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音樂教學改革體制的影響之下,如何將傳統的音樂文化與聲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成為當前高校音樂教學的重點內容。針對于此,文章基于說明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而展開對如何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職聲樂教學的方法的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音樂文化;聲樂教學;融入方法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具有多種不同民俗文化和民族個性,也造就了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特點。正是由于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文化特點,致使我國的音樂文化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更趨向多元化,且形成的聲樂成果經久不衰,具有較大的歷史價值。在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不但可以有效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有效地為我國音樂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保障。
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
作為一門藝術,音樂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成果之一,也是對我國民族歷史、文學、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知識等文化歷史的集中體現,可以說音樂文化在我國歷史文化的長河里起到了文化載體的作用。通過傳統的音樂文化,我們可以了解到各個民族的文化歷史以及相應的歷史發展進程。并且,在我國的非物質遺產中,傳統音樂文化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以及主要發展歷程。人們通過了解傳統的音樂文化歷史,可以深化自身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對音樂文化歷史進行有效的傳承[1]。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內容,有利于深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利于教師完成對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從根本上推動傳統音樂的發展進程。
(二)促進聲樂教學多樣化的發展進程
目前,我國學校的聲樂教學水平還是處于較低的水平中,尤其是對于小學和初中的聲樂教學而言,大多數教學內容都過于形式化,教師對聲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也不是很高,導致學生普遍存在音樂素養較低、審美情趣較差的現象。即便是進入高校學習之后,大多數學生才真正了解了聲樂的相關知識,學生在進行聲樂學習的時候,教師也只是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化、專業化的學習和相關的訓練,不利于學生真正的掌握聲樂的相關知識。另外,我國的高職聲樂教學模式長期受到西方的影響,模式較為單一,只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訓練,并沒有向學生傳輸相應的文化知識。為此,音樂教師人員可以將傳統的音樂文化融入到實際的聲樂教學當中,使聲樂教學可以做到中西合璧,促進高職聲樂教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二、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
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音樂教育是非常關鍵的教育,音樂可以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可以通過音樂的節奏來傳達自己內心深處最直觀的想法。長期以來,情感是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因此教師應該對培養學生音樂情感的教學內容予以高度的重視。教師人員在講解一部音樂作品之前,可以讓學生事先自行了解作者作曲的時代背景,讓學生了解作者作曲時發生的故事,詳細了解作者的情感經歷[2]。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全面了解音樂作品所涉及到的音樂文化知識,不單單要注重對音樂技能知識的學習,還要對音樂文化知識的學習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視。教師通過注重對學生音樂情感的培養,可以有效地讓學生感同身受、身臨其境,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傳承傳統的音樂文化知識。
(二)注重感知能力的運用
在實際的聲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充分地運用自己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從而認真體會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真實情感。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音色特征,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點名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注重對學生感知能力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符合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要求,進一步強化傳統音樂文化與聲樂教學的融合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音樂文化不僅可以起到弘揚與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還可以起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以及陶冶學生音樂情操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須對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的教學模式予以高度的重視,強化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力度,拓寬學生音樂知識的視野,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聲樂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璐.對于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思考[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7):71-72.
作者簡介:王笛(1990—),女,漢族,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