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惠
一直以來, 中等專業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困境是會計專業教師探討的話題,如何擺脫這種困境、改變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以及提高教學質量是中等專業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每位會計專業教師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中等專業學校會計教學的困境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會計專業教學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在中等專業學校里,大部分學生學習起點低,學習能力差,對會計專業這一學科積極主動性不高。其次,教師在會計專業教學的課堂上,面對是一些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他們對于企業的運營和經濟的支配知識較為陌生,阻礙了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增加了學習難度并進一步加重了學生的抵觸情緒。還有一部分學生在選擇志愿時過于倉促和跟風,他們對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和發展前景并不了解,興趣也不濃厚。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家長不愿讓孩子過早的步入社會,又或者是因為看到別的同學在報考自己也盲目地跟從,這類學生大多不愿學習,也不知如何學習。
(二)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使學生實踐能力不強
在中等專業學校里,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從高校畢業后參加招聘會直接上崗工作的,因此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有限,也有教學經驗豐富的長者理論知識倒背如流,但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雖然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能理解老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但在遇到實際情況時卻表現的無從下手,不能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例如,在銀行的存款對賬中,教師并沒有操作過銀行存款日記賬,也就不能教學生如何核對、查找未達帳項,學生自然在實踐時不知如何入手。
二、中等專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突圍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畢業的學生來說,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繁多,由于生產生活和社會經驗的缺乏,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感到過于生疏難懂。因此,學生的在聽課過程中對所學會計專業內容的興趣度逐步降低,造成了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為了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在授課時開展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現教材內容,促進學生易于理解和消化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這樣,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聽課效率。例如,在講到會計的概念時,課本上的解釋過于抽象,教師可以借鑒一些名人名言幫助學生理解,譬如在《孟子正義》中講到:“零星之算為計,總和之算為會”,其意思教會了學生會和計都是算,但二者之間的算法不同,逐步將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專業知識內涵。
(二)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中等專業學校教育的立教之基,中等專業學校要想提高教育質量水平以及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就需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但大多數中等專業學校會計專業的師資隊伍在結構、數量和整體水平上與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對于這些不足,中等專業學??梢酝ㄟ^對教師進行有效的培訓措施和提供會計專業教學交流平臺,鼓勵教師報考在職研究生提升自我專業技能,也可以派遣教學年資低的新教師到高校深造學習,提高專業素養。其次,加強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中等專業學校可以通過派遣教師到銀行去了解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在上課時以理論知識為鋪墊將實際工作經驗傳達給學生。
(三)優化課程的設置,加強中等專業學校教材建設
教材作為傳授知識的載體,在中等專業學校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運用適合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教材可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習效率。中等專業學校招生環境在不斷的改變,學生入學門檻也越來越低,中等專業學校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要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符合,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不會感到吃力,避免了浪費時間,浪費資源的現象。教材的編寫要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際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更新和修訂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提高課程的靈活性和實踐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等專業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中,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不但要注重理論教學,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的學習興趣,如此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會計人才。(作者單位為江蘇省阜寧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