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囡 張海波
【摘要】傳統的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實際即興伴奏能力相對較低,逐漸無法滿足和適應中小學課堂教學和群眾藝術活動的開展需求,提升鋼琴伴奏教學效率已成為高校必須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傳統教學模式由于忽略簡譜而致學生無法實現移調,為了探索提升學生鋼琴伴奏能力,從創新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以及訓練三個方面論述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普通高校;即興伴奏;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一、現階段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移調較難
學生對五線譜這種基本樂譜形式,也就是五線譜彈奏已經編好的鋼琴作品并不存在較大的難度,但在即興伴奏時卻存在較大的困難。因為鋼琴伴奏要求在彈奏時根據演唱者的聲音特點對原有樂譜的原調進行調整?,F階段高校在進行即興伴奏教學時并沒有強調對簡譜的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很難實現移調。
(二)無法為簡譜音樂作品伴奏
中國的民歌、兒童歌曲這種單旋律的簡譜音樂作品成為鋼琴伴奏者較為常見的任務。但是大多數學生都無法熟練地掌握簡譜,就是由于在學習鋼琴階段長期使用五線譜,思維定式導致學生養成了固定的讀譜習慣。
二、創新教學理論
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提升學生為歌曲即興伴奏的能力,屬于藝術創作的一種方式,必須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論知識與實踐之上才能完成。首先彈奏者要對歌曲的旋律線條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準確地彈奏出歌曲的旋律,才能實現即興伴奏,這是實現移調最重要的基礎。所以課上開始采用簡譜教學,簡譜首調進行移調的效果較好。在簡譜中采用七個音直接表示不同的大小調,并且通過標注實現調性變化。因此,高校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時應該采用簡譜首調作為移調教學的基本方式,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創新教學方法
雖然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但也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為學生打好鋼琴即興伴奏的基礎。從簡譜入手,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地提高學生鋼琴即興伴奏的綜合能力。但是,單純依賴簡譜實現即興伴奏也是不現實的,伴奏者必須要具備簡譜首調與五線譜固定調之間的自由轉換,并利用轉換之后的簡譜首調進行彈奏,實現順利移調。
四、創新訓練方法
鋼琴即興伴奏要改革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樂理、作品以及對作品理解的情感表達。要注意授課方式的改革,改變一如既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授課時要注意大課和小課的結合,由老師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逐一糾正學生彈奏方面的問題,以提高學生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課上采用簡譜進行讀譜可以有效降低移調與伴奏的難度,但是,伴奏者能否實現自由的移調彈奏還必須要經過系統專門的訓練。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要加強和聲教學,提升學生對和聲色彩的掌握能力。一般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彈奏不同的音樂作品來增強學生對和聲織體以及和聲色彩的整體感知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感知鋼琴伴奏中和聲運用的重要性。還需要選用不同類型的歌曲進行鋼琴即興伴奏中和聲織體的訓練,增強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同時也能提升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在進行和聲織體訓練時必須要明確不同和聲織體的選用條件。例如,近距離的半分解和弦音型可以應用于較為明快活潑的兒童歌曲伴奏中、遠距離的低音和聲則可以應用于較為莊重的歌曲伴奏中、琶音音型則可以應用于相對較為優美與抒情的歌曲伴奏中、柱式和弦則可以提升伴奏歌曲的節奏與力量等。學生只有掌握不同風格類型歌曲對應不同的和聲與伴奏織體才能讓鋼琴即興伴奏與演唱者的歌唱旋律維持高度的一致。在學生可以有效掌握一部分曲子之后,教師還要加大訓練的難度,例如,可采用同一首樂曲進行移調訓練。只有通過這種不間斷訓練的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對簡譜首調的讀譜能力與五線譜固定調之間的轉換能力,最終掌握為樂曲進行自由的伴奏能力。
綜上所述,高校鋼琴專業針對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即興伴奏能力培養方面還有著較大的欠缺,普通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方法改革己經成為高校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對現階段我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本人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總結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其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探討研究。
作者簡介:張雅囡,牡丹江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張海波,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前音樂教育。
課題項目:項目名稱: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16—JG1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