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白
[摘 要] 讓生活走進化學課堂,應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將教學實踐和學生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以正確的思維和方式去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解決問題,提升化學學科素養。化學教學應適應社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 鍵 詞] 中職化學;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78-01
一、中職化學課程的困境
中職化學課程涉及的化學物質、化學現象、化學變化、性質用途和化學實驗對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樹立正確的科學學習態度具有深刻的影響。
中職化學教學的特殊性在于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近年來,中職化學教學不斷從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兩方面著手進行改革,以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但是多數中職學生在初三階段都不重視學習,而化學是初三新開設的課程,所以很多中職生連化學最基礎的元素符號都沒掌握好。進入中職學校,學生對化學有畏難情緒,克服困難的意識淡薄。作為基礎課,尤其是醫藥、化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僅一年的時間內要完成化學學習任務并讓學生學以致用,顯然困難重重。
二、化學課堂生活化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要讓生活走進化學課堂。化學生活化的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是當前中職教育的一大難題。教材中生活化教育過于零散且受限較多,化學生活化資源利用不足導致教學資源浪費。將課程主題和課程內容生活化,對常見的主題類型進行分類,并以課程開發的標準性、基礎性、思想性、時代性、拓展性、邏輯性為原則。研究化學和生活實際之間的關系,以教學生活化提升學生對化學的認知,使學生有親近感、熟悉感[1]。利用生活經驗進行情景導入,善用身邊資源使探究材料生活化,捕捉生活素材將活動內容生活化,回歸生活實踐使拓展應用生活化,以提升中職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化學課堂生活化的應用
化學課堂教學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切合社會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引導探索并展開深入研究以獲得相關知識和經驗,找到化學學習的切入點,促進新知識的形成。
(一)巧借生活知識,打破片面認知
中職生還不能辯證地看待問題,需要老師正確引導。巧借生活知識,打破學生的片面認知,從而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例如,在講到化學知識《食品中的添加劑》時,很多學生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停留在媒體曝光的負面新聞事件中,對添加劑的認識相對負面。借助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印象,從食品添加劑的組成、性質以及使用的必要性入手,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
我讓學生走進超市或以家中購買的食品為研究對象,對配料中的食品添加劑做進一步了解,并對其進行分類,對不同種類添加劑的作用設計探究活動,對化學食品添加劑的防腐、改善食品感官和食品狀態等性質進行探究實驗。設計色素分離實驗,了解人工添加色素的色層分離,并觀察其三原色。最后總結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必要性和用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二)提供實踐平臺,科學指導生活
中職化學中很多化學實驗源于生活需求,適用于生活問題的解決。對于此類實驗,可以取材于生活來設計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實踐。
化學教材中《pH與生活和生產》這一節研究的是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關于溶液的pH測試是和生活緊密相關的話題。教師可以取多種溶液,在課堂上讓學生測試它們的酸堿性。比如,普通的自來水、雪碧、可口可樂、酒精溶液、茶水等,通過對以上不同溶液pH的測試,讓學生清楚不同溶液的酸堿性。之后設計對比實驗,通過“解酒”實驗,對比酒精溶液在實驗前后溶液顏色的變化,判定溶液的酸堿性,提示學生長期飲酒會破壞體液的酸堿性,體液酸化,不利于身體健康。而酒后飲用堿性離子水可以將身體內的酸素以及酸毒進行中和。碳酸飲料呈酸性也會使人體的體液酸化,而維持體液呈弱堿性可提供健康的體內環境,所以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可以深刻地體會到經常喝碳酸飲料的危害,便會自覺少喝碳酸飲料。
溶液的pH實驗的設計目的是借助簡單、安全的儀器和工具,為學生提供親手鍛煉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對生活中不同渠道的溶液進行pH測試,發揮化學知識的實用作用,用化學知識指導生活[2]。
(三)鼓勵化學回歸生活,學以致用
化學教學應適應社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對中職生來說,學會應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如,在《硬水的軟化》的學習中,我導入了廚房水暖水垢堵塞嚴重引發爆炸的事故,通過生活中真實的爆炸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硬水的危害,從而引出如何科學鑒別硬水并進行軟化處理。水垢的主要組成物質是鈣鹽鎂鹽沉淀,硬水是溶有較多鈣鎂物質的水。日常生活用水未經處理多為硬水,鈣鹽鎂鹽沉淀造成水垢,會妨礙熱傳導,存在安全隱患。學生通過學習硬水的鑒別和軟化,都饒有興趣地用自己家里的自來水做起了實驗。
讓生活走進化學課堂,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將教學實踐和學生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讓生活走進化學課堂,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提高學習的參與度;讓生活走進化學課堂,讓化學服務于生活。
參考文獻:
[1]賈超.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現狀及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247-248.
[2]張筠.生活化教學在中職化學課堂中的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