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妮娜
【摘 要】在高等院校當中,高職院校也是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近年來,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高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職學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為了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指導,就需要我們積極總結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職院校 心理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人才的競爭愈發激烈,學生的就業擇業環境也隨之改變,激烈的競爭開始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日益突出。高職學校占據了我國高校總數的2/3、學生總數的1/2,是人數很多的一個群體。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講,必須重視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在工作中選擇有針對性的方式。這是現階段我國心理教育工作當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高職生心理特點總結
由于處于相同的年齡區間,高職學生和普通高校學生的心理特征是非常類似的:已經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識,然而還沒有成熟;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觀性特點;具備了豐富的情感,但波動非常明顯;形成了初步的青春期意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觀,但還仍然處于雛形階段。但高職學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也會呈現出一些特殊的心理特點。總結起來,其心理特征主要體現在就業、情感和學習這三個方面,這也可以成為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1.學習特征
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學習興趣較為低下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生源來看,高職學生無論是普通高中畢業而來的學生還是初中后畢業升入五年制的高職生,乃至于從職高對口升學而來的學生,都普遍存在著學習主動性匱乏的問題,學習行為也具有一定的被動性。但眾所周知,被動學習導致學習難以得到進步,對獲取知識也是不利的。
這些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現狀也讓他們的學習心理更加消極,但高職生的在學習上,其實也存在一些較為積極的方面。例如,在實踐層面上,他們有著較為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知道他們需要學習獲得實踐能力,這也是未來其就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在學習過程中,也是明確需要獲取畢業證和各類技能證書的。此外,高職學生往往更注重實用主義,他們對實驗課的興趣更濃厚,而且基礎理論學習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2.情感特征
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但與此同時,學生作為年輕人來講,情感在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情感一般是指情緒情感。學生在高考后由于成績不理想而進入高職院校,一般來說,學生和家長認為進入高職院校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學生也會導致出現悲觀、消極的心理狀態,尤其是自己由于成績不理想而進入高職學校,學生自然也會有一定的挫折感。另外,在入學之前,對大學的美麗愿景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也會使高職生的情緒波動更大。
3.就業特征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社會對于就業人員的需求開始停滯,但與此同時,這也就形成了和高校畢業生數量飛速增長之間的矛盾,現在學生就業困難也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個大問題。尤其是高職學生,這部分學生比本科生面臨更為明顯的壓力,面對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競爭形勢的愈發多樣,高職學生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較之本科學生,高職學生存求職過程中更容易遭遇投遞簡歷后鮮有回音的情況,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在希望與失落間,容易引起情緒低落,產生對就業生活喪失信心的就業抑郁心理:在擇業過程中,高職學生由于面對就業還是升本科繼續學習、選擇對口專業還是選擇理想地點就業的種種選擇沖突而出現就業浮躁、盲目心理。
二、強化職業心理培育的對策
1.圍繞個性心理開發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首先,圍繞興趣、性格、價值觀等個性心理努力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職業院校學生健康發展的關鍵在于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其核心是是否具備優良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在職業活動中起重要作用,是職業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征,也是高職生求職擇業中的必勝法寶。然而一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僅和各種客觀因素有關,還與個人的素質和個性心理特征有關,包括自身的興趣、性格、特長、價值觀念等,對于職業能力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職業院校必須圍繞學生的個性心理,開展各種探索活動,使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完善自我素質,提高職業能力。同時,積極開展職業心理指導教育,將其列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職業心理學等課程也應列為心理健康教學,并開發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育內容。
2.圍繞職業生涯規劃,探索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心理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對于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意義重大。職業生涯規劃的最終目的就是為最合適的人找到最合適的工作。學校所開展的一些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選擇到最適合個人發展的職業。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也完全有空間結合起來,職業院校要以職業生涯教育為重點,積極開辟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性格、氣質、興趣、特長、技能及專業知識,正確評價自己的綜合能力,樹立積極而切合實際的職業理想。
三、結語
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高職生和本科生存在明顯的區別,在職業心理上也存在很強的特殊性。所以,作為教育者來講,必須以高職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作為突破口,以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為核心,注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并從職業規劃的新視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實踐,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效果。本文結合高職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總結了一些健康教育指導的對策,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焦蕊. 淺談當代高職學生心理特點及心理健康教育[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9):244-245.
[2]郭淑芬. 探討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神州,2016(17):40-41.
[3]肖靜芬. 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J]. 都市家教月刊,2016(9):184-185.
[4]馮宗翰,江銘. 基于可能自我概念的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2):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