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澔 戴曉敏
【摘要】紅色歌謠具有極強的愛國主義色彩,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體現,具有很好的教化功能。紅色歌謠同時具有歌曲的傳承性和傳播性,能夠起到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傳播作用。本文以紅色歌謠在學校教育中的價值為著眼點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紅色歌謠;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學校思想教育的現狀
(一)大多學校以文化教育為主,在思想教育上對學生教育不到位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更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追求對學生的智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上的引導。學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質等方面極不成熟,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階段缺乏正確的思想價值引導,沒有人生理想和目標,容易導致學業荒廢、思想叛逆、行為自私、傷害他人等狀況。
(二)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
教師的責任感下降,教師本應以教書育人為己責,但更多的教師只強調學業學習,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認識不足,或教師認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自己的責任。教師在管理學生方面的責任感下降,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只停留在書本教育上。這對于學校的思想教育的發展是不利的,對于學生的成長是不負責任的。
二、紅色歌謠在學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紅色歌謠有助于愛國主義的宣傳,陶冶情操,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紅色歌謠中滲透著極強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對紅色歌謠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能夠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通過紅色歌謠,學生可以更身臨其境地感受和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和革命先烈的選擇。在紅色歌謠的傳唱中,增強對歷史的感悟和理解,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對現在生活的珍惜。通過對紅色歌謠的傳唱,有利于愛國主義的傳播,在不知不覺間提高思想道德修養。
(二)紅色歌謠的傳唱有助于增強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促進友好相處
學生在紅色歌謠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紅色歌謠的歷史背景、樂理知識,還可以通過紅色歌謠的學習與教師、學生間進行良好的互動。紅色歌謠中具有更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奉獻精神,通過紅色歌謠的學習,有利于對學生的文明禮貌、團隊協作的教化。師生、學生間的互動、交際,更加深了彼此間的了解,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紅色歌謠的學習,本身就是形象、生動的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團隊間的合作,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紅色歌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發展
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除了文化課程的學習,還涉及文體課程的學習。紅色歌謠在學生繁重的文化課程的學習中起到了調節的作用。紅色歌謠的學習,具有趣味性的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課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紅色歌謠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增強對音樂樂理知識的學習和自身專長的培養,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在紅色歌謠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音樂的表演,通過演示、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表演興趣。這對于學生的文體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這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當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四)紅色歌謠的學習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知革命精神,培養自身樂觀、積極的心態
紅色歌謠的創造源于革命生活、革命事業,在紅色歌謠中,人們能夠深刻體會這一點。學生在紅色歌謠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歌詞的學習、理解,深入體會當時革命先烈的奮起反抗、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革命的堅強、樂觀主義精神。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禮,在思想深處埋下了堅強、樂觀的種子。現代生活的優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體會過生活的艱辛,不能體會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加之家長的溺愛,更容易形成嬌慣、自私、怯懦等不良性格。現代學校教育中更需要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通過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學習,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過紅色歌謠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感知、傳承吃苦耐勞的精神、樂觀的革命精神、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在逆境中奮斗的能力,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
(五)紅色歌謠的傳唱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紅色歌謠是先輩在革命斗爭中傳承下來的文化精髓,紅色歌謠中包含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文明。對紅色歌謠的傳唱,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紅色歌謠中是革命先輩對革命事業和生活的總結,源于一個個真實的革命故事,飽含對生活的憧憬和堅定的革命意志,歌謠中可以看到先輩在那歷史年代的革命奉獻精神和堅強的理想信念,體現了他們艱苦奮斗和勤勞勇敢。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紅色歌謠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在傳統文明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紅色歌謠的學習,不僅陶冶自己的情操、凈化心靈,還能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這是優良中華文化的傳承。
三、怎樣更好的發揮紅色歌謠在學校教育中的價值
紅色歌謠在學校教育中的巨大價值是可以預見的,那么怎樣更好地將紅色歌謠納入聲樂課程的教學中,更大地發揮紅色歌謠的影響力,挖掘紅色歌謠的教育價值,這是我們需要進行探索的。
(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歌謠作為課程教學
紅色歌謠與其他歌曲曲目不同,更具有思想教育價值。因此,在紅色歌謠的選擇上更要注重歌謠的代表性。在紅色歌謠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紅色歌謠中體現的民族氣節和革命精神。紅色歌謠的學習要能夠在師生間引起共鳴,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就需要紅色歌謠作品必須具有真摯的情感和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紅色歌謠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層,不同年齡的學生對聲樂的理解力和學習能力是不同的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有目的地選擇朗朗上口、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的作品。作品在音樂的填詞、背景、樂理運用具有層次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駕馭,紅色歌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傳播性,學生能夠對音樂作品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盡量選擇學生熟知的革命故事下的紅色歌謠
選擇學生耳熟能詳的紅色歌謠有助于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紅色歌謠納入聲樂教學中,發揮其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價值,就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所熟知和理解的歷史故事更容易讓學生產生時代的共鳴,進一步挖掘紅色歌謠的歷史價值和教育價值。
(四)紅色歌謠的學習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和網絡的共享性
現代多媒體技術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網絡資源豐富且數據共享,教師可以從網絡上選取合適的教學資源,利用音頻、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現,提高課堂的教學趣味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論
紅色歌謠中蘊含的優秀的革命傳統是傳統文化的體現,這些優秀文化精髓需要大力宣傳和加強傳承。這是我們的民族瑰寶,將紅色歌謠納入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
參考文獻
[1]李康平.紅色資源研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論戰線,2007(06).
[2]徐恩煊.紅色歌曲對大學生的教育意義[J].大舞臺, 2013(05).
作者簡介:戴澔(1990—),男,江西九江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戴曉敏(1963—),男,江西九江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