幼學琴的我,在經過多年學習練習,在探究鋼琴演奏奧秘的道路中得到些許體會,愿與大家一同交流分享。
高水準演奏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這里所指的基本功包括四點:一、技術上的準確性;二、聲音上的穿透力,層次性;三、彈奏上的自如通暢;四、對節奏感良好的把控能力。首先,提高手指對鍵盤的把控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準確性。在鋼琴演奏中起關鍵作用的莫過于手掌關節和手指的第一關節,在面對諸多訓練方法的同時,需要選擇針對性強的科學方法。五根手指各有分工,誰都重要,一個也不能落下。相較于2、3指,4、5指的弱指訓練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可以先分手練習,運用“肖邦手位”——即E、降G、降A、降B、C五個音,運用高抬指的方法逐一落鍵,下鍵時不僅速度要快,同時還要有力度,注意手臂與手腕的協調放松,手指落鍵后要有支撐力,手臂與手腕呈放松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做好下一次落鍵的準備。需要強調的是,下鍵速度與彈奏速度并非同一概念,兩者切不可混淆。此類高抬指的慢速訓練,能使掌關節充分打開,得到扎實的訓練,長期堅持,是提高掌關節彈奏能力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配合音階、琶音(三和弦,七和弦)練習,進一步提高手指的跑動能力,練習過程中對彈出來的聲音有所要求,顆粒清晰,速度一致??梢圆扇∽儞Q節奏的方式,運用慢、中、快不同的速度進行訓練,避免使用單一的方法和速度。對于手小的演奏者,建議多加練習七和弦琶音,同樣可采用高抬指和低抬指兩種方法練習,是提高手指把位能力和支撐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配合適當的練習曲加強訓練,同時還可以把正在彈奏的樂曲當中困難的技術片段單獨抽出來練習,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把曲目演奏得過于枯燥乏味,還可以通過音樂的訓練提高技術的訓練。
上述的練習方法,需要演奏者具備極大的耐心和毅力,每天大量的反復磨練,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和鞏固之后,才能有所體會和收獲,這是進入高級演奏階段的必經之路。只有經過規范嚴格的技巧訓練,才能使手指具備敏感的控制力,才能夠彈出具有穿透力、層次感的聲音。鋼琴演奏,實際上是人體內各個局部肌肉,以緊張與放松的不同組合,形成一系列復雜的生理運動,要做到演奏自如流暢,就要學會處理好“緊”與“松”的關系,也正是因為兩者微妙的協調運作,使得鋼琴演奏的音色千變萬化。另外,在針對節拍節奏的訓練中,對節奏感良好把控能力尤為重要,這里說的節奏感包含了音樂情緒、音樂表現、音樂風格、音樂情趣等多方面的含義,要做到對上述含義的正確理解與表達,需要對作品音樂語言、邏輯、規律進行詳細的分析,在單一枯燥的技巧訓練中配合節奏感的訓練,避免造成長期無腦跑手指的問題發生,培養正確規范的練琴意識。
在技術訓練之后,要面對的是綜合演奏能力的提高,這里需要具備的有:一、對音樂的語言、邏輯,規律的認識;二、聽覺能力;三、更深層次的讀譜能力;四、演奏狀態的訓練。鋼琴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這句話囊括了兩個重要含義:既然是聲音的藝術,那勢必對演奏者的聽覺能力提出了高層次的要求;既然是時間的藝術,則需要演奏者具備良好的節奏感和對節奏概念的正確理解。對于聽覺能力的訓練其實在我們第一天彈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只是我們鋼琴教育早期發展階段,聽覺能力的訓練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以致于好多學生雖然彈琴多年,但耳朵卻是“聾的”。我們在學習演奏之前首先應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要能聽得出什么是優秀的演奏,甚至要學會辨別不同級別的演奏。只有耳朵聽得出來,手上才能做得更好。除了在平時練琴的過程中要全神貫注地傾聽自己的演奏之外,還要大量欣賞不同體裁的作品。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提高個人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
深層次讀譜,不僅僅只是看到譜號、調號、拍號等等,而是要忠于原作,從作曲家所處的時代出發,搜集歷史資料,研讀作曲家生平,聆聽作曲家的其他更多作品,對作曲家的創作特點和生活經歷有一個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礎上,回到作品中,對作品的和聲語言、曲式結構、創作特點進行細致的分析。對整首作品的層次和發展方向有一個明確的了解,作曲家在寫每一個標記或音樂術語的時候,一定是飽含深意的,通過對歷史文本資料的研究,以合乎邏輯的語氣和句逗詮釋音樂。我想,沒有深刻理解為基礎的演奏勢必是蒼白的,沒有說服力的。
前期的刻苦磨練,最終為的還是走上舞臺,把自己的音樂帶給大家。舞臺表演需要面對兩個課題:豐富的舞臺經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無論多么偉大的鋼琴大師,也都有怯場緊張的情況出現,都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舞臺表演經歷,經過不斷的經驗總結,最終慢慢地使得自己每次的演奏狀態趨于平穩。平時練琴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變換不同的練琴場地,保持心情的輕松愉快來調整演奏狀態。還可以自主選擇在不同的人群為大家表演,雖然一開始難免失誤,隨著次數的增多,經驗也自然豐富起來。參加比賽的情況需要另當別論,比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可能是環境因素,又或是其他因素造成的體力和意志力不足等情況,都會影響演奏質量。這就需要在平時練琴中以客觀的心態來完成演奏的表現力和精確度,熟悉自己各種不同情況下的演奏狀態,以便于在比賽過程中能夠及時做出調整和應對。
鋼琴表演藝術是一門高深的技藝,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想要對這門技藝有所修為,勢必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熱忱,還要有不忘初心的毅力與恒心。不僅要在自身演奏能力和音樂修養上下苦功夫,還要盡量多接觸文學、繪畫、詩歌等其他方面的藝術門類,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開拓視野,觸類旁通,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日后都會成為豐富音樂內涵的重要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參考文獻
[1]童道錦.孫明珠編選.鋼琴教學與演奏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夏樂(1986—),女,漢族,河南鄭州人,在讀研究生,專業方向: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