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華
【摘要】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的改革使得素質教育成為了新的教育重點。小學教育也不只注重語數外的教學,音樂、美術、計算機等課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對小學音樂即興編創教學的存在問題進行了總結并相應地提供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音樂;即興;編創;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一、現階段小學音樂即興編創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音樂即興編創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首先,大部分的音樂老師進行過專業的編創培訓,也鉆研過相關的音樂課題。但是,仍有少部分教師僅僅是處于初步了解額階段,究其原因是部分音樂學院并未普及音樂即興編創這一課程。但是總體上來說老師們在入職后缺乏這方面的音樂教學交流研討。
(二)對音樂課的態度以及即興編創的地位把握不準確
就現階段來說,在學期末出現音樂課被其他課程占用的現象已經較少,在小城市或者農村比較普遍。原因則是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程度不同所造成的。而對于音樂課上的即興編創,大部分音樂老師認為很有必要,但是也不乏有人秉持無關緊要的態度。
(三)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小學階段,音樂課本身就具有比其他課程更充足的吸引力,課程輕松愉快無壓力,符合小孩子的樂趣。但是由于部分音樂教師自身能力有限,工作時間也較短,加上沒有經驗積累,往往不能很好地把即興編創融入到音樂教學中,體現在內容過于簡單,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沒有很好的師生互動,最終導致學生上課積極性不是很高。
二、小學音樂編創的教學策略
(一)在音樂類高校普及音樂編創課程,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基本音樂素養和音樂編創的能力
我國小學音樂老師的來源主要是音樂師范類高校。所以要想提高音樂即興編創教學的質量,必須注重老師能力的培養和即興編創課程的普及。而且,高校在選擇課程上,應結合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既要培養老師的基本素養和個人特長,同時必須重視即興編創的技能訓練。作為音樂教師,只有擁有夯實的音樂基礎、多樣的音樂技能,才能在教學中推陳出新,游刃有余地發揮自身的長處,得到學生喜愛的同時將音樂編創的趣味性和技巧傳授給學生。
(二)即興編創教學的形式要多樣化,在教學中積累編創經驗
由于缺乏科學教學的指導,即興編創并沒有現成的經驗讓教師照搬,因此就更需要音樂教師敢于創新,敢于實踐,因為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增加經驗,才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突破。由于小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有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比較適合采用先欣賞作品后由老師示范最后由學生練習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樂器利用上主要是鋼琴、提琴、等常見的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則較為少見。因此,老師在掌握盡可能多的樂器基礎上,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音樂編創教學形式。如: 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即興動作的加入能力,在具體音樂情景的創造并在此情此景下進行音樂歌詞的即興填詞、旋律編創能力等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輔設備先讓學生了解所學歌曲的背景、音樂故事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就所學歌曲進行拓展教學,去掉原有的歌詞,讓學生進行分組填詞,評出最優秀的學習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編創相關的音樂故事后續,由老師編簡單的音樂節奏進行全班大合唱,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為教師自身積累音樂編創教學經驗。
(三)多元化即興音樂編創的評價標準和體系
正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教師的音樂素養再高,也會有想不到的地方,而且獨斷專行的做法不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而學生再沒有音樂基礎,也會蹦出奇妙有積極意義的想法。因此,首先在評價主體上應變為教師學生同時評價,但以老師為重。其次,評價的標準不能單一,因為音樂編創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就想語文閱讀沒有標準答案一樣,音樂創新也不能墨守成規。這就需要教師有比較深厚的音樂即興編創能力和研究深度,能夠及時對學生編創的內容進行大腦反饋,給出一個合理的評價。況且教師最終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音樂即興編創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再評價過程中,專業標準的制定主要有教師商討完成,同時有必要聆聽學生的想法和心聲,了解學生角度最好的標準具體是什么。最后,教師之間應就教學經驗和方法進行定期交流,逐漸完善音樂編創的標準和體系。
(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大部分小學生對音樂都會比較感興趣,但是有的學生難免本身就不喜歡唱歌或者較為靦腆不敢表現自己,這時教師就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一定要有耐心,通過耐心教導慢慢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課堂上來。
參考文獻
[1]龔新亮.小學音樂即興編創教學問題研究[J].神州,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