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輝
摘 要:我國自古以來便是農業大國,農業是立國之根本,也是支柱型產業,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財務管理工作作用明顯。只有保證農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才能真正推動農業的發展與進步。然而現階段農業財務管理工作呈現出諸多缺陷與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本文主要探究了農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農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經濟面臨嚴峻的挑戰,積極做好農業財務管理工作成了當前的主要內容與任務。積極探究農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具有重大意義。
一、農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從整體角度分析,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業財務管理工作在會計核算中存在信息失真現象。比如在農業生產中,往往會因為干旱、暴雨、冰雹等自然災害導致農業生產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下作業產量不僅降低,并且其數據也會發生變化,無法真正保證農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另外一方面分析,有諸多承包戶在經營中因為缺乏對財務管理的認識,財務支配存在隨意性,導致財務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嚴重制約了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2)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從當前農業財務管理制度中有關人員管理與規范的相關內容比較薄弱,并且與城區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且因為制度不規范、不嚴謹,才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財務人員對經濟業務數據進行修改,甚至出現謊報賬目的情況。此外,在諸多農業科研事業單位中,財務內部控制與財務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財務監督機制不足,沒有真正實現預算編制與財務管理的相互融合,進而農業財務管理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實。另外,還存在原始資料及檔案保管不全,法人重視不夠、信息化管理薄弱等現象,這一系列因素均對其發展造成影響。
(3)農業財務人員素養過低。農業財務管理人員是推動農業財務管理經濟得到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其素養水平高低直接關系農業經濟水平。然而現階段因為受到外部因素與內在環境的影響,農業財務管理人員自身素養比較低,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是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對自身的認識與了解,沒有清楚認識到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沒有及時改正所存在的弊端;其二是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無法適應農業財務管理的整體發展;其三是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比較低,缺乏工作責任心,法律意識比較淡薄。除此之外,有諸多農戶在經營管理中因為欠缺科學化制度,所以經常由一人擔任會計與出納,出現身兼數職的現象。這些都對農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產生影響與制約。
(4)會計資料管理不健全。由于多數農業經營者重生產建設、輕財務管理,且自身經營規模小,家庭式合作結構下業務單一,缺乏相關財務管理部門或機構,以出納流水賬代替單位會計核算業務,或臨時為取得財政性補貼聘請會計人員建立賬務,不能系統地反映連續會計核算信息。在多年農業財務檢查中,由于會計人員更換頻繁,財務移交檔案不及時或未執行;經辦人財務管理意識薄弱,原始單據不規范,白條抵賬居多,形成部分會計信息失真;財務資料未及時進行整理、裝訂、歸檔,原始憑證一包入盒。以上諸多情況嚴重地影響了財務信息管理質量,無法及時為生產建設提供籌資、投資及分配的財務決策功能。
二、農業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1)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毋庸置疑,規章制度對財務管理人員形成制約,可有效推動農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相關部門需要對農業地區所遇到的制度規范問題進行分析與了解,尤其是要從賬簿設置、票據等相關問題進行規范,并且還需要明確其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另外還需要重視農業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標準要求,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以及監督機制,實現對其約束與管理。比如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優化內部人員的組織結構,完善財務內控制度,構建切實有效的審批制度,這樣才能真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2)制定科學的獎懲制度。為從根本上推動我國農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需要積極完善對財務人員的獎懲力度。首先需要完善財務管理人員的獎懲機制,促使財務人員實現自主學習,尤其要注意的是對表現突出的財務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一來才能真正激(轉73頁)(接74頁)發員工的熱情,吸引更多高素質的財務人才。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定期開展繼續教育,讓財務人員對最新的財經法律法規有所了解,為農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才能增強農業經濟水平,滿足當前農業時代化發展。
(3)提升財務工作效率。要想實現農業經營活動的產業化離不開財務管理,只有真正實現農業資金的有效運行才能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從現階段發展模式分析,為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升工作管理效率,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其一,增加會議報告流程,不斷引導財務管理人員對自身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會議報告的方式進行展示,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對自身工作的認識與了解;其二提高工作效率,將效率概念深入到部門員工中;其三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與管理,比如采取頭腦風暴或者專家講座的方式,提高財務人員的水平與素養,為財務管理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4)完善審批程序。只有實現資金的充足性,才能推動農業活動的有序開展,從財務管理角度分析,資金管理以及引進工作是十分重要,政府部門需要對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實現資金審批程序的完善。其一是根據當前的發展趨勢制定資金審批機制,對各項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登記,并且還需要積極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其二是嚴格按照實際情況對經費指標加以明確,制定有效的支出預算報表,做好資金支出工作;其三是積極構建完善的資金保障制度,,避免資金使用不規范現象的發生。
(5)強化核算意識。加強鄉鎮等基層農經部門財務業務審查和指導,以及對涉農資金的項目審計,提高農業生產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強化會計核算意識,對無法及時取得的白條要完善經濟事由、數量、金額、經手人、證明人等會計要素。做好會計人員交接手續,特別在完善電算化方面加強備份管理,從根本上提升農業財務管理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董春付.我國農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2).
2.許貞姬.農業財務管理工作探討.財經界(學術版),2014(01).
3.楊曉輝.農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農業與技術,2015,35(10).
4.楊建文.關于農業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的幾點思考.經貿實踐,2017(07).
5.齊偉.淺析農業財務管理監督弱化問題及其處理對策.現代國企研究,2017(16).(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