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是我國音樂教育中的一門新建的課程,同時也是普通高校音樂教師教育的重要課程,是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者必修的基礎課程。《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把音樂課程中重要的四門課程中的基礎教學內容融合在這一門課程中,《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構建對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多聲部;課程構建;音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構建就是我國音樂教育發展的結果,對我國未來的音樂教育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音樂專業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應用能力。
一、《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學科基礎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主要由主調音樂、音樂作品曲式結構原則、復調音樂以及配器知識四個基礎部分構成,其主要內容以分析和寫作為主。由此可見,以上四門課程就是《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學科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主要以這四門課程的邏輯體系為主,突出這四門學科的重點。通過對《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學習和老師相應的指導,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的能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創作水平。
二、《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教學目的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多聲部音樂、主調音樂和音樂作品曲式結構原則為主,輔以配器知識。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使學生了解多聲部音樂的概念、性質與主要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課程教學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現代音樂內容和結構并形成一個基本的音樂理論框架,將課程內容與教學策略、學習方法有機結合,構建《多聲部音樂》的教學理念。
三、《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創新理念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中將理論課程與音樂實踐相結合,體現了我國音樂教育發展的特點,既強調了傳統音樂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又強調了多聲部音樂實踐的必要性。更加重視多聲部音樂在各個音樂作品中體現出的共性以及多聲部音樂技巧的基礎性與融合性,將四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進行了整合,使學生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四、《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構建的作用
通過對我國目前音樂教育現狀的分析與研究,可以了解到,音樂理論課程中關于多聲部音樂的課程的開設和課程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技巧和學習狀態,有利于通過對學生掌握程度的分析從而因材施教,合理規劃課程的進度和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技巧。而《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構建能夠安排學習過程中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進度,對學生專業技巧的學習和理論知識的找我起到了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音樂專業能力。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構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文化素養,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基礎技能,從而進一步解決學生音樂理論掌握不扎實,對音樂理論學習產生反感等問題,使學生認識到音樂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五、《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構建的意義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構建使四門基礎的音樂理論課程得到了統一結合,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理論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吸收,對音樂實踐課程和音樂技巧學習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從不同的角度指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使理論知識更加清晰透徹,容易被學生接受。實踐課程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音樂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練,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能力。
六、總結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結合的音樂綜合課程,也是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導方針下建立的一門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實踐,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對我國音樂課程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賀翔.關于《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構建的思考——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中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J].藝術評鑒,2017(04):58-59.
[2]張悅心.《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的教學實施現狀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徐冉.《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08):222-223.
[4]張鋒鋒.《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J].成功(教育),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