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鈺
【摘要】學生管理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社會輸出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的關鍵手段。在大數據思維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面臨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管理工作者需轉變自己的管理模式,以實現管理工作的轉型及發展。本文先對大數據進行簡要概述,然后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并探討了大數據思維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模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學生管理;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大數據在當前各行各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實際應用中,憑借著前所未有的方式洞察事物發展趨勢,影響人們知識架構、價值體系及生活方式。現代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前沿陣地,為了持續輸出創新型及實踐型的專業化人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就要在大數據思維視域的理念下,構建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以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及管理質量,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
一、大數據概述
大數據中的“數據”有著特殊的含義,一個數據為背后的背景數字、評論數字及對比數字的綜合。大數據屬于數據、技術及應用的統一,因此它不僅僅屬于信息技術的一種類型,更是一種價值觀、方法論。
大數據在當前的企業生產、企業管理、數據分析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人員管理及信息管理上,大數據所展現出的范圍廣、精度高等特點,為現代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幫助,因為對于現代學校管理而言,大數據起到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近幾年,隨著高校的擴招,高校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學生人數及學校面積也在不斷增大,這為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管理效率,很多學校在積極構建基于大數據的管理模式,嘗試運用信息技術及大數據模式解決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大數據思維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機遇及挑戰
(一)機遇
首先,大數據時代讓數據收集從以往的碎片化發展成全面真實化,借助多樣的信息獲取方式,為管理者提供全面、真實、客觀的數據信息。[2]同時,在數據收集的時候還兼顧非結構性及交互數據,讓高校不但可從多角度考慮所有信息,還可全面掌握事物的信息。
其次,大數據時代下,常借助計算機設備收集數據信息,且借助多渠道對學生在校信息進行收集,可真實反映學生本來面目,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性及真實性。
最后,數據信息的時效性在大數據時代下得到明顯增強。大數據技術可縮短學生面對變化的反應時間,并且準確收集學生變化的數據信息,以掌握學生思維動向的動態發展,這樣可讓管理工作者及時了解學生當前的情況,并以此制定出個性化的管理方案,以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數據信息更新換代迅速,然而,很多高校在管理模式上并沒有作出相應的調整。如信息不能匯總進行集中處理,導致學生管理經常出現重復工作的情況。在數據信息不斷完善過程中,很多高校購買符合學生管理工作的數據信息系統,但是,因為這是外校后者企業開發的,因此,系統的數據交換通用性常常不佳。[3]現有的數據信息繼承共享上存在著困難,這使得數據的利用率下降。與此同時,數據錄入工作中也經常出現數據維護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這樣常影響到數據信息的質量。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人員常過于強調信息系統技術,重點放在信息,不放在技術上,在業務處理系統的操作中也不重視在線分析系統的功用,這樣的情況常導致數據分析系統的建設忽略,無法應對時代的變革及高校發現需求。此外,在學生管理數據分析上也常常受到傳統思維的干擾。在大多數高校中,針對學生信息的收集還應用著傳統問卷調查與樣本數據分析研究,這樣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信息的準確性、合理性上有待提升。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基本都可以輸入到計算機中,傳統的調查方式顯然是多此一舉,如果不轉變必然會影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三、大數據思維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重構
在大數據的幫助下,高校學生管理過程可借助網絡信息及網絡通信平臺獲取海量的數據,如學生課堂、實踐、生活等數據均可匯入到大數據中,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
(一)構建全新的高校學生管理研究范式
在大數據時代下,精準與及時的大數據樣本,擺脫了對實驗小樣本或者調查問卷采集隨機樣本的依賴,面向的是更加全面的數據,這樣可以擴大潛在研究對象,獲得總體樣本,最大程度保證研究結果的客觀性與全面性。[4]在學生管理研究中,定量研究的效果經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學生思想多變性、隱藏性及復雜性常常使得量化工作變得異常困難。而在大數據的幫助下,可以將一些事物數據化,比如學生的思維、情緒情感、行為模式、溝通等均可以變成數據并收集起來,這些數據可以為學生管理領域定量分析提供巨大的幫助;同時還可以拓寬學生管理研究范圍,使得諸如學生思想動態、高校輿情、主觀幸福感、個體行為偏好等學生管理問題均可借助大數據進行準確的呈現。
(二)構建高校學生管理預測體系
在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學生管理中,收集并整合學生個人學習、日常生活的點滴,這些數據雖然看似雜亂無章,但反映學生的思想動態、情感變化及心智成長。[5]在實際學生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各種數據進行整合、挖掘與分析,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對學生未來一段時間的行為及思維動態進行預測。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可以構建學生管理預測體系。比如,中國計量大學為學生發放的校園卡,就可以將學生在校消費進行跟蹤記錄,這些數據可用于評估學生家庭狀況,形成預警系統以及時補充及了解可能存在經濟困難的學生,然后將這些信息反饋到學校的后勤中心,后勤中心通過分析、對比學生家庭信息后,判定學生是否真的面臨經濟困難并且給予學生經濟支持。該預測體系可以省去傳統助學金評比煩瑣過程,并且還可使結果更貼合學生實際。
(三)構建高校學生管理決策體系
大數據下的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決策行為同傳統決策方法有很大差異,管理者需通過收集及挖掘數據,綜合分析學生學習、生活等數據,以在最大時間獲得同學生實際相符的信息數據庫。這樣不但可以讓管理問題量化成實證事實,幫助決策目標及方案制定。同時,還可以實現問題的實時性及全面性,使得分析及決策具有動態性特征。[6]比如,針對高校校園突發事件,可將監控中獲得的事件發生過程發回數據庫,并且獲得同學生對應的信息數據,形成完整的突發事件信息匯總表,在分析決策時間后可制定應急預案,提高反應及處理能力。同時,若決策同實際偏差較大還可及時調整決策方案,以進行決策目標的有效管理。
(四)構建學生管理中思政教育新模式
在高校學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工作。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管理者可以充分借助大數據開放性、多樣性及互動性的特點,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的“云課堂”。在云的實踐過程中,首先針對教師及學生的重要信息進行收集,如教師教育背景、教學長項、研究領域等,學生家庭環境、測驗分數、興趣愛好等。在云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受教育時間、地點,且在接受教育的同時,還可對學生思想動態、政治水平等重要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及挖掘,讓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思政教育。云課堂可讓學校管理者、教師與學生從中獲益,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開展提供巨大幫助。
四、結語
總之,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及挑戰。因此,為了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對于管理人員,就需要考慮如何抓住大數據管理的優勢,采取合理的策略應對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的挑戰,以實現有效的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逐漸朝社會需求的方向轉變。
參考文獻:
[1]單耀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7(23):27-29.
[2]潘婷.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6):62-65.
[3]陳文,蒲清平,鄒放鳴.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轉變與應對策略[J].江蘇高教,2017,15(1):67-69.
[4]王鑫家.大數據思維在高校學生信息化管理中的支撐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34(7):47-50.
[5]左飛.大數據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路徑[J].中國統計, 2017,21(11):14-16.
[6]魏偉華.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個性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5(2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