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健


目前,小學體育集體備課已經越來越普遍,也是當下主流的教學研究方式之一,它可以通過集體的智慧來彌補個人思維的局限,是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一個過程。然而,由于集體備課標準方式尚不明確、易出現弊端,通常在集體備課中往往以備課組長或學科內德高望重的教師來主導,其他人員隨之附和,導致集體備課成為“一家之言”,喪失集體備課全員參與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多數的體育教師不能完全投入,使得集體備課流于形式、應付了事,在此過程中遇到有探究性的問題,教師缺少獨立思考,逐漸形成惰性。實踐證明,采用魚骨圖分析法能較好地提高集體備課的水平。魚骨圖也稱因果圖,它是一種把與某個問題有關的所有知識組織起來并用魚骨圖形加以描述的工具[1]。用魚骨圖來分析教學問題時,可以使一線教師通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為此,筆者以小學分腿騰越(山羊)集體備課為例,運用魚骨圖分析法,進行教學問題分析。
一、確定所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魚頭)
召集體育組成員,由備課組長確定“制約分腿騰越(山羊)教學不利的因素”為集體備課主題,該教學問題在魚骨圖魚頭位置標注。分腿騰越(山羊)[2]是一項具有教學價值與意義的教材,在練習過程中對學生來說挑戰性和趣味性并存。經過長期的、系統的練習,對學生上下肢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對學生克服恐懼迎難而上,有著重大的教育意義。但在目前小學分腿騰越(山羊)教學中存在諸多因素制約著教學的開展,故在進行教學前運用魚骨圖分析法進行集體備課。利用集體的智慧分析并解決諸多制約分腿騰越(山羊)教學的不利因素,讓這一項極具鍛煉價值的教材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使集體備課效率達到最大化,避免備課效果不佳。需要注意的是,備課組長在確定教學問題時,應注意所確定的教學問題必須具有探究價值,因為過于簡單的問題,相關因素少,一目了然,不需要用魚骨圖來分析。而復雜問題相關因素多、涉及面廣,單項措施無法解決,魚骨圖分析法的應用能更深入、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二、組員繪制魚骨圖
在確定教學問題后,組織組員進行頭腦風暴,找出導致該問題可能的原因,各自繪制魚骨圖,要求正確分析問題,限時20min內完成。
魚骨圖主要由大骨、中骨及小骨組成。畫出大骨,箭頭指向教學問題,即魚骨圖主線;畫出中骨(教學問題相關主要因素),箭頭指向大骨,分布于大骨兩側;畫出小骨(主要因素中細小環節或者細節問題),箭頭指向中骨,分布于中骨兩側。如圖1所示,“教師”“學生”“家長”“教材”“器材”均是大骨,“教師”大骨中的“評價不合理”“不會教”“課程安排不合理”等均是中骨,“責任心不強”中骨中的“重難點把握不清”“對學生不了解”等是小骨。中骨及小骨越多,則說明分析問題越細致全面,反之,則表明分析問題不透徹,需要組員們重新思考和分析。魚骨圖作為一種分析問題的工具,在用于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時,它能夠更好地匯聚參與人員的智慧,同時也能激發參與者的思考,并且在思考過程中相互學習,學習別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及看待問題的角度,通過這種學術上的交流,也會更好地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三、魚骨圖匯總分析
備課組長將組員們的魚骨圖進行匯總,在黑板上繪制匯總后的魚骨圖(圖2),組長在繪制時應注意,不可有遺漏的中骨、小骨。對于出現頻率較高的影響因素可用紅圈標出。
圖2 集體備課研討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分腿騰越(山羊)時會對器材產生畏懼,害怕自己在練習過程中摔跤或者受到學生們的嘲笑,這樣的誘因導致動作技能還未開始學練,部分學生已經“斗志喪失”,后面的教學就無法開展,如,“心理素質差”里的“恐懼”和“怕出丑”。剩下部分膽子大、喜歡挑戰的學生想要嘗試分腿騰越(山羊)就與不敢嘗試分腿騰越(山羊)的學生形成了對立,教師也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在集體備課中可以作為問題因素在魚身主骨畫出來。
從教師角度進行分析制約分腿騰越(山羊)因素中,安全責任有較大一部分原因,如圖1所示,“怕出事,不敢教”中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因為山羊器材一般底座部位由金屬制成,加之具有一定高度學生在練習中難免會磕碰擦傷,還有在練習過程中保護不當和不得動作要領從而造成頭部直接著地等嚴重后果,導致后續一些復雜問題的出現,如,體育教師、學校、家長之間發生矛盾。雖然分腿騰越(山羊)練習價值較高,但是出于安全角度考慮各學校鮮有開展,該問題在魚骨圖中一目了然。
從教材、學情角度分析制約分腿騰越(山羊)因素中,教師對于教材的理解不透徹,如,“不會教”中的“對教材不熟悉”;學生情況了解不充分,如,“責任心不強”中的“對學生不了解”“重難點把握不清”等。這種狀況往往發生在青年教師單獨備課中。如果能利用魚骨圖分析法在集體備課中,運用頭腦風暴來解決提出的問題,諸多制約分腿騰越(山羊)的不利因素就可以迎刃而解。雖然在組員繪制魚骨圖及分析問題過程中,組員的魚骨圖上會有相似點,這些相似點的重復出現,即表明該原因是導致該問題的普遍原因或重要原因,如,“目標設置不合理”,這是多數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在個體備課時應予以關注。
四、分析解決問題
先解決能解決的,或者先解決迫切問題。需要其他部位配合或者查閱相關知識的問題,可由組長或分配給組員進一步跟蹤,可在下次集體備課中提出。如,“器材趣味性不高”這一因素,可以用廢舊輪胎固定在金屬支架上替代傳統山羊器材來解決。再如,魚骨圖中學生因素“提臀分腿技術沒掌握”,利用小組內討論,通過雙手撐地分腿練習和上步雙腳有力起跳支撐提臀分腿練習等形式或者通過“跳輪胎”游戲來解決提臀分腿問題。
備課過程可以隨時在圖中補充和修改,如,組員發現圖中缺少“器材少,練習密度小”,可在相應小骨內進行補充,探討解決“器材少,練習密度小”的辦法,直到魚骨圖中所有中骨、小骨問題的解決。
五、制訂教學設計
針對問題制訂教學計劃或者撰寫教案。各名教師可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自主備課。定期反饋教學效果,如出現其他教學問題可再次運用魚骨圖分析法進行分析。教學過后,再去回顧、審視、剖析、梳理集體備課與教學各個環節是否科學,去檢測教學目標的準確性、教學內容的適用性、教學方法的實用性、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均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六、分析總結
通過魚骨圖分析法在小學體育集體備課中的應用,備課教師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制約分腿騰越(山羊)的因素,經過匯總分析補充,利用集體的智慧可以較好地解決分腿騰越(山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體育教師集體備課和教學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如果體育備課組能長期堅持在集體備課中應用魚骨圖分析法,不但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還能促進組內成員之間良好默契的建立,使教學過程中的難題不再成為困擾教師前進的“攔路虎”。
參考文獻:
[1]劉永清,魯守榮,岳睿.魚骨圖分析法在基于問題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0):77-79.
[2]張子恒,賈利軍.分腿騰越教學技巧[J].中國學校體育,2012(0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