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網絡也得到了普及,網絡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網絡環境下人們進行交流和分享一些生活的點滴,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高等學校作為人才聚集地,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更加廣泛,成為網絡發展的重要區域。作為網絡使用者的重要主體,大學生受網絡環境影響產生的負面情緒必須引起重視。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負面情緒;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信息化社會推動了網絡的發展,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網絡暴力、網絡惡搞等現象的出現使網絡環境變得復雜,大學生在利用網絡時也會受到影響。因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對網絡環境中出現的新事物比較新奇,渴望接觸,這些網絡新事物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和自身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創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使大學生在使用網絡時能夠正確地看待網絡新事物,促進網絡環境的優良發展。另外,網絡負面情緒是指利用網絡這種媒介在網上發表一些負面、消極的言論,進而影響其他網路用戶的網絡現象。網絡負面情緒包括對社會問題負面、網絡生活的負面以及對自身認識存在錯誤觀點的負面。大學生因網絡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雖然不能成為網絡社會的主流,但其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消極影響必須引起重視。
二、網絡環境下負面情緒的特征
(一)不準確性
網絡世界的虛擬化使用戶將真實情況隱瞞之后在網絡上發表評論和交流,大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把握自己的言行對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因為受到某種消極事物的打擊或影響,進而在網絡上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進行評價,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行擴散。基于此種情況,其發表的言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加之網絡世界的虛擬化,散播負面情緒也不會有人管理,這對大學生來說是宣泄情緒的最好方式。
(二)非主流行
在實際生活中,部分大學生經常遇到困難和打擊,其承受能力相對較弱,而網絡的普遍發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宣泄的渠道,他們會對社會生活的不滿和自身遇到的問題發表負面的言論。追根究底,這些言論并不是社會發展狀況的主流,新聞報社和電視訪談不會對其進行過多關注,很多網友也只是進行翻看,不會過多地評論,因此,這些言論不能反映網絡的主流輿論。
(三)偏執性
受網絡本身的特點影響,網絡言論也存在一定的偏執性,缺少理性,網民在進行瀏覽翻看的時候缺少對言論的深入分析,判斷言論的真實性,因此,網絡環境中經常出現一些過于偏激的言論。大學生在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時很難做到理性發表言論,而恰恰相反,他們會過多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不能根據真實的情況進行表達,更不能用全面和理性的態度進行實事求是的探討問題,使得網絡環境中存在許多負面情緒,影響網絡環境的健康發展。
(四)擴散性
在網絡環境大背景下,信息的擴散速度驚人,人們只需要在計算機上動動手指就可以迅速傳播,突破了時間和地域限制,帶有負面情緒的言論被迅速擴散和利用,對網絡環境和大學生的情緒產生很大影響。
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負面情緒的影響因素
(一)嘗試心理
網絡環境的虛擬性和開放性引起了大學生的關注,網絡平臺的進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評價,網絡的虛擬性使大學生不用考慮身份信息是否暴露,可以暢所欲言,對社會的現狀、對生活的不滿等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宣泄自己的情緒,這就促使大學生愿意接觸網絡并進行嘗試。
(二)宣泄心理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承受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不言而喻,在這種環境下,大學生往往將自己的情緒在網絡上進行宣泄,學習和工作、人際關系的矛盾和沖突,都是大學生進行宣泄的對象。網絡環境的虛擬性和互動性為大學生的負面情緒提供了宣泄和釋放自己壓力的場所。然而,網絡環境相對復雜,學生在宣泄負面情緒的同時必然受到其他言論的影響,這不利于大學生身心的發展。
(三)社會問題
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社會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貧富差距的增大、就業及失業等問題都是影響大學生負面情緒的因素。大學生處于一個容易沖動的成長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使貧富差距逐漸增大,網絡環境中出現的富二代等詞語時刻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因為這種詞語會讓大學生感覺努力和收獲沒有形成正比,對社會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嚴重污染網絡環境。另外,就業、失業也是不得不引起關注的話題。近幾年,大學生的就業率普遍不高,受我國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學生畢業后踏入社會有一種不適感,從學生到就業找工作會讓他們變得無所適從,在人才市場的模式和就業壓力的雙重打擊下,進而產生排斥和負面情緒。部分大學生一旦失業會長期處于迷茫狀態,對自身和社會產生消極情緒,對于偏遠地區的大學生,他們一旦失業,生活根本無法得到保障,這都是影響大學生發展的不利因素。而這些現象在網絡上隨處可見,大學生對來自社會的壓力承受能力相對較弱,他們無從宣泄,因此網絡便成為他們負面情緒的釋放場所。
四、解決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負面情緒的對策
(一)創設良好網絡環境,構建大學生網絡心理的引導隊伍
網絡環境是否安全對大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創設良好的網絡環境,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網絡上的事物和言論,促進大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實際情況是,網絡監督體系的發展還不夠完善,基于此種情況,要積極構建大學生網絡心理的引導隊伍,完善網絡監督體系,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積極引導,時刻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還可以對社會不良現象的看法予以消解,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正確看待網絡環境。
(二)加強網絡心理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大學生心理成熟需要一個過程,一些網絡負面信息必然會影響大學生心理發展。所以,可以通過網絡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學校設置網絡心理教育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并且進行相應的使用,明確現實與網絡的區別。與此同時,在開展網絡心理教育課程的時候,要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結合,對網絡心理教育的不足予以補充,有效提高網絡心理教育的成果。在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要將網絡道德當作教育的主要內容,將網絡道德內化成網民的個體思想意識,使其具有良好的網絡行為。除此之外,一定要把握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其發展動態,這樣才可以進行正確的引導,保證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對正確處理網絡環境帶來的負面情緒的影響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加強大學生綜合知識的積累,提高對事物的認知水平,把網絡看成是學習的方式,開拓眼界的工具,而不是沉迷于網絡環境。另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幫助大學生對處于網絡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清楚地認識到網絡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建立有效監控系統,優化社會網絡環境
網絡的迅速發展使網絡環境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因此,政府要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督,制定科學有效的網絡監督體系,完善網絡監督的方式,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另外,學校要大力宣傳網絡環境對大學生負面情緒的影響,促使學校和學生共同建立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五、總結
通過本文的論述,使我們認識到網絡環境對大學生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大學生處于相對敏感的時期,對網絡環境的運用缺乏正確的監督和引導,容易受網絡環境的影響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對自身的發展形成不利影響。因此,政府要重視網絡環境的監督和規范工作,為大學生建立一個優良的網絡環境。同時,要關注大學生受負面情緒影響的因素,及時制定有效的對策,引導大學生合理正確地運用網絡,增強學生對網絡知識的認知,不惡意發表言論,正確看待網絡中的負面情緒,不影響自身發展。最后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鵬魁.網絡環境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7).
[2]符昌昭.試論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網絡道德[J].瓊州學院學報,2011(6).
[3]樓巍,張志偉,黃靜.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索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5).
[4]華秀梅.網絡環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7(1).
[5]魏福同.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6).
[6]劉海英.網絡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新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3).
[7]周晏.網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5(7).
作者簡介:李婷婷(1982-),女,漢族,山西長治,山西大同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