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芬
【摘要】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有著較強的生命力與活力,其是我國優秀音樂家的智慧結晶,具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對于我國聲樂教育教學中的民族唱法有著巨大的影響,對于我國聲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價值。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也要合理地融入傳統音樂文化,進而使得學生的文化底韻更加豐富,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本文對我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價值與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傳統音樂文化;高校;聲樂教學;融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價值
(一)有助于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
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是在我國歷史長河中經過多年的累極與沉淀得來的,其屬于我國音樂文化的精髓所在。其是我國眾多優秀音樂家的智慧結晶,屬于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通過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可以幫助其他國家了解我國的音樂、文化與信仰等[1]。不同區域與民族也會有著不同特點的傳統音樂文化,通過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可以幫助高校的大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不同民族的歷史風俗、文化傳統與生活狀況等,有效地促進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優化我國的聲樂體系。
(二)有助于高校聲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我國民族唱法有著歐洲美聲唱法無法取代的地位與價值,其穿透力更強、靈活性更強、辨識度更強。從古到今,在我國優秀的音樂家創作出很多優美的傳統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都有其被學習與研究的價值,因此,都比較適合應用在高校的聲樂教育教學中。當前,我國許多優秀的歌唱演員往往都選用的是民族唱法。將傳統音樂文化合理地應用在高校的聲樂教育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推動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聲樂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還能夠有效推動我國音樂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有助于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
對于傳統音樂文化而言,其歷經了多年的發展與歷史變遷,當前流傳下來的音樂文化都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于這些文化的學習可以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歸屬感,使其更加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一)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當前,人類已經步入信息時代。在此時代背景下,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聲樂教學質量,那么音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合理地引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授課內容具有密切關聯的視頻、音頻資料,幫助學生欣賞到原汁原味的傳統音樂,使其充分體會到我國中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借助于微課與圖片等方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課下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許多的視頻、音頻資料,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欣賞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聲樂演奏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學習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那么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就要努力地培養學生對聲樂藝術的感知能力。我國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與地區都有其獨有的音樂文化,盡管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對于傳統音樂的表演形式以及風格等存在差異,然而音樂是不分國界與地域的,其是人們對于美與藝術的追求。所以,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就要努力培養學生對于中國傳統音樂藝術的感知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理解與把握此門藝術,更好地學習傳統音樂文化。
(三)強化情感與教學的有機融合
音樂文化可以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即為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情感,所以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融入傳統音樂文化,教師也必須要實現情感和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在藝術以及精神方面都能夠體會到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使其更加喜歡學習傳統音樂文化。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情感引導作用,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教師要積極地加強和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實現彼此間情感的交流與互動。教師要激發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興趣,要努力提升個人的聲樂素養。要通過對學生進行的每一次聲樂示范表演,為學生帶來更加真實、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所在,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現代事業的飛速發展,也使得傳統音樂文化在我國音樂教育事業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與價值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弘揚與繼承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就要實現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合理融入,要充分發揮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培養學生對于此類文化的熱愛之情,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提高高校的聲樂教學水平,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坤.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研究[J].黃河之聲,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