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珍
[摘 要] 受我國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社會各界一直不看好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為了改善人們對中職院校的固有觀念,中職院校應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團隊的專業性。受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中企業認為中職院校的教學水平比較低,為了提高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學校與企業逐漸開展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期望通過專業教師對中職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就“雙師型”教師的含義以及目前中職現狀展開分析,結合校企合作的意義,提出校企合作中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構想。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38-03
“職稱+技術能力”的全面型教師是當前中職院校需要的教師,中職院校的學生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為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隨著人類對教學方法的不斷追求,正在慢慢地轉變傳統教學模式。“雙師型”教師團隊的教師是當前市場對中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職院校未來發展的趨勢,“雙師型”師資團隊建設與中職院校、校企合作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本文就這幾點之間的聯系展開分析。
一、校企合作對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意義
校企合作對中職院校來講很重要,通過校企合作,中職院校既可以通過鼓勵教師去實踐,來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也可以通過合作,讓學校中的畢業生去企業中實習、工作。社會企業認為中職學校有一定的劣勢,因此中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比較弱。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緩解中職院校的就業壓力,中職院校逐漸與社會中的企業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社會在不斷發展,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中職院校與社會中的企業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樣也是中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企業需要理論型人才,但是一些發展中的企業在社會中競爭力比較弱,很難招聘到高端人才,因此通過校企合作,企業也可以接收學校的人才,促進企業的發展,由此可見,校企合作是中職院校與社會企業之間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中職學生的文化水平較低,學習能力也不足,為了使學生與企業都得到良好的發展,中職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將中職學生培養成優秀的人才,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社會服務。中職院校應該從基本的師資團隊建設上開始改革,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使中職院校更加適應市場的發展[1]。
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使中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做到互利互惠,在合作過程中,教師到企業中去實踐,積累操作經驗,與此同時也為企業帶來理論指導,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理論的知識。通過校企合作,教師得到專業領域的實踐,能夠有效地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此外,企業中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去中職院校進行指導,雙方通過合作的方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雙師型”教師,簡單說,就是理論型和實踐型或教學型和技術型。其作用是能把握本專業的理論準確性和教育教學的普及性問題。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對知識更新、生產技術更新有促進作用。對學生的專業方向培養有精確作用(不至于脫離方向和實際),能夠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質量。中職院校教師在社會中實踐的機會比較少,通過校企合作是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重要途徑,因此,校企合作對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二、校企合作中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理念認識錯誤
近幾年國內外興起了“雙師型”教師這一理念,為了學校更好地發展,我國很多學校紛紛效仿國外的“雙師型”教師團隊的構建,但是從目前的情況分析,有些院校對校企合作中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構建在認知上存在一定誤會,就導致了專業的教師與自己獲得的從業資格證不匹配,無法起到“雙師型”教師的作用,比如電子工程專業的教師,擁有會計學的資格證,這聽起來十分滑稽,教師取得的資格證并不能為本專業教學帶來好的影響。由此可見,在我國當前的教學形式中,存在誤以為“雙師型”教師是“職稱+證書”,但是其實“雙師型”教師指的是“職稱+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具有專業的知識以及實踐的經驗,會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2]。
(二)過于側重教師學歷
在校企合作中,既可以讓教師通過實踐獲得從業資格證,也可以使企業中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到學校教課,但是企業中具有從業資格證的工作人員文化水平可能無法達到中職院校招聘教師的標準,因此中職學校在招聘教師時,更加側重教師的學歷而不是經驗,中職院校有自身獨特的特點,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因此教師的實踐經驗對學生至關重要。校企合作中職院校鼓勵教師去企業中實踐,通過實踐,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但是由于中職院校中教師資源匱乏,很難抽調教師去學習實踐[3]。
(三)教師學習機會少
在中職院校中,教師數量比較少,因此,教師很少有機會學習,有去企業學習的機會也會沒有時間,所以,中職院校應該考慮招聘兼職的“雙師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解決校園內教師少的問題。
三、校企合作中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
中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可以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同時也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但是在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中職院校合作企業觀念錯誤,與中職院校合作的企業大多是工廠等需要大批量工人的企業,這類企業對人才標準的要求比較低,因此會選擇與中職院校合作,但是這種類型的企業并不適合所有專業的教師,“雙師型”教師并不是有從業資格證就可以,還需與自己專業相關,由于對校企合作中“雙師型”隊伍構建認知不正確,才會引起專業不對口的現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為了中職院校更好地發展,而不是表面文章。因此,在校企合作中應該正確理解“雙師型”教師的意義,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促進更多不同類型的企業與中職院校合作,使中職院校不同專業的教師有更寬的選擇范圍。其次,學校對校企合作的企業工作人員學歷要求過高,有些中職院校認為,校企合作是為了給教師提供實踐的機會,對教師教學沒有影響,因此不夠重視校企合作,甚至要求合作單位來校講課的工作人員也是高學歷,但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一般學歷較低,因此影響了校企合作,由于學校對學歷的過分重視,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學校應該重視校企合作,正確認識到校企合作的意義,這樣才能使校企合作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最后,教師參加培訓時間較少問題,中職院校中教師數量比較緊缺,因此,當招聘到新的教師到學校時,大部分是直接投入教學工作中,沒有時間去企業參加實踐,教師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專業性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學生對就業的心理,因此中職院校應該增加教師招聘數量,給教師充分的學習實踐時間,建立優秀的教師團隊。
四、加強校企合作中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中職院校中的學生畢業后面臨的是就業,因此在中職院校中,學生學習的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與未來工作有很強的聯系,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教學能力,對所教專業的職業技能也要有一定的基礎,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好地解答學生的疑問,更加了解學生的問題,使學生的學業更加優秀,能夠適應未來的工作。中職學生具有年紀小、學習能力低的特點,因此我國對中職院校的學生教育十分重視,正確引導中職院校中的青少年的思想,為社會開發勞動力資源、直接向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的重任,這也決定了對職業教師隊伍建設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專任教師隊伍的建設,對職業教育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對專業課教師的一種特殊要求,中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首先應是合格的高校教師。中職院校的教師,首先應取得高等教育法規定的教師資格證。從教師的職務、職稱來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備相應的社會實踐經驗、能力,助教也可以進入“雙師型”教師行列[4]。“雙師型”教師是我國中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雙師型”師資團隊的建設,能夠提高中職院校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學生的綜合實力提高了,在社會中的競爭力會隨之提高,社會中的企業會更青睞與中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改善中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問題。
(二)招聘專業水平高的兼職教師
中職院校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中職院校的學生掌握一技之長,畢業以后能夠在社會中立足,因此,中職院校應該根據自身院校的特點以及當前教師團隊的特點,對教師進行培養。除了培養本校的教師外,中職院校可以面向企業招聘兼職教師,在兼職教師招聘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企業中的技術人員的情況,盡量放低學歷要求[5]。企業中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有的學歷可能達不到教師招聘的要求,但是中職院校可以對這一類人才進行培養,主要培養技術人員的教師綜合素質以及對專業技能的講解水平。這樣中職院校中的教師結構就由固定的教師團隊變成了固定教師加兼職專業教師的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全職教師與兼職教師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教師不斷進步的同時,教學質量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會不斷提高[6]。
(三)鼓勵中職院校教師在專業領域發展
中職院校想要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就需要鼓勵中職教師在專業領域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更加注重對學術的研究以及對教學方式的研究,而忽略了自身專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學習本專業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實踐水平,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容地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并且針對學生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能夠提前輔導,讓學生的職業生涯更加順利。學校中的教師具有豐富理論知識以及科研水平,而企業中有技術人員,校企通過合作,教師能夠給企業帶來理論指導,而企業能夠給教師親自實踐的機會,因此學校應該給教師創造機會,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自己[7]。
(四)通過長期實踐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中職院校中教師團隊的建設十分重要,只有中職學生的素質提高了,工作能力提高了,企業才會與中職院校達成長期的校企合作,而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與教師的水平有直接關系,中職院校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水平。每個中職院校所處的地區不同,當地的企業發展形勢也不同,為提高中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為中職院校畢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中職院校應該與社會單位合作,主要目的是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8]。校企合作過程應該是一個長期有效的運行過程,因此,為了教師更好的發展,中職院校應該選擇正規企業進行合作。校企合作的過程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企業為中職院校解決教師實踐問題,中職院校為企業提供人才,要想實現校企長期有效地運行,就需要雙方具有誠信的精神。校方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培養,打破傳統的世俗觀念,將中職的學生培養成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另外,企業應該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為中職院校的教師提供適合的崗位,只有這樣,雙方才能達到真正的互利互惠,才會保持長效運行。
(五)通過搭建實訓基地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中職學生年紀比較小,要想更加適應在企業中的工作生活,教師應該具有專業素養,能夠為中職學生解決心理以及技術方面的問題。為了讓學生能夠未來適應合作企業的工作,可以搭建實訓基地,教師與學生一起參加實訓,實訓的過程就相當于在工作企業中的實習,在參加工作前,讓學生先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培養學生對未來工作的熱愛之情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職院校的學生文化課底子比較薄弱,學習能力與自主性較差,因此學校應該根據本校學生所具有的特點,進行職業規劃,剛畢業的學生對學校分配的工作,如果不適應,就會引起抵觸心理,因此在學生畢業前,應該對學生進行實習培訓,讓其了解未來的從業方向以及工作內容,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未來的工作。這就需要學校與企業共同搭建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應該既有中職院校的教師陪伴、教育,又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通過這樣的實訓,讓學生更加適應未來的工作,促進校企的長效運行[9]。
(六)促進校企合作
“雙師型”教師不僅對教學比較了解,對企業也十分了解,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雙師型”教師對校企雙方都很了解,因此,校企合作過程中,“雙師型”教師可以促進校企的長期合作,能夠盡量減少校企合作中的問題。在學校與合作單位溝通較少的情況下,會出現合作單位給畢業生安排的工作無法收到學習效果,這就將校企合作的意義大打折扣了。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就業生專管部門,這個部門可以有專業輔導員組成,在給學校畢業生推薦單位時,應該與工作單位溝通好,學生的崗位以及薪資待遇,并且告訴接收單位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警示接收單位對畢業生的崗位安排。專管部門應該定期與合作單位聯系,了解畢業學生的工作情況,并且經常與學生溝通,這樣可以確保學校了解就業學生在合作單位的發展情況,同時也保證參加工作的學生所做的工作對自己專業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校企合作的目的是緩解大量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加強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學校就業率,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方向也有了保障,改善了畢業生對未來迷茫的問題[10]。
(七)加強過程監管
由于“雙師型”教師對學校與企業都比較了解,所以能夠了解在校企合作中學校與企業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更好地為學生考慮,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考慮。為了實現中職院校與企業的長時間合作,構建中職院校的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應該加強對中職院校校企合作構建過程的監控與完善,以此來督促中職院校與企業校企合作的構建。校企合作的方案是近幾年興起的,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校方與企業應該加強對校企合作的監管,確保校企合作的順利實施。在中職院校中,無論是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還是構建校企合作平臺,最終的目的都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中職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比較低,中職學校為學生的未來考慮,通過構建“雙師型”,能夠有效地促進校企合作。
五、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與機會,中職學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組建“雙師型”教師團隊,提高教學質量。中職學校為了提高學校的就業率以及減輕就業學生的壓力,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與企業進行合作,針對該平臺,培養相應的師資隊伍、與合作企業搭建實訓基地,確保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就業或者創業生涯,在學生與從業者的角色之間做到平穩過渡。
參考文獻:
[1]劉東菊,張建華,劉強.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與政策研究:大力加強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亞太教育,2016(29):91-93.
[2]張桃生.加強中職學校會計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財會學習,2016(4):184-186.
[3]董紅梅.校企合作對中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支持性研究[J].教師,2017(2):123-124.
[4]牛自成,李曉楊,朱其靜.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以安徽省中職院校為例[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6,30(1):112-116.
[5]許雅麗.淺談中職學校畜牧獸醫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J].好家長,2017(55):61.
[6]王宏艷.“雙師型”教師資格考評體系構建研究:以畜牧獸醫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為例[J].河南農業,2017(15):6.
[7]張平,鄧繼輝.打造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學團隊以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師資隊伍建設系列研究之一[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22):47-48.
[8]錢婧婧.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0):39.
[9]李娟.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8):117-118.
[10]吳永強,朱迎玲,劉彥柱.淺議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等工程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高教學刊,2016(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