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我國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聲樂教學也面臨巨大的改革壓力。目前,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方法過于落后,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社會對聲樂表演人才的現實需求。因此,只有進一步優化高校聲樂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尋找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新方法,才能使文學教育高校聲樂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方法。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學生藝術表現力;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筆者分析,深厚的聲樂表演功底、豐富的聲樂表演經驗、靈活的聲樂表演形式以及優良的聲樂教學素養,這四個方面囊括了從聲樂表演技能到聲樂表演人才的職業發展等諸多方面,是社會發展對聲樂人才的現實要求,同時也是學生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力的主要表現。
一、具備較強藝術表現力的學生的特點
學生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力主要有幾點。
首先,在理論學習層面,能將系統的聲樂知識融會貫通,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聲樂知識結構體系。
其次,作為聲樂專業學生,應該比常人擁有更加豐富而系統的演唱經驗,這里所說的演唱經驗不僅是指扎實的演唱技巧,還包括強大的舞臺控制力和表現力。
再次,聲樂專業的學生應掌握靈活的聲樂表演形式,不僅能夠熟知一些經典的聲樂表演形式,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出適合自己的聲樂表演形式,甚至形成一定的聲樂表演風格。
在理論扎實、技巧運用良好的基礎上,學生藝術表現力主要體現在具備優良的聲樂表演素養,致力于鉆研聲樂表演藝術,由“歌者”向“藝術追求者”轉化,還要抱有一顆對聲樂表演藝術無限熱愛和追求的心,以不懼困難、勇于創新的精神去達到更深層次的聲樂演唱規格。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
(一)基礎前提
1.教師自身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力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自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力,才有可能引導學生提升藝術表現力。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鉆研聲樂表演技巧,總結經驗,努力提升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2.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科學
首先,教師要始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改正傳統教學中“唯我獨尊”的教學態度,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其藝術表現力;其次,傳統的“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聲樂教育中,教師要致力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如興趣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分層教學法)。
(二)基本內容
第一,深厚的聲樂表演功底,這是體現學生藝術表現力的重要基礎,包括基本的發聲唱腔和基本的舞臺表演技巧等;第二,豐富的聲樂表演經驗,這是學生提升藝術表現力的主要方式,無論學生的聲樂表演天賦再高,都需要經過舞臺的不斷磨練,在累積到一定的聲樂表演經驗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第三,靈活的聲樂表演形式,這是學生具備藝術表現力的主要表現,體現在能夠將聲樂理論知識與實踐表演相結合,利用恰當的聲樂表演形式展現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第四,優良的聲樂表演素養,這是學生升華藝術表現力的根本保障,學生只有具備優良的聲樂表演素養,才能對傳承藝術、創新藝術迸發出無限的熱情,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升華自己的藝術表現力。
三、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方法
(一)優化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打下深厚的聲樂表演功底
1.訓練基本的發聲唱腔
學生的發聲唱腔除了天賦以外,更需要后天的不斷練習。在聲樂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由易到難”的順序訓練學生的發聲唱腔,并借助情景教學法將吐氣、吸氣的方法具象化,從而更容易讓學生學會練習方法。以藝術歌曲《春思曲》訓練發聲氣息為例,歌曲中低音部分雄渾有力,需要穩定控制的呼吸支持。通過演唱這首歌來練習吸氣吐氣的方法。首先,教師根據《春思曲》意境,吸氣要用鼻和口同時自然的進行,盡力作到平穩輕巧,柔和;其次,練習呼氣的時候要力求平穩、快速、均勻,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正在摘一朵非常嬌嫩的花骨朵,在摘的時候要非常小心,有一種屏住呼吸而慢慢吐氣的感覺。
2.訓練基本的表演技巧
表演技巧體現在通過較強的聲樂藝術表演形式給觀眾以聽覺和視覺上的享受。因此,教師要訓練學生基本的表演技巧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舞臺控制力,即能夠通過強大的舞臺掌控力控制整個聲樂表演過程,讓自己成為舞臺的主人;第二部分是與觀眾的互動能力,即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準確找到與觀眾心理最契合的互動方式,不僅能夠吸引觀眾眼球,還能夠激發觀眾的個人情緒,當然,與觀眾互動的最好方式不在技巧,而在感情,凡是在表演過程中以情動人的歌者,與觀眾的互動將不止于形式。
(二)融合教學實踐,幫助學生適應靈活的聲樂表演形式
靈活的聲樂表演形式各有特色,但又密切相關,所以在理論與實踐教學中,首先,以教學理論為指導,區別多種聲樂表演形式,從而讓學生能明白各種聲樂表演形式之間的異同點,避免導致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盲目的融合聲樂表演形式;其次,在區別多種聲樂表演形式之后,教師就要以教學實踐為依托,融合多種聲樂表演形式,并在實踐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聲樂表演指導,從而幫助學生融會貫通,提升藝術表現力。
(三)滲透多種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自身優良的聲樂教學素養
1.德育教育與聲樂教學相結合
德育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聲樂教學結合,即培養聲樂專業學生的思想品德,包括對藝術目標堅持不懈、對藝術創新和藝術傳承永不止步的精神以及愛崗敬業、具備較強的職業操守的思想品質。
2.藝術教育與聲樂教學相結合
藝術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聲樂教學結合,即培養聲樂專業學生的藝術涵養。聲樂教育本身屬于藝術類教學范疇,所以兩者結合實則是藝術教育在聲樂教學中的又一次教學升級,對培養學生崇高的藝術追求,掌握“動”和“靜”的藝術哲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進行必要的聲樂教學改革以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實踐以及滲透其他學科教育是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關鍵三步”,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更多更好的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措施還需要所有音樂教育者不斷探索和發現。
參考文獻
[1]彭麗麗.淺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7(08):39.
[2]夏卿,劉璐.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的藝術表現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7(19):35.
[3]唐博.教學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歌唱情感的培養與激發[J].藝術評鑒,2016(02):147-148.
[4]黃金銘.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聲樂教學中運用分析[J]. 北方音樂,2017,37(18):146-147.
[5]趙明明.淺談對高校學生聲樂藝術表現力的培養[J]. 北方音樂,2017,37(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