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藝術教育中流行演唱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演唱技能是流行演唱教學中的重點。本文就此進行了重點分析,以期為提高高校流行演唱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演唱技能;高校;流行音樂演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演唱技能對于學習流行演唱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關系著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加強高校流行演唱教學中演唱技能教學能夠提高學生整體演唱水平,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與個人演唱風格的形成,促進教學目標完成。因此如何在高校流行演唱教學中提升學生演唱技能是目前高校流行演唱教學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
演唱技能是學生唱好流行音樂的必備前提基礎,是需要學生通過反復訓練基本技能積累下來的能力[1]。高校教師在流行演唱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基本技能訓練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與整體技能水平,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強化學生演唱基本技能訓練。
(一)加強呼吸訓練
氣息是流行演唱中的重要因素,影響著演唱音準、力度等方面的效果,良好的氣息能夠通過運動呼吸肌促進演唱技巧的運用、有助于演唱情緒的抒發,提高演唱效果。高校教師在流行演唱教學中可以通過示范演唱的方式讓學生深刻理解氣息以及多元化呼吸的運用方法,深化學生呼吸訓練,讓學生能夠通過正確的氣息方法與呼吸方式調整好演唱前最佳狀態。教師在講解呼吸與氣息方法時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講解方法與語言,促進學生對知識要領的吸收,加強學生控制氣息的訓練,提高學生演唱中聲音的表現效果。
(二)加強發聲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從誦讀歌詞開始進行發聲訓練,引導學生在誦讀歌詞的過程中使用真聲誦讀,促進學生在演唱中真聲的運用水平,提高學生演唱聲音的真實性。
(三)加強吐字、咬字訓練
歌詞是流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唱流行音樂作品過程中的吐字、咬字十分重要[2]。因此高校教師加強學生吐字、咬字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在演唱中達到吐字輕、咬字松的演唱效果,確保演唱得自然流暢。
二、加強實際與理論有效融合度
(一)創新實踐教學活動
高校教師在講解完流行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方法之后,可以通過創新實踐教學活動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實踐訓練,讓學生能夠在演唱中正確運用學會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方法,提高學生演唱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級中的演唱小比拼活動,呼吁學生積極參加并制定適合的小獎品,增加了學生的音樂藝術實踐與演唱實踐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興趣,在比賽結束后,教師要給予全面的評價與適當的表揚,增加學生演唱的自信心,通過投票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出心中認為演唱好的學生并且給予相應的小獎品,學生在得到教師與同學的欣賞與認可后,能夠在體會演唱帶來成就感的同時,激勵自己不斷提高演唱技能的欲望,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二)增加演出實踐
增加演出實踐能夠減緩學生對舞臺演唱的緊張情緒,確保學生演唱水平的正常發揮[3]。高校教師要積極組織演出實踐,不只局限于班級內、學校內,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外的演出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實際演唱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反復的演唱實踐中熟練運用演唱技能,提升實際演唱水平。
三、重視對學生樂感的培養
不同風格的音樂有不同的特點,音樂承載著其獨特風格的魅力與情感。良好的樂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詮釋音樂,靈活運用正確的演唱技能演唱音樂。因此高校教師要重視并加強對學生樂感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演唱不同風格的流行音樂,感受不同風格流行音樂的魅力與演唱方法,提高學生流行音樂演唱的多元化,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提高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關注,及時發現學生學習流行音樂演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并且通過正確地引導和幫助讓學生走出困境,能夠更好地感受音樂、學習音樂、掌握音樂,從而提高學生流行音樂演唱技能。
四、培養學生展現舞臺魅力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唱者不僅要掌握基礎演唱技巧,還要具備良好的舞臺魅力,演唱者只有在舞臺上充分展現自己的舞臺魅力,才能夠感染聽眾,達到更好的演唱效果。因此,高校教師在流行演唱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展現舞臺魅力的培養,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學生演唱中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
肢體語言是演唱者演唱過程中表現自己的載體之一,良好的肢體語言能夠渲染演唱現場的氣氛,提升演唱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加對學生手勢動作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在演唱中有順暢、自然協調的肢體動作,而不是形式化、機械化的擺造型,達到學生的肢體動作可以隨著演唱內容和情緒而自然轉化,提升學生演唱技能。
(二)提高學生眼神的表達能力
演唱者只有將感情與歌詞感悟通過眼神傳達出來,才能夠吸引觀眾,打動人心。教師在流行演唱教學中,可通過創設情境等方式,提高學生眼神的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演唱技能。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演唱歌詞的內容,通過情景劇表演的方式演繹出來,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將自己對歌曲、歌詞的理解加入到對歌曲的內容拓展中,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將自己的觀念與歌曲充分結合,提高眼神的表達能力,在以后演唱流行歌曲時能夠帶著自己的音樂感悟進行演唱。
(三)豐富表演形式
豐富的表演形式能夠增加演唱者舞臺魅力的展現,活躍演唱氣氛,有效吸引觀眾注意力。高校聲樂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組織組合演唱、邊唱邊跳、自彈自唱等教學活動豐富學生表演形式,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多元化表演形式的運用,從而提高演唱技能,展現自己良好的舞臺魅力。
五、提高學生演唱個性化
個性化演唱是流行演唱表演中的一大特色,是觀眾區分各個演唱者的重要依據。在流行音樂中本身就存在高音華彩、氣聲、假音、啞音等非常多獨特、別致的聲音技巧,也存在復雜多樣的音樂風格與各種形式的舞臺表演,這些都突出了流行音樂演唱中的個性化。因此,高校教師在流行演唱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演唱個性化的培養,讓學生在反復實踐演唱、訓練中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唱特點,通過學生演唱技巧、演唱能力、音樂感知力等實際情況的相互作用,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演唱方式和風格,提高學生演唱技能。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增加對學生演唱風格的關注度,在學生每次演唱結束后與學生一起探討演唱效果,尋找演唱中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的個性化演唱。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個性化演唱要給予贊揚和肯定,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演唱技能是推進高校流行音樂教學的必然趨勢。高校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呼吸、發聲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創新實踐教學活動,增加演出鍛煉機會,加強實際與理論有效融合度,引導學生形成自己音樂演唱的風格,重視對學生樂感的培養,提高學生演唱技能,為學生的舞臺演唱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星.高校流行音樂演唱教學探究[J].當代音樂, 2018(07):39-41.
[2]馮文鸝.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教學中發聲訓練的淺析[J].藝術研究,2016(01):156-157.
[3]周新,郭春榮.淺談高校流行演唱教學的方法[J].文存閱刊,2018(07):67-68.
作者簡介:呂軍成(1973—),男,本科,講師,教師,西安美術學院2016級藝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語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