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菲,劉嫄,韓愛霞,孫文哲

[摘 要] 在介紹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培養現狀及“慕課”的由來和發展史的基礎之上,分析了現階段“慕課”平臺在酒店管理方向應用上的不足之處,深入探討了如何借助“慕課”平臺搭建完善的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培養體系。認為通過這種教育改革,讓更多酒店人低成本或無成本地享受酒店管理優質的教育資源,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關 鍵 詞] 慕課;酒店管理;網絡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36-02
一、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
(一)實習期間,學生缺少統一的學習時間和完善的教學環境
酒店行業特殊的從業背景造成了實習生的上下班時間較機動靈活。有些崗位上班時間相對固定但有些崗位可能需要輪崗,工作時間段不固定,這就導致每個人的空閑時間都不一樣。因此,有時酒店的一些技能培訓不能覆蓋到每個實習生身上。
(二)理論對實習的指導作用不明顯
學生脫離了學校的教學環境,到了實習酒店,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習需求。在校時學到的一些理論和技能對實習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在實踐中還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必須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這就造成了老師教學與學生實踐相脫離的結果。
二、“慕課”教學模式
(一)“慕課”的由來和發展
MOOC這個術語最早是在2008年由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s聯合提出來的。自2008年之后,很多教育工作者、教授都嘗試了這種課程形式,出現了大量的MOOC計劃[1]。201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兩名計算機科學教授創辦了大規模免費網絡課程項目Coursera。edX是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于2012年4月聯手創建的又一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平臺。同時,MOOC課程在中國同樣受到了很大關注。2013年,由清華大學主導,打造了全球首個中文版MOOC平臺——“學堂在線”。2014年5月,由教育部主導,網易與高教社“愛課程網”合作推出了“中國大學MOOC”,是目前我國影響力最大的網絡教育平臺。
(二)“慕課”在實習生培養上的優勢
1.平臺優勢
MOOC依托的媒介是網絡,最大的特點是開放,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興趣選擇課程和老師,花費最少的代價獲取最優秀的課程資源。這種新教學媒體的使用也會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與實用性,使更廣泛的實習生人群得以接受。
2.方式優勢
相對于傳統課堂的授課教師,慕課的設計者與講授者對課程的內容和形式有更大的選擇權,他們可以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將課程內容根據知識點進行整合和分割,不必拘泥于教科書。因此,課程內容往往是短小精確的。實習生可以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隨時隨地切換學習與工作模式,學習地點、時間及內容更加靈活。
3.效果優勢
從大量文獻和課堂教學實踐分析報告中,我們知道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的比率非常小。學生只有通過參與討論、動手實踐、立即應用或教他人的互動式教學,掌握知識的比率才能達到50%以上,分別是50%、75%和90%,這就是著名的“學習金字塔”理論。抓住學生在實習這一“黃金期”,在實踐中教學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達到教學目的。
(三)國內外主流“慕課”平臺的對比研究(以Coursera、edX、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為例)
Coursera、edX、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是國內外影響力較大的幾個MOOC平臺。目前現有課程數量均在1000以上,筆者在這四個中英文平臺上分別輸入關鍵字“酒店管理”或“Hospitality management”。其中Coursera搜索到的結果最多,帶中文簡體或繁體字幕的課程數目為44門,但分析發現,僅有ESSEC商學院開設的9門課程為有效搜索結果,其他結果均是包含“management”關鍵字的其他類別的管理學課程。edX中的搜索結果中包含9門有效課程,其中5門是未開放課程。學堂在線平臺的搜索結果中顯示有3門相關課程,其中僅有一門來自edX平臺授權的課程為有效搜索結果。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搜索結果顯示有3門,與酒店管理專業相關的課程僅有南京旅游職業學院開設的“前廳服務與管理”這一門,如下表所示。
(四)“慕課”在“酒店管理”方向上的局限性
MOOC模式與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培養的融合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幾個平臺的對比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現有的國內外主流MOOC平臺都存在著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資源較為匱乏的現象,課程數量較少,類別相對單一。大多數平臺雖然都可以支持電子證書,但這一政策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的影響力和帶動作用并不明顯。
綜上所述,針對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的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十分必要。
三、“慕課”在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培養上的應用設計思考
(一)完善以實習能力為導向的教學體系,填補“慕課”平臺酒店管理專業領域課程空白
1.完善課程架構體系
實習生的酒店管理教學體系中主要涵蓋:(1)專業平臺課:前廳服務與管理、飯店英語、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飯店人力資源管理、飯店信息化管理;(2)專業擴展課:溝通技巧、飯店督導、企業特色與文化、社交禮儀等。在實際實習過程中,實習生還會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遇到很多突發情況。通過個性化網絡教育平臺的搭建,我們可以豐富教學課程,并針對課程配以權威的電子學習資料。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與當前工作相關的課程進行學習,通過學習資料也能夠加強理解和記憶,提升學習質量。
2.優化課程設置
實踐教學課程設置要基于工作任務,課程設計者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酒店實際,結合不斷發展變化的行業服務規范和酒店各運營部門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來進行課程設置。需要說明的是,課程設置雖基于工作任務卻不能局限于任務的完成,更應該讓實習生從管理者的視角加深對行業規范與專業相關理論的深入理解,實現雙贏。
(二)建立平臺下互動獎懲機制,解決線上教育學習積極性低、堅持率不高問題
1.打造陪伴式組隊學習模式
利用微信、騰訊QQ等平臺下社交軟件,高職院校老師可以與本校報名參加課程的學習者建立交流群,以直播課程的起止時間為節點。在課程結束之前,教師在固定時間向群里拋出幾個問題,學習者踴躍作答。針對教學視頻的重點、難點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大家可以在群里充分討論,教師陪伴指導。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成功的第一步,這種陪伴式學習方式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建立獎懲制度
筆者通過對目前網絡上多個有影響力的慕課平臺調查研究發現,有些平臺可能會針對學習者的日常表現和參與程度發放相應證書。但鮮有平臺可以折抵大學學分。實習生的身份比較特殊,兼顧企業員工與學校學生雙重身份。高職院校可憑借實習生身份的特殊性出臺相應的獎懲制度:(1)完成一期完整的網絡課程后根據課時量的多少折抵選相應選修課學分;(2)課程直播期間未完成半數課時的學習者,在課程結束后取消回顧當期課程的權限。這樣既提高了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學分未修夠的問題。
(三)進行階段性數據分析,多頭反饋量身打造學習計劃
人們已經進入數據爆炸性增長的全新時代——大數據時代。MOOC和大數據這兩者代表著兩種事物的全新發展方向,又都是基于網絡技術,可謂同根同源。通過對比不同授課教師不同課程的關注度與點擊量可以分析出哪一學科、哪一模塊難點與疑點更多,學習者的興趣更濃厚。通過對比由不同授課人講授相同課程的視頻,可以將視頻學習者的學習行為量化為視頻快進次數、視頻回放次數、學習時長這三組量化指標。一段視頻如果多次快進,則說明視頻學習難度低,當然老師講述的也一定是條理清晰、便于理解;如果多次回放,意味著視頻難度較大或老師講述不夠明白。對線上視頻的數據分析可以直觀地反饋于教師的下一步教學,打造與實習生學習需求契合度更高的教學計劃。
四、不足與展望
“慕課”自2008年第一次被提出到現在,也是經歷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逐漸完善的過程。本文所提出的建設方案主要以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為背景建立起來的網絡教育體系。但是實習生實習存在著區域不平衡性、實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實習內容、考核方式的差異,企業之間、高院之間、企業與高校的深度合作融合也是掣肘網絡教育發展的一大障礙。因此,下一步打造區域性甚至是覆蓋全國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的網絡教育課程體系標準很有必要。
綜上所述,網絡教育在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的培養體系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將為我國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的培養提供新的發展契機。
參考文獻:
劉冬梅.慕課(MOOC)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5,29(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