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娟
[摘 要] 隨著國家對運動員文化水平的重視,各體育學校進行文化課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這也成為體育運動學校改革的重難點。以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為例,探討如何利用“互聯網+”來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體育學校的文化教學水平,使體育運動學校的文化課教學和體育訓練相適應,促進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水平,使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關 鍵 詞] “互聯網+”;中職體育;文化課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70-0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利用網絡隨時獲取需要的各種信息,這種現代化的手段也對體育運動學校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各體育學校也在探討如何利用互聯網來改變文化課的教學現狀,提高文化課的教學質量。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就是其中之一,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屬于一所全日制中等體育專業學校,附設中專三個年級、初中三個年級及試訓班等教學班,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學校設辦公室、訓練科、教務科、學生科、總務科、場館科等行政部門,設置了籃球、舉重、跆拳道、拳擊、柔道、摔跤、射箭射擊等競技體育項目,初步構造了深圳市競技體育重點項目布局和后備人才的梯隊建設,成為備戰省運會和全國城市運動會的主力軍。學校中專班學生所學專業為運動訓練。由于讀訓矛盾的存在,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欠佳,這種不良循環也造成學生忽略文化課學習的想法,這種矛盾在體育運動學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在互聯網時代下對文化課的教學進行改革是值得研究的。今天,我們從體育運動學校的現狀來入手分析,討論互聯網時代對體育學校文化課的影響以及在互聯網背景下對體育運學校文化課進行改革。
一、體育運動學校的現狀分析
隨著國家對運動員文化水平的重視以及對運動員學生終身發展的考慮,各省市一級的體育運動學校開始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專文化基礎課的教育,利于運動員學生通過單招單考等方式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就讀。但由于教學期間有外出比賽和集訓的特殊需求,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就會被暫停,造成體育學校的學生文化課基礎都很差。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針對這個情況提出在抓好普通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決定利用“互聯網+”的機遇,彌補這種學訓之間的矛盾,提高在校和外訓學生的文化成績。在此之前,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也曾經嘗試過使用信息化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文化學習水平,但由于沒有系統性的對網絡學習進行掌控,只是零散的購買和使用一些教學軟件系統,對于網絡學習也沒有必要的信息反饋,導致教師增加了工作量,學生卻不愿在網絡上學習的情況。另外,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是寄宿制,學生來自于全國各地,家長很少會到學校來,文化課教師不去聯系家長、沒有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來。缺少了家長的參與也是網絡學習的一個漏洞,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可以打破這種空間上的限制,使家長在家就可以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當中,對學校來說是一種監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
二、互聯網時代對體育運動學校文化課教學的影響
(一)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互聯網在我國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同時,互聯網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現在我國的互聯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大眾化。根據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我國網民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4.5%。從2000年到現在,中國互聯網的規模化已經形成,而且正在快速發展。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人們不論是學習方式還是生活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現在的人們離開了互聯網已經無法很好地生活和工作,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社會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我國網民的總數近三分之二是30歲以下的青年,這一數據也證明在中職體育學校的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是正確的。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們也更傾向于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把互聯網運用到體育學校的文化課教學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互聯網對體育運動學校文化課教學的雙向影響
體育運動學校是中等專業學校,并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與其他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在很多方面是有區別的,體育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是文化課程與體育訓練同樣重要。課程安排都是上午安排文化課、下午安排訓練課,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課班級上課,但是當有比賽的時候,文化課就會被暫停,集中訓練學生的專業,為比賽做準備。這種情況就造成了很多學生主觀上忽視文化課的學習。但是如果學校利用互聯網進行文化課的教學,就可以避免文化課被忽視,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跟上文化課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內容,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調控學習的時間,輕松地完成文化課的學習。互聯網可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求知和學習的空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這些既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提高文化課的教學效率。但是,任何實物都有其雙面性,互聯網也不例外,它同樣是把雙刃劍。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接觸到互聯網,它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很多學生過于依賴互聯網,對要學習的內容不預習也不復習,對教師的問題或者是教師布置的作業,不是通過翻閱課本來完成,而是通過互聯網搜索答案,自己不去思考,簡單機械地借用網絡知識。這種情況使一部分學生形成了錯誤的學習習慣,只要有問題不經過思考直接上網搜索答案,長期如此,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學生在文化課上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三、互聯網背景下對體育運動學校文化課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在互聯網時代,教師首先要堅持學習
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文化知識進行“充電”,利用網絡上優秀的教學資源,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文化課的教學水平。體育學校的學生對文化課的興趣往往不會太大,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厭煩情緒,因此文化課老師的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首先要使自己的理念發生改變,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在文化課上利用互聯網讓學生觀看奧運賽事,在觀看過程中和學生進行討論,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明白無論什么學習都要堅持,滲透文化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逐漸了解不僅要學好專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也同樣重要,不能做“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這樣相比枯燥的文化課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和學生有互動,只能在課堂上給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有限。但是互聯網大大彌補了這一缺陷,老師可以充分和學生利用互聯網交流,隨時為學生解決難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能得到及時解決。交流增加了,老師對學生的了解也增加了,老師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