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譽曉
【摘要】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說:“兒童音樂教育首先應該用更純潔的真正民族民間音樂作為重要材料,因此,音樂教育必須根植于民族音樂藝術肥沃的土壤,認真挖掘民間音樂的優秀內容,探究教學之式,進一步活躍中小學音樂教育,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說學習民族音樂文化可以使中小學生了解中國音樂之美,增加愛國情懷。
【關鍵詞】民族文化;民族經典;民族樂器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我們學院有藝術惠民這一項活動,我們大創組的人員也積極參與了這項活動,有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完成這個項目。在學生們的眼中,學習樂器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更何況是學習民族樂器。為了讓學生感覺學習民族樂器不枯燥,我們在傳承中做了幾個小小的改變。
我認為興趣是學習的敲門磚,培養學生們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是很重要的。那么我們怎樣培養學生們對民族樂器的興趣呢?首先我們要組織學校學生舉辦一個“傳承民族樂器”的黑板報大賽,通過這個“傳承民族樂器”的黑板報大賽學生們會查找一些關于民族樂器演出的視頻、圖片、文字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和喜愛。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樂器。然后我們會在學生課間操、吃飯的時候播放關于民族樂器的廣播,這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接觸民族樂器,從而增加學生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最后我們在學校的大禮堂中演奏民族器樂曲《金蛇狂舞》,給學生們次介紹每一件樂器的音色,它在民樂團中的職責。讓學生更加了解民族樂器,喜愛民族樂器,對民族樂器產生興趣。
民樂團(民族管弦樂團),是中國近代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在模仿交響樂團編制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樂隊。在中國大陸稱為民樂團,在臺灣稱為國樂團,在香港稱為中樂團,在新馬稱為華樂團。現代民樂團分為四大聲部,即拉弦、彈撥、吹管、打擊。下面進行逐一介紹。(一)拉弦聲部是以胡琴為支撐的,是民樂團的靈魂。其內包含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和低音革胡。(二)彈撥聲部是民樂團區別于交響樂團的重要特征。交響樂團中除了豎琴和小提琴的撥弦之外很少使用彈撥樂器。但是民樂團中彈撥聲部十分重要,包括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以及箏和揚琴。在一些曲目中還有使用三弦的,常由阮演奏員兼任。(三)吹管聲部的主要樂器是笛、笙、嗩吶以及管。(四)打擊聲部的樂器則五花八門,常用的有排鼓、中國大鼓、板鼓、堂鼓、定音鼓、軍鼓、鈸、吊鈸、小鑼、大鑼、云鑼、木魚、磬、梆子、鈴鼓、三角鐵、風鈴、木琴、鋼片琴等。至于擺臺的方式,各團差異較大,但一般打擊樂距離指揮最遠,然后是吹管。拉弦和彈撥聲部的排列,大體有兩種方式:一是高、二、中胡在指揮一側,彈撥和低音拉弦樂器在另一側。另一種是將彈撥放在吹管前面,然后拉弦分布在指揮兩側。
在選樂曲的時候我們選擇了《金蛇狂舞》這首樂曲。這首樂曲有中國節日的歡騰氣氛和濃郁的中國特色。同時它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背景音樂。我們在教學民族樂器運用了幾個小方法(以《金蛇狂舞》為例):
(一)上課之前,我會給學生放《賽龍舟》的視頻,使學生對龍舟競賽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學生看過《賽龍舟》的視頻后會增加對《金蛇狂舞》樂曲的興趣。
(二)放完視頻后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們主動發言,用語言這門技巧表現出他們耳中、眼中的世界。給予發言的同學積極肯定。然后再給學生講解《金蛇狂舞》的創作背景。
(三)使用打擊樂器(如手鼓、小鑼、木魚、三角鐵等),通過強有力的節奏讓學生感受《金蛇狂舞》的鑼鼓喧天,歡樂喜慶的氣氛。
(四)在排練時,我們分聲部排練,相互對比,表現較好的聲部會給予一定的獎勵。使他們具有競爭的意識。馬卡連柯曾說過:“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就這樣,競爭使學生懂得拼搏,而希望則使學生永遠充滿信心!”
(五)增加學生們對自己演奏的信心,我們在檢查學生演奏的聲部時,要多說他們演奏中的優點,少說演奏中的不足,給予學生積極的肯定,讓他們自己有信心演奏好這首樂曲。
(六)最后要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舉辦一個民族音樂節,讓學生上臺表演自己這段時間學習的樂曲,感受自己努力之后的快樂。
民族文化走進校園,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華傳給中小學生,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熱愛中國民族音樂,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增加學生愛國的思想感情。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了沈陽師范大學2017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資助(項目編號:20171016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