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隨著醫改的日益深化,醫療衛生體系管理進入到全新的改革和發展階段,醫療機構面臨的運營風險無處不在,既有經濟業務各環節上的舞弊風險,又有經營過程中可能遭遇的財務危機,以及醫療服務市場社會資本準入、專家和技術的競爭等風險。本次研究以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現狀為基礎,對廣泛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研究相應對策。
關鍵詞: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和對策
在現行醫療體制下,醫療機構獲得的財政補助有限,主要靠經營收入維持運營,市場風險不斷擴大,存在一些管理問題,勢必對醫療服務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將制度落實到位,避免部門間各自為政、相互推諉,防止核算與經濟事項脫節、業務與會計脫節,保證國有資產和衛生事業資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一、醫療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醫療機構內部控制建設過程還處于起步階段,內部管理水平相對不高,財務管理基礎薄弱。根據《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可知,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建立起適合自身特色的內部控制體系,但在具體管理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
(1)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當前在整體管理階段,結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落實,建立適合本單位業務特色和管理要求的內部制度不夠完善,同時現有的內部制度尚未及時更新。考慮到具體內部管理的要求,操作和制衡機制不完善,管理制度松弛導致會計控制工作薄弱和財務管理混亂,直接對管理質量造成影響。以項目審批為例,在項目論證和審批流程中存在管理漏洞,易滋生腐敗問題。
(2)內部控制執行意識不強。醫療機構長期沿用傳統的經驗式管理,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難以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結合現代醫院管理發展模式可知,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等因素對內部控制實施的影響,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敷衍了事,將直接影響醫療服務質量,影響管理效能。
(3)財務管理存在薄弱環節。財務管理的重點和關鍵是資金管理、會計核算和監督,反映收支總額和資產變化。由于財務制度不完善和監督不力,管理和控制弱化,存在賬目混亂、財產不實和數據失真;由于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出現記賬隨意、資金使用手續不清、會計資料缺失等問題。
(4)預算控制管理不夠嚴格。近年來,醫療機構在預算控制方面存在著預算管理權責不明、編審不嚴格、執行不認真以及監督不力等現象,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會造成管理上的失誤。由于財政對醫療機構的預算資金有限,除了人員經費和衛生事業經費,還涉及三公經費和重點公務支出等費用,預算執行隨意性較大,可導致經費不足等現象,增加財務管理難度。
二、加強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的相關對策
按內控規范對單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自我評價,針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提高執行力,促進醫療機構公共服務效能和內部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1.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內部流程控制
完善現有的制度,找準關鍵環節和風險點,將內部控制規范涉及的制度和規定合理地嵌入業務流程中,促使各部門之間更好地形成合力,實現信息共享和實施監控。為提升醫療機構整體的控制水平,要確定權責關系,保證職責履行的合理性,發現內部控制體系中的缺陷后,及時進行更新改進,實現合理化控制。
2.提升工作人員素質,強化內部控制執行意識
重視專業素質的提升,提升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素養結合起來,定期進行業務培訓,更新現有的知識體系。結合經濟運營和財務管理,制定工作目標績效考核細則,按照評分標準,明確考核的落實。此外,內部控制的執行意識,需要有效的監督來保障和強化。考慮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加快設置單位內部審計崗位及內部審計機構,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加大內部審計建議權和意見的執行力,針對醫療機構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預算、資金收付、設備與耗材采購等重要業務進行審計,使每一個環節都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進而強化單位上下對內部控制體系的認識。
3.加強財務管理與會計控制,實現與經濟運營的有機結合
在財務管理控制階段,提升財務部門的控制意識,加強會計檔案管理,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程序。在強化會計基礎工作階段,明確會計管理的責任歸屬,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按照財務規章和會計準則等要求,重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強化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制定符合內部管理的考核標準,滿足應用要求。此外,按照財務內部控制標準,通過信息化建設來對經濟活動進行約束,可降低人為因素影響,有效防止舞弊。
4.加強預算管理,規范預算執行
醫療機構的預算控制工作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方面,涉及醫療機構的各部門及全部經濟活動。建立合理的預算控制方法,凸顯預算控制要點,滿足內部控制需要。具體如下:
(1)完善預算體系。為了加強醫療機構的預算控制,根據《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可知,預算控制范圍要涵蓋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調整、分析、考核等全過程。在整個落實階段要做好預算控制和管理工作,單位的一切收入、支出必須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預算管理體系對醫療衛生事業管理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在落實階段摒棄原有管理模式,做好預算分析并結合單位實情引進績效管理方式。
(2)完善問責機制。為保證預算周期每個環節安全、規范、有效地運行,建立預算工作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權限,確保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
(3)預算執行管理。收支情況直接影響著預算的執行效果,在落實階段要做好具體管理工作。按照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實施,積極合理地組織收入,不亂收,不錯收。根據內部控制管理的準繩“預算為主線、資金管控為核心”可知,在預算管理中確定合理的編制計劃,做好資金使用的科學性和計劃性等精細化工作,才能降低偏差。
三、結語
醫改的一大重點和難點就是建立和完善現代醫療機構管理制度。醫療機構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是以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和監督為中心、以規范經濟行為為重點,有利于理順治理脈絡、分析風險,面對紛繁復雜的醫療服務市場,切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建立起科學的現代化治理體系,無疑是醫療機構治理機制改革方面的一種重大革新。
參考文獻
1.劉永澤,唐大鵬.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失誤操作指南(第三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
2.劉成光,張文宇,王愛華,蔣國棟.淺析如何加強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財會學習,2017,12(17).
3.楊文英,李丹,蔣洪洋.淺談衛生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完善.財會學習,2016,04(09).
4.朱胤,劉莉莉.內控浪潮:醫院內部控制實踐指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
5.蔣曉莉.淺議衛生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完善.現代經濟信息,2015,01(17).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