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聘
【摘 要】小學高年級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提升小學生的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效率
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期待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與能力的訓練。教師應著力關注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科學設計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數學知識的正遷移作用。
一、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的好奇心都較重,還處于以感性認知為主的人生階段。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都是依據自身的喜好和好起點有目的性地選擇想學習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小學生對數學教材中的某一章節、某一部分比較好奇或感興趣時,他們就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主動思考數學問題。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小學生這一學習特點,了解小學生在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充分尊重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只有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活動,學生主動獨立地思考學習中的疑問,數學老師才能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真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并且,小學數學的教學是以培養小學生廣闊的思維能力為目標,在新課標教育模式逐漸普及的當前,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老師應該逐漸轉變數學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習最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升教學效率
當今時代,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興趣的提高,同時還要充分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體驗的真實性,真正使學生喜歡上數學學科。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利用情境導入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探索數學知識的背景,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的熱情,進而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到一起。例如,在“雞兔同籠”問題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堂制作一些教具,搜索與雞、兔相關的玩具,制作透明的箱子將這些雞和兔放進這個透明籠子中,然后用黑布將籠子上方遮住,向學生陳述已知條件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進而對雞兔同籠的問題進行解決。在學生確定了答案之后,教師將籠子上方的黑布掀開,為學生呈現問題的答案,這個情景的創設對于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動性非常有利。
三、善于將數學知識點進行串聯,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
仔細翻閱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材后可以看到,教材中數學知識豐富多樣,既包括分數計算、負數知識,又包括簡單的圖形變換等內容,在啟發學生思維能力方面能夠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利用好數學教材豐富多樣的特點,巧妙地實現數學知識點和多媒體技術有機融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注意力更加集中,行為上表現得更為主動。就拿“分數除法”這部分內容來說吧,老師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向同學們呈現一個圓形蛋糕圖形,針對這個圖形提出相關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從某種程度上還可以讓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四、巧妙地運用激勵方式,提高小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
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掌握各種激勵方式,運用合理巧妙的激勵方式激發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小學生課堂聽講的參與度,增加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的重視程度。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更要發揮出主導作用,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激勵小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小學生自己就會找到學習數學的方法和動力。教師可以用到的激勵方式有很多種:如精神激勵、物質激勵、口頭激勵和負激勵等,不同的激勵方法就會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在高年級數學考試中學生取得了好成績時,給他們獎勵一些小獎品,可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爭取下次會有更大的進步;當數學課堂上小學生交頭接耳、不注意聽教師講課時,教師要適時地告訴學生們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告訴他們課堂時間是如何的寶貴,讓他們必須養成珍惜時間、認真聽講的好習慣;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快提升時,教師要在班級里對學生做重點表揚,鼓勵他要再接再厲,讓所有的學生向他學習。激勵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將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習數學當中,深入地探討,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整體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成績,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積極組織數學教學的探索研究,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
科學合理有效的數學教學探索研究對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充分地激發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創造力,并且還能鍛煉小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將數學教學探索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在組織數學教學探索研究活動時,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需要進行不斷地深入探索研究,同時要平等地對待對待每一位小學生,加強對學困生的重要培養和鍛煉。要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效率,還要求數學教師能規劃出多樣性和個性化的課堂教學練習,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可。有些小學數學教師規劃設計的練習題難度太大,使得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反感;有的數學題太簡單,導致小學生不重視。現今,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數學練習題內容,使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開。
總之,在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積極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做數學課堂中的“樂知者”,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教師應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究和思考,盡量在數學課堂上真正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黎華玲.小學高年級數學概念教學方式探索: 2012(2):53-56.
[2]李玉香.數學直覺思維的教學價值、特質及其培養路徑:以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為例[J].2011(10):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