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目前,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建設教師、學生的網絡教學空間,基于這一平臺建設,尤其對五年制高職學生來說,如何通過教學空間建設提升《天然藥物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 鍵 詞] 天然藥物學;網絡教學空間;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48-01
五年制高職《天然藥物學》課程,將《藥用植物學》《生藥學》和《中藥炮制學》3門課程進行優化組合,凸顯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貫徹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崗位能力為本位的職教理念。五年制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相對薄弱,而網絡教學空間的興起與發展,給教育教學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將課程建設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充分發揮網絡空間教學的優勢,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為網絡空間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已成為教育教學與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為此,結合信息化背景下學校教師、學生網絡教學空間的建設,對如何促進《天然藥物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筆者做了以下探究。
一、注重打造個性化的網絡教學空間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學校教師人人開通教學空間,學生在手機客戶端、電腦終端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或許在教學空間最初的開放階段,學生出于好奇,會很愿意點開每位教師的教學空間進行查看教學資源與自主學習,但隨著教學空間數量的增多,如果還僅僅是教學信息化資源,如教學課件、視頻及電子教案的堆積共享,甚至同課程教師的教學空間內容幾乎相同,時間久了學生會覺得乏味,并產生視覺疲勞。為此,課程組內教師采取了“同內容資源共享,每人牽頭個性板塊”的做法,如教學用課件、參考學習資料課程組教師間實行統一共享,其他按照課程組教師所擅長的專業相關板塊,如藥用植物學(就生活中常見藥用植物)、執業藥師資訊、藥事管理與法規、中藥炮制及醫院、醫藥企業的真實案例等相關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圖文資料定期上傳至網絡空間,以輔助教師打造個性化的網絡教學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常態化的網絡教學空間互動有助學生學習興趣的持續性
網絡教學空間在建設過程中,資源內容的豐富多彩與實用性是實現網絡空間教學互動的前提條件與基礎。同時,教師定時、不定時地與學生進行網上教學空間互動也是促進學生持久保持學習興趣的保障。在課前,教師結合學生的前期學習情況及專業知識技能掌握的基礎,發放饒有趣味的學習任務書,并根據項目任務的難易程度,在線設立自由分組和在線推選任務組長的趣味性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不單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隨想地進行,與教師互動更是可以隨時且親切友好地進行。也有研究顯示,在網絡教學空間中,不同模塊的學生點擊率會有所差別,甚至差異較大。相對而言,討論區較為受學生歡迎。同時,教師不時出現在教學空間,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或是評論回復學生的所學所想,也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小主人,產生被關注、被重視的學習體驗幸福感。
三、網絡教學空間呈現學生作品助推學生學習興趣與效果的提升
網絡教學空間,除了可以打破學生學習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外,更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窗口。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完成的作業、作品只能進行班級內相對小范圍的成果展示,而網絡教學空間所提供的更為廣闊的展示平臺。教師選擇常用且人們日常中比較關注的中藥,如人參、川貝、黃芪、首烏等,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的基礎上,制作相應的中藥材或飲片真假鑒別、使用注意等圖文資料,對制作精美的可以作為用藥常識對外宣教的素材與資源。在學生制作與展示作品的過程中,既讓學生復習回顧了所學知識點,又促使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斷搜索相關資料,拓展了知識面,并了解到人們實際用藥情況,還可以增強學生信息化技術能力,如PPT、圖文軟件的熟練應用。通過展示與交流,學生也會擁有學習過程中自我價值得以體現的成就感。
四、教學資源在網絡教學空間共享有助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學效果的提升
教學空間不但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間,也是教師對外展示自身教學情況的窗口。在互動、共享、完全開放同時又是實名制的空間里,教師自身的專業背景、所制作的課程資源、專業與教學水平,甚至個人興趣愛好,教育教學工作的理念和態度等都展現在同事、同行、學生,乃至社會大眾面前,這無形中也促動了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水平。在制作課件、制作信息化資源時,教師對內容的準確性、專業性以及實際效果會更加重視。為此,透明公開的空間教學也有助于升華教師的責任心,教師的責任意識會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向更高的境界,無形中促進了教師的自覺性,鞭策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境界。
綜上所述,伴隨著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在網絡教學空間建設過程中,筆者及課程組教師以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為抓手,通過積極打造個性化網絡教學空間,展示交流學生作品、教師教學資源,不斷激發了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助推了教師專業成長,收到了雙向促進——促進“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教學相長、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甘柯林,譚雄斯,劉燕.開放式教學在天然要學學教學中的開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5,12(23):39-40.
[2]顏珍平,顏謙和,陳承歡.網絡空間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13(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