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琴
[摘 要] 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鄉土文化,是一個地方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化長期積淀而形成的產物。鄉土文化多樣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對中職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就鄉土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分析了鄉土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及鄉土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總結了鄉土文化在語文教學中對老師及學生的督促作用,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運用。
[關 鍵 詞] 鄉土資源;中職;語文教學;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228-02
一、引言
語文教學在中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學過程并不僅僅是簡單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本地鄉土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等特點,積極引導、教育學生,讓學生了解語文教學的目的及意義,同時也深入了解鄉土文化資源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審美能力和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將語文教學與鄉土文化相結合,建立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
二、鄉土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拓展了語文教學思路
鄉土文化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具有地方特色,而語文教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適時地向學生介紹鄉土文化,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具有更廣闊的思路,在了解家鄉文化的同時,拓展語文教學的思路。
(二)充實了語文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資源來自于多個方面,民族風情、地方方言、歷史文化遺產等都是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時間的洗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了一些共性的內容。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鄉土文化,增加了其教學的豐富性和廣泛性,同時也使鄉土文化更具活力。
(三)豐富了語文教學方法
一味地被動講授語文知識,只會增加學生的厭倦感。將鄉土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增加了語文教學的方式,視頻展播、專題講座等教學方式被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開發。
三、鄉土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以鄉土文化為內容豐富中職語文教學
想要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別出心裁的導語。好的導語可以在上課伊始就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被導語內容吸引,就會激發他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老師在課堂上也比較好引導。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通過營造場景進行語文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借助有關的鄉土文化,設計類似的場景,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籠統地朗讀文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有的學生壓根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根據文章內容,播放相關視頻,通過情節再現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感情及意圖,學生在感受到文章魅力的同時,也將語文知識更好地印在了腦海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也可以拓展一些相關文章進行比較,結合當地鄉土文化,讓學生覺得就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更愿意去學習、去探索,從而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比如,老師在講解《月是故鄉明》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中職語文教學的各種優勢,將鄉土人文資源的宣傳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介紹一下當地著名的歷史文化特征和歷史文化遺跡,鼓勵學生在假期的時候親自去當地的歷史文化遺跡進行參觀,用現實的體驗去感悟家鄉的獨特魅力和歷史文化特征,進而體悟到先人們的智慧。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使中職語文教學的內容更為豐富,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充滿鄉土文化特點的中職語文教學途徑。另外,作為教育工作者,還應該進一步挖掘各類鄉土人文資源,然后根據中職語文的實際教學需求,將兩者充分融合到一起,構建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結構,從而實現鄉土資源與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
(二)將鄉土文化融入中職語文教學
閱讀是中職語文教學的內容之一,將鄉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情節緊湊、圖文并茂的文章一般都會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從不愿意讀,到愿意讀、主動讀,是一個很大的轉變過程。積極向上的鄉土文化資源,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經驗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了解本土風情的同時,也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通過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鑒別能力,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不再是停留在了解鄉土文化的表面。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加引導,篩選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鄉土文化閱讀資源,讓學生讀懂、讀透,多問為什么,學會分析文章內容、情節及作者表達的意圖,了解文章背后的真正意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比如,老師在講解《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提前拍攝或者搜集一些具備本地特色的建筑物的照片,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建筑領域中“反復與變化”的特點。這樣做的話,不但實現了鄉土資源與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也創新了課堂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語文教學的內容,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另外,也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去收集相關的圖片,也可以鼓勵學生親自拍攝照片,讓學生在拍攝照片的過程中感悟到鄉土文化的魅力。這樣做的話,學生就可以將自己拍攝的照片拿到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展示,不但促進了鄉土資源與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也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借助網絡信息化手段運用鄉土文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已經逐漸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改善了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目前開發的電子教材給中職語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利用音頻、影視等全方面展現教學內容,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信息化,結合鄉土文化資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時空的魅力,探索遠古文化的奧秘,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軟件實現資源共享,快速獲取所需的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以及探索創新的精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比如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各類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鄉土文化資源,將其作為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內容,既促進了鄉土資源與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又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去查找和收集各類鄉土文化資源,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從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另外,還可以給學生布置關于家鄉民俗和家鄉風光的作文練習題目,讓學生利用網絡去搜集各類鄉土文化素材。這樣做,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將鄉土文化資源和語文教學充分地結合。總之,通過鄉土資源與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家鄉文化的魅力,感悟到鄉土文化資源的豐富多彩。
四、結語
綜上所述,鄉土文化資源不僅具有豐富的內涵,對中職語文教學也具有重要意義。在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融入鄉土文化資源,不僅是對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充實,而且也拓展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思路,豐富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方法。語文老師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具有重要作用,在引導學生了解、探究語文知識的同時,融合鄉土文化資源,也促進了自身的轉變,不僅是對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而且幫助學生成為對鄉土文化了解的引導者和開拓者,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蘇春華.淺談鄉土資源在農村中職學校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24):37-38.
[2]倉學斌.聲音[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版),2016(3):2.
[3]吳長海.中職語文教學中鄉土文化資源的應用[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版),2016(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