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斌
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步入新的階段,創新創業教育近幾年來越來越被重視,社會需要大批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來建設,推動經濟發展進步。那么,怎樣順應時代進步發展的趨勢,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培養出有創新創業能力,實踐能力,健康思想的新時代人才,是各個高等院校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高等教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創新創業教育,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雖然這是首次提出將創新創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但事實上二者無論在教育模式,教學目標,內容,還是社會實踐經驗方面都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本文詳細闡述了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對社會的現實意義。
放眼全世界,創新創業教育都是高等院校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原因是我國正處在大國崛起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想要在國際社會上贏得一席之地,不被時代淘汰就只能大力推進創新,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從牙牙學語到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思想教育是首位,學習首先學習的就是做人。一個人的思想,往小了說,影響個人行為處事,待人接物;往大了說,思想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二者結合,在創新創業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能教育出具有正確“三觀”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一、傳統教育中推進創新創業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通過擴招和全面推進大學教育,每年的應屆畢業生高達幾百萬,這么龐大的隊伍,導致就業市場人滿為患,競爭激烈,為畢業生解決就業問題僅僅依靠政府政策就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高等院校就要承擔起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的重任,以緩解就業市場的擁擠現狀,滿足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要。可是,高等教育中創新創業的教育還不能跟上時代發展,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深入
我國近幾年來的就業形勢逐步嚴峻,才急需創新型人才,即,創新創業教育剛剛在我國高等院校中興起,我們對這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好多內容都沒有弄清楚。發展歷史不長,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借鑒的例子就非常少,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在理論系統建立未完善之前,我們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指導,也就不能大刀闊斧的在創新創業這條路上快速前行。其次,國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但關于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卻不能很好的得到推行落實,也是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緩慢,達不到市場要求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大學生作為收益最大的群體,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多,積極性不夠。認識不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就只把這門課程當作完成學業的任務,僅僅為了能修滿學分順利畢業而學習。這使得大學里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成為形式,并不能真正培養出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具有創新型實踐人才。
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從政府方面,國家應大力扶持高等院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推出一系列法規政策來鼓勵,強制推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進程;2.從學校方面,雖然我國引入創新創業教育時間不長,沒有教學依據可尋,但可以積極向外國學習借鑒成熟的理論體系,有了前車之鑒,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國創新創業教育;3.從學生自身,從根本上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以后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創新活動,不草草應付了事,真正能在這門課程中掌握創業的知識,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缺少權威老師,具體實踐效果差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強大的師資力量都是基礎、前提。老師對于創新創業理解的深度,重視程度等都能直接影響學生對于創業的態度與興趣。想要培養出色的人才就需要更加出色的老師,上好創新創業課程需要多種專業的老師來教學。首先,有實際管理公司經驗的經濟管理學專業的老師為學生上此門課程的第一節課,讓學生對于管理和企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其次,是專業課老師,給學生講解以后工作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任何工作都需要專業知識作為支撐。最后,是就業創業部的老師,教學任務是將創業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講述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怎樣解決,創業的必備要素,創業人員的必備素質等問題。到此為止,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課程就學完了,但這門課程涉及了多種行業,多種學科的知識,不易掌握,在院校盡力提供高學歷,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授課的同時,學生自身也要努力消化所學知識。這僅是第一步。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要想真正學好掌握,最重要的一步是參與社會實踐。雖然講師在理論課程的講授和進行職業規劃方面有所建樹,但在實踐方面還是有欠缺。為了是創新創業實踐不流于形式,學校可以聯合社會上的上市企業一起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例如:“小螞蟻”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啟程,互聯網+創新活動等。讓真正的企業管理者來為大學生進行講座,從計劃書講起,到項目概述,發展目標,營銷戰略,財務能力分析以及創業團隊的管理等模塊都進行詳細的培訓指導,分享與面對面交流。學生在這樣的真實的創業環境中感受,體驗創業的新奇與艱難,對提高學生創新精神,激發創業熱情有積極推動作用。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徑
時代發展越來越快,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實踐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人生觀,世界觀,世界觀,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由此可見,二者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理念是相同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實踐精神的創新型人才,以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就內容來說,創新創業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思政教育重在對學生人生觀念的培養,這樣的課程特點就決定了這門課程需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時代特點,與時俱進。對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教育,讓學生在對這些真理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形成創新型發散思維,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枯燥乏味毫無生趣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融入創新創業這樣的新奇的知識內容,讓課堂充滿靈動的思想,歡樂的氣氛,是學院,學生,老師都共同為之努力的方向。此外,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念,生活態度,可以一點點消弱學生們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的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思想政治教育能讓我們在創業成功之后依然保持著最初的那顆赤子之心,使成功的意義在于為社會主義做貢獻,而不是簡單的對金錢,名譽的追逐。這樣,高等院校培養出的新一代有創新實踐精神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將會是未來創業市場上的一股清流,重新洗刷經濟市場的污濁,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新的氣象。
三、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創業教育為祖國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行動力強型的創新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則保證這些人才的能力不被用到別處,真正成為建設更美祖國的中流砥柱。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逐步趨于完善,可以保證滿足社會的需要,而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時間短,體系不健全,需要院校老師和學生付出更多的心力。最好的融合路徑是建立起政府,學校,老師,學生,社會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思想教育運行體系,兩相結合,推動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高速發展,必然能在保證個人素質與正確價值觀念的同時,確保人才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
本文淺陋的分析了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高等院校中開展的阻礙,包括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深入,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系統不完善,缺少權威老師,具體實踐效果差等方面,也提出了幾點意見建議,希望在接下來的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式上可供參考,以真正實現二者融合的現實意義。(作者單位為無錫科技職業學院)