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梅
【摘 要】數學是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學科之一,也是當前教育中基礎性的學科,數學的學習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計算能力,尤其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更是教學的重中之重。高效準確的數學計算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數學知識,極大地提升數學學習效果。但是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出現計算算理模糊,計算過程粗心大意的情況,對此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穩步提升計算準確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準確率 有效策略
計算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貫穿著數學教學的全過程。計算能力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學生學習的信息渠道更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但是學生的數學思維減弱,運算能力下降,甚至連計算能力也出現了“危機”。當運算出現錯誤時,常會聽到學生自責“粗心大意”,其實很多是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出現混淆、模糊引起的,這是引起運算錯誤的根本原因。小學生在做計算時出錯率高、準確率低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對待這種現象,不要責怪學生粗心大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小學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與學生的訓練方式和學習興趣等都有關系。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筆者的數學教學實際經驗就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準確率進行探究,希望對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一、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深入發展,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基礎計算能力的培養,但是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數學課堂教學環境緊張,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其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對數學計算規律掌握不熟練,計算結果往往出現誤差,準確率不高,例如在混合運算中,學生往往弄混計算順序,先算加減后算乘除,在細節問題上經常出錯,最終導致計算結果出現錯誤,如在25×4+6×10=106×
10=1060計算中,學生明顯弄混了計算順序,沒有先進行乘法計算再進行加法求和;二是學生的乘法口訣背誦不熟練,記錯弄混了乘法口訣,最終導致計算結果出現錯誤;三是學生對數學計算能力準確度的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解題方式和答題規范上,忽視了數學計算的細節問題,以上的問題導致了學生計算準確率低下的狀況。
二、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良好的計算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更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鑒于小學時期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理解能力,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淺談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創建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是支持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利用率,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積極地創建有趣的教學情境,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中提升計算能力和準確效率。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強應用題的練習量或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發現數學解題的趣味性,“計算1+2+3+4+5+6……+98+99+100=?”讓學生可以在探究性學習中發現規律,換位相加最終得出50×100+50=5050的結果,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是什么?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進行教育,教育學生要養成細心、認真的良好習慣。有的學生計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沒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練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學生書寫不規范,數字、運算符號寫的潦草,抄錯數和符號;有的學生審題不仔細,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動手去做;有的題目算完便了事,沒有驗算。因此出現了同樣性質的題目,有時可能算對了,有的可能錯的現象。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重要保證。計算教學中良好學習習慣包括:一是規范書寫。要求學生認真按格式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字跡要端正,這樣能有效地避免“看錯”毛病的發生。教師要率先垂范,對學生有明確要求,作業設計要精心,避免學生產生應付的心理。二是清晰審題。這是計算正確的首要條件,審題要審數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還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簡便就簡便,,做題前要做到心中有數。三是認真計算。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都校對。學生作完題后,再一次校對計算過程的準確性,做到不漏不錯。四是仔細驗算。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我認為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節來嚴格要求,計算完一道題后,或采取筆算驗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驗算;教師對驗算要有明確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學生計算后再去驗算感覺厭煩和抵觸情緒。五是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歡打草稿,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布置了計算題,有的同學直接口算,有的隨便在書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寫上一兩個豎式,算是打草稿,這些都是不良的計算習慣。針對這一情況,我要求學生和作業本一樣準備專門的草稿本,認認真真地打草稿,我定期檢查落實,學生慢慢地會養成這一良好習慣。
三、結語
綜上言之,準確良好的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前提保障,也是一項基本的生活技能,但高效快速的計算能力不是短時間可以養成的,這需要教師長期的工作努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建趣味性課堂,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穩步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
參考文獻
[1]孫艷琴.探討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5(15).
[2]嚴厚泉.有效提高小學生計算準確率的對策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