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美人》是音樂劇《鐘樓怪人》中傳唱度最高的一首作品,該曲是由卡西莫多、弗羅洛以及弗比斯三人共同完成的一首三重唱。本文試圖以歌者的音色為切入點,對該曲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鐘樓怪人;美人;音色;音樂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一、歌曲《美人》的背景介紹
《美人》是音樂劇《鐘樓怪人》中最著名的一個唱段,該曲由敲鐘人卡西莫多、副主教弗羅洛與警衛隊長弗比斯三人共同完成。三人通過演唱《美人》表達了各自的心聲。卡西莫多代表著社會的最底層,同時外表有些丑陋,因此他對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了極度自卑的狀態,甚至連演唱時都是跪在地上;弗羅洛作為副主教,他擁有著莊重、嚴肅的身份,但正是由于這份“嚴肅”才使得他不敢越過底線;弗比斯是艾絲美拉達所愛慕的男人,他擁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身份高貴,因此骨子里帶著些許的“傲氣”,敢于玩弄感情,歌唱時聲音一直“昂首挺胸”,從未有過任何的羞澀。
二、《美人》的音樂分析
作曲家運用了男低音、男中音以及男高音的聲音特點,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最大程度地烘托了音樂的氛圍。音樂以艾絲美拉達為主線,描寫了三個男人的心聲,這三個人均被艾絲美拉達的美貌與善良所吸引,并稱其為“美人”。
《美人》一曲時長為4分48秒,第一樂段由卡西莫多演唱,其中由d小調轉入了b和聲小調;第二樂段為第一樂段的向上小三度模進,由弗羅洛演唱,從f小調轉入了d和聲小調;第三樂段為第二樂段的向上小三度模進,由弗比斯演唱,從ba小調轉入了f和聲小調;最后一個樂段由三人分不同聲部共同完成,并以f和聲小調結束全曲,收攏于主和弦,使音樂回歸平靜。每個樂段都采用了模進的手法,主題旋律多次重復,使作品的旋律線條深入人心,終止時達到了曲斷情不斷的效果。該曲共轉調五次,但音樂效果聽起來卻沒有絲毫的不自然,樂段中的轉調采用了和聲小調中的七級音(#c)過渡,不僅使轉調銜接的非常流暢,而且還將情緒推向了一個小的高潮(見譜例一)。
譜例一
三、演唱者的音色分析
沙啞、沉穩、高亢這三種音色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沖擊力,在這股沖擊下道出了三種不同的內心世界,但他們對艾絲美拉達的愛都在慢慢的變質。
《美人》由卡西莫多沙啞且低沉的音色引入,第一樂段在d小調的主音上唱出 “Belle”后,卡西莫多的心聲便逐漸地坦露出來;第二樂句引用了第一樂句的音樂元素,穩定了調性的同時又加深了聽眾對旋律的印象,立即將受眾拉進了音樂的殿堂(見譜例二)。
譜例二
卡西莫多雖自知不可能得到艾絲美拉達的愛,但他仍期盼能接近她并保護她,這種自卑且默默在底層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他沙啞且低沉穩定的音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不禁替他感到惋惜。弗羅洛沉穩中略帶有嚴肅色彩的音色正是宗教的代名詞——神圣、肅穆。但還透露出些許的無可奈何,他的妻子本應是宗教與科學,但卻對艾絲美拉達產生了愛意。因此他的內心在激烈的掙扎著,宗教與欲望在猛烈的沖擊著,演唱時弗羅洛經常采用在一個樂句內由堅定過渡為“無力”的表現手法,此種處理將其心理活動展現得淋漓盡致。弗比斯的聲音更加的隨性,他的音色用“灑脫”一詞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即使聽眾閉上雙眼僅僅用耳朵來聆聽,也依舊可以感受到他非常自信的神色與風流倜儻的性格。他的音色高亢且明亮,高音似乎沒有盡頭,聽起來是那么的自由,仿佛一只雄鷹在天空中翱翔,甚至連“背叛”的樂句都沒有絲毫的歉意,這影射了他的毫無顧忌與用情不專。
四、結語
《美人》這首作品通過三種不同的音色以及音區的變化,刻畫出了三種不同的心境。卡西莫多掙扎在愛情與宿命之中,弗羅洛徘徊在宗教與欲望之間,而弗比斯流連于責任與風流之中。正是這三種不同的矛盾沖突,這首作品才擁有如此廣泛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高為杰,陳丹布.曲式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劉曉戌(1995—),女,漢族,河北廊坊人,碩士研究生在讀,音樂與舞蹈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