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蔚
[摘 要]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是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建設力量的基地,不僅需要為學生傳授更多的文化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更加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化學學科是中職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樣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此,對如何進行中等職業技術學?;瘜W學科的有效教學予以簡要探究。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化學學科;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28-02
在當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招生數量不斷擴大、招收范圍越來越廣的大形勢下,學生的素質也越來越差,學習基礎普遍薄弱低下,沒有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教學思想落后,教學方法也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思路,使得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臺下漠不關心,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不能有效地進入學生的頭腦,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導致學生更加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部分學生產生了對學習的逆反情緒,進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的化學學科抽象性強、直觀性差,對學生來說學習難度呈幾何倍數增加,因此中職學校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深入開展課程改革,采用多種策略來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實現中等職業技術學?;瘜W教學的更大發展與進步。
一、采用多媒體手段提高中職化學教學效果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是從分子、原子的層次上對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和變化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是一種創造新物質的科學?;瘜W研究的是物質的微觀世界,盡管許多化學反應現象可以被我們用肉眼觀察到,但是其反應的過程和反應的實質卻是我們無法用肉眼進行觀測的,這就造成了化學知識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微觀性、理論性,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如果只憑借教師的口頭描述和學生在頭腦中的反應過程構建,是遠遠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的。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中職化學教學,可以把原本不可用肉眼感知的反應過程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圖片、動畫、視頻等,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保證學生對化學物質的內部結構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有準確的感知,從而保證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例如,在講解原子的結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把原子的結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接感知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有正電荷的原子核以及原子核外帶有負電荷的電子構成的,原子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同時直接觀察電子在原子核外邊的排列規律,掌握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最外層的電子數不超過8個,倒數第二層的電子數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的電子數不超過32個的排列規律。正因為多媒體手段增強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化學課程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正好切合了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規律,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切實提升,讓中職化學的有效教學得以正常的開展。
二、采用微課教學提高中職化學教學效果
傳統的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沿襲多年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課前組織學生進行預習,課堂上進行全面的講授,課下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完成。這種教學模式早已經為中職學生所熟知,也讓中職學生徹底失去學習興趣。本來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比較低,學習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無用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所有知識進行全面、深入的講解,因此所有的課堂時間全部被教師的講解占用,學生沒有活動的時間,學習的積極性就得不到激發。課后學生一般不會主動去找教師進行補習,即便存有什么疑慮,也因為好面子或者其他原因不喜歡和教師進行過多接觸,因此學習效果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這種情況下,又怎么能夠奢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呢?使用微課教學可以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翻轉,給學生更多的活動時間,充分利用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講解“水的離子積和溶液pH值”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水的電離平衡和離子積的概念”“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酸堿指示劑及變色范圍和變色原理”“水的離子積常數及溶液pH值表示的意義”“C(H+)、pH值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學會pH值的使用方法”“溶液pH值的有關計算”等內容的講解過程錄制成時間在4分鐘到8分鐘之間的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上,由學生在課前利用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設備下載觀看進行學習。因為這些視頻本就是教師錄制的知識講解過程,相當于教師在課前就已經把教學內容為學生講解了一遍,如果學生一遍不能學會,還可以反復觀看多次。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把課前學習中不能理解和解決的問題提出,教師再進行專門的深入講解,確保學生的學習疑慮全部在課堂上得到有效解決。一旦個別學生還是存在疑慮,可以在課后繼續觀看微課視頻,繼續進行深入學習,直到問題解決為止。這種利用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學生課余的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確保中職化學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提高中職化學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和實際生活具有密切聯系的學科,許多化學知識都是可以用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許多化學原理又是需要在生活中進行實踐才能得以不斷發展的。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中職化學的有效教學。例如,在講解氟、碘和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部分內容,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介紹氟在人體的各種器官和組織中幾乎都有分布,并且在骨骼和牙齒中的含量大約占據了人體氟總量的百分之九十,一旦缺少了氟這種元素,就會造成人體生長發育緩慢,生殖能力下降,甚至不孕的嚴重后果,還會促進骨質生長,骨量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質堅硬,并有預防齲齒的作用。但是過量攝入,會造成氟骨癥發生。碘可以調節體溫,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使生命充滿活力,激發人體智力發育,促進人體快速生長。但是一旦過量攝入,會造成甲狀腺腫大的后果。這種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促進中職化學教學效果的更大提升。
總而言之,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高度重視教師“教”的行為與學生“學”的行為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重視多種教學策略的實施,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作用的激發,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入手,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切實開展中職化學的有效教學,為學生素質的提升、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劉秀玲.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2(6):212.
[2]林心煒.改進教法 提高中職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2):73-75.
[3]羅晶.改進教法 提高中職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74.
[4]劉新有.中職化學教學有效途徑探討[J].職業,2012(1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